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穴位贴敷治疗便秘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验证穴位贴敷治疗便秘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推广性。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穴位贴敷(以三棱、莪术、大黄、冰片制成药饼,敷于天枢、气海、关元穴);对照组口服苁蓉通便口服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8%,对照组总有效率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5.1±2.8)小时,对照组为(10.1±7.3)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便秘具有确切的疗效,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
曹雷  王莉红  刘婷娇  刘佩勇 《广西医学》2008,30(11):1655-1657
目的 研究口腔鳞癌组织中p27Kip1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以及与临床生物学特性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3例原发性口腔鳞癌组织及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27Kip1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Ki-67作为细胞增殖活性的指标也被检测.结果 p27Kip1在口腔鳞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cyclin D1蛋白和Ki-67在口腔鳞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 ;cyclin D1蛋白过表达与临床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27Kip1缺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27Kip1负表达和cyclin D1过度表达与细胞增殖评价因子Ki-67呈负相关(r=-0.587和-0.667,P<0.05).结论 在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27Kip1的缺失表达和cyclin D1的过度表达两者可能单独或共同参与.p27Kip1的缺失可能还与口腔鳞癌细胞的分化、转移及增值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3.
<正>Cyclin D1基因位于染色体11q13,长度为120kb。Cyclin D1作为原癌基因,在调节细胞从G1期进入S期中发挥重要作用[1]。在G1→S期的转换中,Rb蛋白与转录因子E2F结合,像闸门一样抑制G1→S期转换,但是Rb蛋白的细胞周期抑制功能可以通过磷酸化作用被解除。  相似文献   
44.
口腔舌鳞癌p53基因突变及其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口腔舌鳞癌中p53基因突变及其蛋白的表达两者相关性。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检测38例口腔舌鳞癌、20例口腔癌前病变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及p53基因突变情况。结果:p53蛋白在口腔舌鳞癌、癌前病变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1%(16/38)、10.0%(2/20)、0%(0/10)。39.5%(15/38)的口腔舌鳞癌存在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在p53基因突变的病例中,p53蛋白表达与其基因突变密切相关。结论:p53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过量表达与口腔舌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诱导携带c-k it突变的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比色法观察伊马替尼对Kasum i-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c-k it抗原和髓系分化抗原CD11b、CD13和CD15的表达,AnnexinⅤ标记和DNA凝胶电泳分析细胞凋亡,应用W estern b lot方法分析Kasum i-1细胞c-k it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伊马替尼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Kasum i-1细胞生长,72 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45μmol/L;伊马替尼5.00μmol/L使Kasum i-1细胞阻滞于G0/G1期,S期细胞减少;髓系分化抗原CD11b、CD13和CD15表达增加;作用24 h,早期凋亡细胞比例由9.04%升至86.84%(P<0.05),培养第5天出现明显DNA梯形条带;作用72 h,Kasum i-1细胞中c-k it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下降。结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能够抑制携带c-k it突变的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颅脑外伤术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1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共2~4个疗程。比较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MoCA、MMSE、Fugl-Meyer、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评分24.67±3.53分,MMSE评分25.31±3.09分,Fugl-Meyer评分58.56±6.22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2.14±3.43分、23.40±3.56分和54.14±5.86分,NIHSS评分15.22±2.87分低于对照组的17.56±2.65分,...  相似文献   
47.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对我院100例行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对aGVHD、cGVHD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及其对复发和生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1例患者发生Ⅱ-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为34.4%;14例发生Ⅲ-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为17.7%。HLA相合程度与aGVHD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曾发生的Ⅱ-Ⅳ度aGVHD是发生cGVHD的危险因素(HR=2.303,P=0.088),女性因素为保护性因素(HR=0.401,P=0.055)。发生cGVHD者复发率较低。发生Ⅱ-Ⅳ度aGVHD为影响总生存率(OS)的危险因素(P〈0.05),重度(Ⅲ-Ⅳ)aGVHD患者的死亡率极高(81.0%),与0-Ⅰ度患者的死亡率(35.7%)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GVHD和移植物抗肿瘤效应(GVL)尚不能分离,但GVL的益处可能被GVHD相关死亡因素抵消,因此需积极防治重度aGVHD。局限型cGVHD可能是长期生存的有益因素。  相似文献   
48.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凡有抗红细胞膜组分的自身抗体形成的所有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均可称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根据其自身抗体作用于红细胞膜时所需温度可分为温抗体和冷抗体两大类。随着现代免疫学的发展 ,AIHA的检测方法逐步得到完善 ,为AIHA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均提供了有利的实验室依据。1 温抗体溶血检测方法1.1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AIHA中以温抗体型占绝大多数。抗人球蛋白 (Coombs)试验是检测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WAIHA)的经典方法 ,尤其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DAT)。温抗体一般在 37℃时作…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组蛋白脱乙酰化酶 (HDAC)抑制剂苯丁酸钠 (PB)联合 5 氮杂脱氧胞苷 (5 Aza CdR)对t(8;2 1)急性髓系白血病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抑瘤活性与作用机制。方法 用Kasumi 1细胞皮下接种的方法建立t(8;2 1)急性髓系白血病裸鼠移植瘤模型 ;观察裸鼠的致瘤潜伏期、PB预处理Kasumi 1细胞的致瘤性改变 ,以及PB和 5 Aza CdR腹腔注射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分化抗原和细胞周期 ,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检测瘤组织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新生。结果 切脾和不切脾裸鼠接种Kasumi 1细胞后致瘤潜伏期分别为 17~ 2 3d和 4 0~ 5 0d ,瘤细胞不转移 ,仍检测出t(8;2 1)和AML1 ETO融合基因。接种PB预处理Kasumi 1细胞的裸鼠未见成瘤。PB、5 Aza CdR单独或联合裸鼠体内用药后 ,移植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4 9.0 7%、2 5 .6 9%和 87.4 6 % (P <0 .0 5 ) ,凋亡细胞指数分别为 (2 .2 5± 0 .85 ) %、(1.32± 0 .6 8) %和 (5 .4 1± 1.5 6 ) % (P <0 .0 5 ) ,微血管密度 (MVD)分别为 2 1.6 9± 6 .2 5 ,2 8.34± 4 .2 4和 9.4 8± 3.2 1(P <0 .0 1)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值均 <0 .0 5 )。PB腹腔注射后移植瘤细胞CD11b、CD13表达增高 [(12 .0 8±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结合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探讨八年制医学生合理的“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活动内容.方法 采用教师问卷和学生见习报告的形式,了解72名教师和13名学生对“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活动的认识,以及有关活动目的、效果和管理的改进意见和建议.结果 83.3%的教师明确“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活动的目的;59.7%的教师对“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活动有兴趣;70.8%的教师同意继续目前的活动内容;31.9%的教师认为“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所有学生认为从“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活动中受益匪浅,对临床有了感性认识;61.5%的学生认为收获很大.结论 “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活动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应当运用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探索最为适宜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式学习”能力的“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活动内容和实施方法,为今后临床医学教育教学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