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5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1例患者中,男性5例占16.1%;女性26例占83.9%;年龄13~17岁,平均年龄15±0.43岁。从心电图改变来看,心电图正常者对例,均为女性。窦速老6例,其中5例伴有S-T段偏移。由于体育活动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造成每分钟心搏量降低,同时情绪发生异常,引起反射性的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产生一过性的脑缺血,发生晕厥。窦性心动过援者1例,男性,心率缓慢且相对稳定,52次/分,不受植物神经张力改变的影响。引起晕厥的原因,可能由于长时间的心率缓慢,引起每分钟博出血量减少,流入心脑的血流量减少,致脑缺血而产生晕厥。Ⅰ°…  相似文献   
32.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了2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24h内、2周时的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及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含量,并刀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后24h内DD、Fbg、FDP含量显著升高(P〈0.01),2周时D水平持续升高(P〈0.001),而Fbg含量  相似文献   
33.
雷米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长期抗缺血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雷米普利减少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肌缺血及缺血事件的作用。方法 对 4 0例雷米普利组 (治疗组 )和 38例一般治疗组 (对照组 )于出院前 ,出院后 0 .5、1.0年行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检测 (TIB) ,并观察缺血相关事件。结果 治疗组TIB在出院后 6个月低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出院后 1年 ,治疗组TIB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并且治疗组缺血相关事件亦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雷米普利对心肌梗死后患者具有长期的抗心肌缺血和减少缺血事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沙棘作为一种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药食同源特色植物,素有“天然维生素宝库”“营养保健来源”等美称。早在公元8世纪已经发现沙棘有祛痰止咳,消食化滞,活血散瘀之效。研究表明沙棘属植物中含有黄酮类、萜类、挥发油类以及甾体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多糖、脂肪酸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对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有良好治疗作用。为了更深入的探讨沙棘属亲缘关系,现总结归纳了沙棘属植物的传统药用价值、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寻找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有效开发及合理利用本属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5.
硬化萎缩性苔藓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临床少见的皮肤病,男女发病之比为1∶10,好发于外阴部,发生于女性外阴部可称为女阴干枯症,男性为干燥性闭塞性龟头炎。本文对2000年至今我们接诊的被误诊14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女12例,男2例,外阴部8例,龟头2例,其他部位皮肤4例,年龄6~64岁,病程6个月~8 a。2结果外院诊断结果:6例为黏膜白斑、3例为硬皮病、2例白癜风、1例皮肤萎缩、1例萎缩性扁平苔藓、1例包皮龟头炎。经我院病理活检均确诊为硬化萎缩性苔藓。3讨论硬化萎缩性苔藓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内分泌、遗传等因素…  相似文献   
36.
实验教学对药学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通过转变实验教学观念、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开展药理学设计型实验、引进新设备、合理利用现代化实验手段、开设综合型实验等措施提高药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新的人才培养需要。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3年内上海市杨浦区延吉街道居民的死亡率及前十位死因顺位,为制定社区慢性病管理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7~2009年延吉街道居民的死因监测资料,分析不同年龄组的死亡率以及前十位死因顺位.结果:该社区居民不同年度的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60岁以上老年人的死亡率为86.94%;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占死亡人数的比例依次为38.88%、32.30%、9.67%、5.32%、5.13%,合计占死亡人数的91.30%.结论:该社区死因主要为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应有针对性地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38.
王萍  王晓琴  赵施竹 《现代保健》2009,(21):178-180
目的了解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出院1年后的生活质量,为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持续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1例,固定护士2名上门随访。根据ADL生活质量评价表及KPS生活质量评价表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62例出院患者1年后的ADL评价及KPS评价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及意外,但亚低温治疗组发生率稍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亚低温能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出院后并发症及意外发生率,对这类患者在出院后给予持续专科护理和康复性指导,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观察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张开角的大小,了解卡托普利及氯沙坦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零应力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为350g-400g)4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10)。试验组大鼠按参照文献行左肺切除,术后第7天于项背部皮下注射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Signa公司,美国),剂量为60mg/kg,建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模型。于手术后第5周(注射野百合碱后第4周),行血流动力学检查后处死。随机从试验组中取20只大鼠,从左肺切除术前3d起,分别给予卡托普利10mg/(kg·d)(captopril组,n=10),氯沙坦15mg/(kg·d)(losartan组,n=10),另外10只喂等量生理盐水(PM组,n=10),口服给药直至处死前2d。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5周后观察4组的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右心室质量,即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V/(LV+S)],通过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肺动脉张开角的方法测定大鼠肺动脉的零压力状态。结果PM组平均肺动脉压为(39.62±1.46)mmHg、右心室质量(比值)为(62.66±0.61)%,分别较captoprit组[(24.38±1.19)mmHg,(48.82±1.12)%],losartan组[(23.95±0.97)mmHg,(49.15±1.41)%]及对照组[(17.62±1.12)mmHg,(26.86±0.96)%]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captopril组和losartan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PM组肺动脉张开角[(79.13±4.19)。]明显小于captopril组[(103.63±5.69)°]、losartan组[(102.91±5.77)°]及对照组[(139.17±4.2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而captopril组和losartan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及氯沙坦通过干预肺动脉零应力状态,从而缓解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重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40.
《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和改革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化学》是学生反映较为难学的一门课,对此我们在教学中分析和认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努力塑造和构建学习主体,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改进讲授方法,以此提高《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