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7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163篇
医药卫生   629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67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武汉市三、四年级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武汉小学生的营养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了在读的 13 77名三、四年级学生及其家长的一般情况、营养知识、态度、日常生活行为 ,并测定学生的身高体重 ,进行营养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武汉市三、四年级小学生总体营养不良率为 19.3 % (男 15 .8% ,女 2 3 .7% ) ,男女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总体肥胖率为 10 .5 % (男 13 .0 % ,女 7.4% ) ,男女学生肥胖率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5 )。学生的性别、年龄、营养知识、进食速度、零食行为、早餐习惯、早餐食品、在家学习时间以及学生家长的体质指数、文化程度、职业是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 【结论】 学生的营养状况主要与一些可以改变的行为因素有关 ,改变学生的不良生活行为习惯 ,将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02.
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各种类型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评价241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临床评分资料.结果241例过敏性结膜炎中,各种亚型分布无明显地区差异(X2=26.699,P=0.144,P>0.05).眼痒和异物感在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中发生率最高(发生率分别为99%、80.8%).结膜充血、上睑结膜乳头和上睑结膜滤泡在过敏性结膜炎的体征中发生率最高(发生率分别为93.7%、88.1%、78.4%).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easonal aller-gic conjunctivitis,SAC)除季节性发作及症状、体征积分均相对较低外,其他临床特点与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perennial allergic coniunctivitis,PAC)十分相似.春季角结膜炎(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VKC)发病年龄最小,伴有典型的上睑结膜乳头改变和高的角膜缘改变发生率(76.7%).60%巨乳头性结膜炎(giant papillary conjunctivitis,GPC)患者有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配戴史,这和其他亚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27.689,P=0.000,P<0.001).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眼痒、异物感两个症状均分别与上、下睑结膜乳头和滤泡相关(均P<0.001,r介于0.25~0.35之间);春季角结膜炎异物感与上、下睑结膜滤泡明显相关(均P=0.000,r=0.617,0.741);其他过敏性结膜炎症状与体征之间相关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我国过敏性结膜炎分布无明显地区差异.眼痒和异物感为过敏性结膜炎最常见的症状.结膜充血、上睑结膜乳头和上睑结膜滤泡是过敏性结膜炎最常见的体征.过敏性结膜炎症状与体征间存在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03.
王红  陈书中  郭翎飞 《天津医药》2004,32(11):704-705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使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的有效方法之一。1999年8月-2003年11月,我院急诊科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了272例患者,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多胎妊娠晚期1胎死亡后的期待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多胎妊娠晚期l胎死亡后期待疗法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住院分娩多胎孕妇344例,分析19例多胎妊娠晚期l胎死亡的临床处理。结果 19例多胎妊娠晚期l胎死亡后的存活胎儿在临床观察、超声、胎心监护及实验室检查监测下,期待1~8周均成活并分娩,母体凝血功能未发现异常。结论 在严密监测下,无产科并发症的多胎妊娠晚期l胎死亡后的活胎可以期待,从而降低成活胎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5.
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临床极为常见,以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者居多,少数病人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为主。对于轻度脂代谢紊乱,通过有效的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及降糖治疗可获得改善,但中、重度脂代谢紊乱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常需应用调脂药物才能恢复。本文报告我院内分泌科1999年8月至2002年5月间应用洛伐他汀改善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以高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多环芳烃受体(AhR)G1661A和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Msp1位点多态性与焦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20名焦炉工和65名无职业性多环芳烃(PAHs)暴露的工人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ASA)方法分别检测CYP1A1及AhR基因型,使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评价淋巴细胞DNA损伤,使用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职业暴露史等信息。[结果] 经过广义线性模型对外暴露等级和工龄进行校正后,焦炉工中AhR基因1661位点A/A G/A基因型者经自然对数转换的Olive尾矩(1.36±1.04)高于G/G基因型者(1.03土1.16),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CYP1A1 Msp1位点多态性与Olive尾矩有关。[结论]焦炉工AhRG1661A位点多态性与其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某焦化厂248名焦炉作业工人,其中炉顶区作业工人99人,炉侧作业78人,炉底作业71人。120名与之相匹配的对照人群选自该厂非职业多环芳烃(PAHs)暴露者。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运用多重PCR方法检测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被调查者的年龄、吸烟、饮酒和个人职业暴露史。[结果]炉顶和炉侧区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Olive尾矩(OliveTailMoment,OTM)经对数转换后分别为1.37±1.16和1.46±0.97,均明显高于炉底区和对照组(OTM分别为0.98±1.18、0.56±0.99),差异显著(P<0.05)。经调整年龄、吸烟、暴露等级等因素后,焦炉作业组中GSTM1(-)基因型和GSTM1( )基因型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分别为1.36±1.15和1.15±1.10,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炉顶区作业工人GSTM1(-)基因型OTM明显高于GSTM1( )基因型(分别为1.56±1.08、1.09±1.25,P<0.05)。此外,在焦炉作业组中,GSTM1(-)GSTT1( )基因型OTM为1.44±1.13,明显高于GSTM1( )GSTT1( )基因型0.94±1.0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GSTM1( )GSTT1(-)和GSTM1(-)GSTT1(-)基因型OTM分别为1.36±1.10、1.28±1.1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炉顶作业工人中,GSTM1基因型可以明显影响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GSTM1和GSTT1基因存在交互作用,同时携带GSTM1( )和GSTT1( )基因型的焦炉作业工人淋巴细胞DNA损伤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介绍同时快速检测电子电气产品中10种多溴联苯醚(PBDEs)的方法。方法:用甲苯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电子电气产品中多溴联苯醚(PBDEs),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结果:10种多溴联苯醚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回收率和精密度都比较良好。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便,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可靠,且分析时间短。  相似文献   
109.
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2例具备冠状动脉造影适应证的患者,采用经桡动脉穿刺法行右、左冠状动脉造影,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决定是否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结果:冠状动脉狭窄(50-70)%21例(21/102,占21%),〉75%以上68例(68/102,占67%),68例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50%13例(13/102,占12%),冠状动脉正常25例(25/70,占35.5%)。结论: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可以定性诊断,指导治疗;桡动脉穿刺具有出血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分析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对产科质量的影响,寻找危害孕产妇安全的主要因素。方法对我院2003年9月至2005年6月产科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本地人口孕产妇产检率为841.87‰,明显高于流动人口的210.78‰(P<0.05)。流动人口孕产妇胎儿宫内窘迫、早产、过期妊娠、产后出血、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本地人口(P值均<0.05)。结论继续提高流动人口高危孕产妇检出率、管理好流动人口孕产妇将是提高上海市产科质量工作的新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