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7篇
医药卫生   2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食管癌染色体畸变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染色体畸变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探讨应用探针组合辅助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可行性。方法用染色体3、4、8、9、10、11、17、20号和Y着丝粒探针,与15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间期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染色体畸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统计染色体畸变组合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阳性率。结果3、4、8、9、10、11、17、20号和Y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68.4%、46.7%、73.0%、48.6%、55.3%、48.7%、54.6%、61.8%和55.5%。11、20号染色体多体与分期显著相关(P=0.011、0.005),4、9、20号染色体多体与分级显著相关(P=0.007、0.001、0.002),8、11、17、20号染色体多体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00、0.000、0.010、0.007)。联合应用3、8、10、20号探针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阳性率为57%,3、8、20号和Y探针组合在男性患者的阳性率为69%。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染色体有很高的畸变率,且与临床病理参数存在相关性,染色体着丝粒探针组合为食管癌的辅助检测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DnaJ热休克家族成员B6异构体b(DNAJB6b)过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使用GEO数据库中的数据统计并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DNAJB6a和DNAJB6b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体外培养结直肠癌细胞系DLD-1和HCT116,分别使用小干扰RNA(siRNA)和短发卡RNA(shRNA)敲降DNAJB6b的表达,以转染阴性对照siRNA和shRNA的细胞作为对照,使用Western blot检测敲降组与对照组细胞中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使用PI3K/mTOR双重抑制剂BEZ235处理DLD-1和HCT116细胞,以溶剂处理细胞作为对照,进行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统计穿膜细胞数目;在稳定敲降DNAJB6b的DLD-1和HCT116细胞中,瞬时转染组成型活化的AKT(myr-AKT)表达载体,进行挽救实验,以转染相应空载体的细胞作为对照,使用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进行Transwell实验评估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DNAJB6b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而DNAJB6a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在结直肠癌细胞系DLD-1和HCT116中敲降DNAJB6b的表达,可明显降低p-AKT(Ser473)的蛋白水平;BEZ235处理组细胞穿膜数目显著减少,仅为对照组的20%左右(P<0.01)。挽救实验结果显示,在稳定敲降DNAJB6b的DLD-1和HCT116细胞中过表达外源myr-AKT,与对照组相比,p-AKT(Ser473)表达水平升高并可显著逆转由于敲降DNAJB6b表达导致的细胞穿膜数目降低(P<0.01)。结论: DNAJB6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过表达可通过激活AKT通路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提示其异常表达在结直肠癌发生进展过程中发挥促癌作用。  相似文献   
93.
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积累及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除了在细胞水平上表现为染色体异常,在分子水平上也涉及众多DNA、mRNA以及蛋白质的改变.现就食管癌细胞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4.
435例严重胸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伟  杨康  廖克龙  王明荣  曾会昌 《重庆医学》2004,33(12):1786-1787
目的探讨以严重胸部创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其救治.方法对435例严重胸部创伤的致伤原因、胸部伤及合并伤伤情特点、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为严重胸伤(AIS-90≥3)、总伤势ISS>16者396例(91.2%).治愈374例,死亡60例(14.1%).结论胸伤合并全身多发伤的临床特点死亡率高,休克发生率高,早期诊断漏诊率高,并发症多,伤情判断复杂,应重视合并伤的诊治,电视胸腔镜在胸外伤的诊治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5.
食管癌微卫星DNA不稳定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食管癌中MSI的状况并探讨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检测微卫星DNA不稳定性.结果45例食管癌组织中MSI有10例,检出率22.22%;MSI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等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SI可能是食管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在部分食管癌发生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染色体不稳定性的机制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0 引言 自从1914年德国科学家Boveri提出恶性细胞存在遗传不稳定性(genetic instability)以来,人类对遗传不稳定性与肿瘤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认识[1].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瘤内多个取材位点中TP53基因突变异质性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 对食管鳞癌原发肿瘤及其配对的手术切端组织,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和直接测序法检测TP53基因第2~11号外显子突变状态,评估各病例瘤灶内4个不同位点TP53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其在瘤内的异质性。 结果 在30例被测食管鳞癌肿瘤中,发现18例患者存在TP53基因突变,占60%(18/30)。16例为点突变,其中3例为无义突变,13例为错义突变;另2例为导致移码的缺失突变。大部分突变集中于TP53基因5~8号外显子,其中5号外显子的突变率最高,为23.3%(7/18)。在2例肿瘤中检测到第282位密码子突变(R282W),3例检测到第175位密码子突变(R175H)。观察每例肿瘤各位点突变等位基因峰高与正常等位基因峰高之比(relative intensity,RI值),发现在有点突变的16例中,12例的4个肿瘤位点的RI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其余4例瘤内各位点RI值也不一致。 结论 食管鳞癌存在较高频率的TP53基因突变,而且每例肿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瘤内异质性。   相似文献   
98.
血管切除重建治疗癌性上腔静脉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和总结采用血管切除重建治疗癌性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手术治疗癌性上腔静脉综合征16例,其中局部晚期肺癌6例、晚期肺癌1例、侵袭性胸腺瘤4例、精原细胞瘤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术中行原发肿瘤和受累上腔静脉全部或部分切除并重建上腔静脉,其中采用人工血管置换14例,人工血管旁路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术后早期死亡.平均随访23.57个月,无阻塞症状复发,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6%(11/13)、66.7%(6/9)、40.0%(2/5).结论上腔静脉切除重建能安全有效地解除梗阻症状,显著地提高和延长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但必须严格把握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99.
目的报告22例体外循环术后多器官功能不全(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治疗经验.方法1998年1月至2005年9月,共治疗22例体外循环术后多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其中二尖瓣置换术后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3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后10例,室缺修补术后2例.胸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2例.术前心功能Ⅰ级l例,Ⅱ级6例,Ⅲ~Ⅳ级15例.均于术后第2~12天出现MODS,出现功能不全的器官包括心、肺、肾、肝、脑、胃肠道以及凝血系统.结果救治存活15例,7例死亡,病死率31.82%,救治成功与否与手术类别无明显关系.结论多器官功能不全治疗困难,应以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支持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报告 2 0 0 1年 2~ 10月连续 7例胸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在左心转流下行降主动脉瘤切除及人造血管置换术 1例 ,2例在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及升主动脉人造血管置换术 ,4例行Bentall手术。术前心功能I级 1例 ,III级 3例 ,IV级 3例。动脉瘤直径 5 .0~ 7.5cm ,平均 (6 .1± 1.1)cm。结果 无手术后早晚期死亡 ,术后心功能均恢复至I级。结论 胸主动脉瘤一经确诊 ,即应积极手术治疗 ,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应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