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46篇
医药卫生   15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苏延军  王长利 《肿瘤》2004,24(3):280-282
目的分析食管癌和肺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成因、治疗方法及预后并加以比较.方法回顾性研究1993年1月1日~2003年10月31日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和肺癌1 32例和2 87例.结果食管癌术后乳糜胸为13例(发生率0.85%),肺癌术后为12例(发生率0.42%);乳糜胸每日的中位引流量,食管癌为1 00 l/天,肺癌为650 l/天.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心悸、呼吸窘迫和休克,肺癌术后乳糜胸无特殊临床表现.食管癌术后乳糜胸保守治疗8例,死亡2例.再手术治疗5例,死亡1例.肺癌术后乳糜胸经保守治疗均痊愈.结论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高于肺癌,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量及临床表现比肺癌严重,食管癌术后乳糜胸预后差.食管癌术后乳糜胸应推荐早期手术治疗,肺癌术后乳糜胸经保守治疗可痊愈.  相似文献   
42.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延军  王长利  张熙曾 《肿瘤》2003,23(5):424-426
目的:探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疗的可行性及毒性反应并评价其有效性。方法:对2001年1月~2002年10月89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新辅助化疗组37例,对照组52例。试验组给予术前NVB DDP化疗两周期,对照组则直接行手术治疗。结果:新辅助化疗组有效率为75.67%(28/37),病期下调率为43.24%(16/37),手术切除率为97.22%,对照组切除率为92.30%,两组手术失血量,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安全、有效,能降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期,有助于提高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43.
改良左胸左颈二切口在食管癌根治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8年 ,我们对传统的左胸、左颈二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式进行了改进 ,采取不切开主动脉弓上三角区纵隔胸膜的方法游离食管 ,共完成36例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25例 ,女11例。年龄46~72岁 ,平均59岁。手术病例为胸中下段食管癌。病变长度1.0~7.5cm。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食管鳞癌。食管上切端未发现癌细胞。按UICC分期 :Ⅰ期5例 ,Ⅱa期8例 ,Ⅱb期10例 ,Ⅲ期13例。1.2手术方法全麻。取左后外侧切口经第5肋间进胸 ,游离胸段食管。在解离食管向上扩展至主动脉弓上方时 ,不切开…  相似文献   
44.
目的:比较胃部洞形切口胃食管颈部器械吻合新方法和传统丝线手工吻合及常规器械吻合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应用胃部洞形切口胃食管颈部器械吻合新方法治疗食管癌25例为研究组,另分别随机抽取同期病例各30例应用传统丝线手工吻合及常规器械吻合治疗食管癌为对照组,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应用此种新方法行颈部食管胃器械吻合,其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伤口感染率均明显低于手工丝线吻合,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新方法治疗食管癌病例多为胸上段食管癌,病变高度明显高于丝线手工吻合及常规器械吻合,有显著性差异(P〈0.01),明显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方法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及切口阳性率有低于丝线手工吻合及常规器械吻合的趋势,但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部洞形切口胃食管颈部器械吻合新方法治疗食管癌与传统丝线手工吻合及常规器械吻合比较,更加适合高位胸上段食管癌,并能明显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及伤口感染率,显著节省手术时间,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有减少术后吻合口狭窄及切缘阳性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45.
13例非小细胞肺癌肋骨转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13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的外科治疗特点和预后因素方法:对1998年7月~2003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13例患者,生存时间4-3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1年生存率为54%。单发肋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明显长于多发肋骨转移和肋骨外转移者(P_0.015)。肿瘤的病理类型、原发肿瘤(T)和淋巴结转移情况(1N)与生存期并无关系结论:对于①单发肋骨转移②预计原发病灶和纵隔淋巴结能彻底清除③身体争件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建议进行积极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Ⅰ期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和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对于在我院接受手术的67例Ⅰ期细支气管肺泡癌和190例Ⅰ期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Ⅰ期BAC和腺癌的发生在性别(P=0.005)和是否吸烟(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影像学表现方面,二者出现分叶征(P=0.024)、空泡征(P=0.014)和磨玻璃征(P=0.000)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期BAC和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8.0%、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3。BAC男性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高于女性(P=0.035),而肺腺癌女性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高于男性(P=0.027);手术方式与BAC预后无关联,而腺癌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肺段切除术的患者(P=0.040);吸烟与两者的预后均无关联。结论:Ⅰ期BAC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与吸烟无明显相关性,标准术式为肺叶切除+淋巴结清除术,预后优于腺癌,且男性优于女性。  相似文献   
47.
头颅大小对ABRⅠ~Ⅴ波间期的影响张宝林王燕王长利许华李永琳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是一项重要的耳神经学检查方法,应考虑到受检者的生理因素,现报道头颅大小对ABRⅠ~Ⅴ波间期的影响。一、对象和方法受检者为天津医科大学的学生及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  相似文献   
48.
1病例报道 患者,女,28岁,体重60 kg。因孕1产0孕40周无产兆入院,要求行剖宫产术。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均正常。入手术室,面罩给氧2 L/min,监护显示血压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80次/min,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比较埃克替尼与传统二线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二线治疗中的药物经济学指标,探讨符合国情的肿瘤药物经济学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67例晚期NSCLC患者,均口服埃克替尼单药治疗至少1个月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选择其中接受埃克替尼治疗超过60d的14例二线治疗患者(观察A组)进行药物经济学统计,并与同期匹配的14例接受传统二线化疗的NSCLC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的近期临床疗效,以及每日治疗费用、路费与住宿费、人力费用、负相关费用.结果 两组每日治疗费用、路费与住宿费比较P均>0.05,人力费用、负相关费用比较P均<0.05.结论 与传统二线化疗比较,埃克替尼单药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药物经济学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50.
近90%的肺癌发病与吸烟有关,但人们往往会忽视二手烟的杀伤力。最新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每天吸入二手烟超过15分钟。其患肺癌的几率就与抽烟者一样。东亚地区的女性更容易患肺癌。在相同烟雾暴露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