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粒细胞输血的运用正逐步增加,在治疗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发生威胁生命的细菌和真菌感染时尤其有用,其有效性与输入的粒细胞数量有关。通常,用强的松或地塞米松动员白细胞后,单采采集粒细胞。近来,G-cSF也被用于增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以采集到足够的粒细胞。沉淀红细胞的方法可使红细胞和血浆之间界面的粒细胞减少,从而采集到更多的粒细胞。历史上,  相似文献   
72.
高三尖杉酯碱是一种细胞毒生物碱,近年来在治疗Ph~+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中取得了一定疗效,为CML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研究H-ras和pERK1/2蛋白在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原发性舌鳞癌及20例正常癌旁组织中H-ras和p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ras和pERK1/2蛋白表达在舌鳞癌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H-ras蛋白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ERK-/2蛋白过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5)。结论:Ras/MAPK信号转导途径中H-ras和pERK1/2蛋白的过表达与舌鳞癌的恶性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5.
2002-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前列腺癌发病死亡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男性居民2002-2013年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为前列腺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以2002-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常住户籍居民为研究对象,按1985年世界标准人口和1982年中国标准人口计算前列腺癌标化率(age-standardized rate,ASR),包括发病率和死亡率,并应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分析率值的年均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02-2013年浦东新区新发前列腺癌3 235例,世界标化发病率为10.20/10万人年,中标率为7.01/10万人年,逐年上升趋势明显,APC=6.14%,z=9.49,P<0.001;45~59岁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APC=54.66%,z=2.73,P=0.02;>60岁上升趋势明显,APC=10.77%,z=3.79,P=0.003;>85岁达到最高峰(244.99/10万人年)。2002-2013年前列腺癌死亡1 570例,世界标化死亡率为4.66/10万人年,中标率为2.70/10万人年,逐年显著上升,APC=5.99%,z=4.42,P=0.001;40~69岁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APC=27.12%,z=11.28,P<0.001;>70岁上升趋势明显,APC=16.89%,z=5.19,P<0.001;>85岁达到最高峰(322.31/10万人年)。结论浦东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逐年呈明显上升趋势,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前列腺癌病因学研究并应用早期诊断技术以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6.
本研究探讨原发性结外淋巴瘤(primary extranodal lymphoma,PENL)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1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236例PENL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表明:①236例PENL病例占同期淋巴瘤的40.7% (236/580),中位年龄为55岁(16岁-91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8: 1(153/83).②PENL的首发部位常见于胃肠道、鼻腔、扁桃体、纵隔、皮肤、脾、睾丸、骨及软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其所占比例依次为30.1%(71/236)、10.6% (25/236)、8.9% (21/236)、5.9% (14/236)、5.1% (12/236)、4.7%(11/236)、4.2% (10/236)、4.2% (10/236)、3.0% (7/236).③PENL的首发症状多无特异性;体征多为原发器官的肿大或局部肿块形成,在本研究中此体征占66.9%(158/236).④按照2008年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胃肠道PENL病理类型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常见,鼻腔PENL病理类型以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常见,扁桃体、睾丸、中枢神经系统PENL病理类型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常见.结论:原发性结外淋巴瘤并不少见,出现原发器官的肿大或局部肿决形成时,应警惕原发性结外淋巴瘤,重视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77.
目的 通过与HLA 6/6位点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对比研究,探索HLA不全相合的血缘关系供者allo-HSCT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3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接受HLA 1~3个位点不合血缘关系供者allo-HSCT(HLA不合组),全部在预处理中加用兔源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总量10 mg/kg,~4 d~~1 d静脉输注);28例接受HLA 6/6位点相合同胞供者HSCT(HLA相合组),5例(18%)应用ATG.两组均采用G-CSF动员十细胞和环孢素A+短程甲氨蝶呤+霉酚酸酯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两组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HLA不合组与HLA相合组Ⅱ~Ⅳ度急性GVHD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4%和32%(P=0.98),Ⅲ~Ⅳ度急性GVHD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3%和11%(P=0.84).HLA不合组和HLA相合组的3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57%和77%(P=0.14),3年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57%和69%(P=0.28).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的疾病状态(P=0.006)和CMV感染(P=0.04)是影响OS的危险因素.处于疾病稳定期的患者,HLA不合组和HLA相合组的OS率相近(分别为87%和81%,P=0.65);处于疾病进展期的患者,HLA不合组的OS率明显低于HLA相合组(分别为21%和71%,P=0.02).结论 对于缺乏同胞HLA配型相合供者的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HLA不全相合血缘关系供者的allo-HSCT是可行的.疾病进展期患者进行HLA不全相合血缘关系供者allo-HSCT风险性高,应通过改良预处理方案和加强移植后支持治疗以提高患者疗效.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RA)应用针刺结合艾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8年2月80例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艾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患者主要症状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肿胀度、双手握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应用针刺结合艾灸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观察双份无关供者脐血移植(CBT)治疗成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植入、合并症以及患者生存情况.方法 12例成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稳定期10例,进展期2例.预处理除除1例患者采用非清髓方案外,其余11例采用改良Bu/Cy或Cy/TBI方案,所有患者均联合应用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环孢素、霉酚酸酯联合短程甲氨蝶呤方案.12例患者均接受2份脐血移植,HLA配型0~2个位点不合,输入总有核细胞(TNC)中位数为5.55(2.99~8.18)×107/kg.结果 11例(91.7%)患者血常规指标达到植活标准,中性粒细胞(ANC)植入时间为(21.6±5.1)d,血小板植入时间为(34.9±9.5)d.1例患者移植后3个月被排斥,白血病复发,10例患者获得稳定植入,稳定植入率83.3%.经HLA差异性分析、DNA位点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STR)检测、性染色体及血型抗体滴度测定等检查证实,9例患者最终为细胞数较多的1份脐血获得植入,1例为细胞数较少的1份脐血获得植入.3例患者在移植后早期呈2份脐血混合嵌合状态,但1份脐血占优势.细胞数相对较多的脐血与优势植活相关(P=0.011).11例植活的患者中,Ⅰ度急性GVHD(aGVHD)5例,Ⅱ度aGVHD 1例,无Ⅲ~Ⅳ度aGVHD发生,10例存活超过100天的患者中,慢性GVHD(cGVHD)2例,均为局限性.全部1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1(1.5~82)个月,8例患者无事件生存(EFS),3年EFS率为(66.7±13.6)%,10例稳定期患者7例EFS,3年EFS率为(70.0±14.5)%.结论 成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接受HLA配型部分相合的2份脐血移植在临床上是可行的,可以克服单份脐血因细胞数较少植入缓慢的缺点.细胞数是决定哪份脐血获得长期稳定植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