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48篇
医药卫生   128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新合成的除草剂-丙酯草醚对小鼠离体骨髓细胞和精原细胞的DNA损伤作用。方法应用彗星技术测试不同浓度丙酯草醚对小鼠骨髓细胞和精原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丙酯草醚在(10g/L)浓度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酯草醚对精原细胞作用更敏感,且在10,100,500mg/L浓度下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新农药丙酯草醚对小鼠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2.
三种眼压计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三种不同眼压计在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的应用。方法对近视33例66眼和LASIK术后43例86眼分别用非接触眼压计(non—contact tonometer NCT),Goldmann压平眼压计(Godmann applanalion tonometer,GAT)和Tono-Pen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Tono—Pen眼压计测量角膜中央和颞下距角膜缘1.5~2mm处的眼压),同时测角膜中央及颞下方的厚度。结果用三种方法测得的近视眼LASIK术后的眼压测量值均明显低于正常近视眼。两组均为Tono—Pen和NCT、与GAT测量值呈正相关,LASIK术后中央Tbno—Pen眼压测量值与术前GAT呈正相关。眼压与角膜厚度的关系:近视眼组,NCT与角膜中央厚度呈正相关;GAT和Tono—Pen与角膜厚度无相关性。LASIK术后组,GAT和NCT与角膜厚度呈正相关;Tono-Pen与角膜中央厚度无相关性。结论LASIK术后眼压测量值下降。Tono—Pen测量IOP不受角膜厚度的影响,可应用于LASIK术后等角膜表面不平者。  相似文献   
63.
目的回顾性分析39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fibroushistiocyto-ma,MFH)的治疗结果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39例患者中,6例为首程治疗病例,33例为院外局部手术后复发病例。其中单纯手术18例(3例加用化疗),手术 术后放射治疗21例(4例加用化疗)。结果全组病例5年生存率53.4%。非黏液囊性肿瘤和黏液囊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1.8%和74.2%,P=0.0001。发病部位四肢与非四肢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0.0%和47.6%,P=0.33。手术 术后放疗组与单纯手术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6.1%、31.1%,P=0.015。根治手术和包块局部切除术的5年生存率为66.7%和43.8%,P=0.219。年龄≤60和>60岁治疗后生存率分别为37.5%和68.9%,P=0.017。男性和女性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7.8%和75.0%,P=0.448。肿瘤最大直径≤5和>5cm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6.2%和35.7%,P=0.0004。结论MFH经完整或扩大切除术加术后放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其生存率,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治疗方式与患者治疗后的生存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4.
殷群  王捷虹  汶明琦  林源 《陕西中医》2006,27(9):1041-1042
目的观察降逆调胃合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将92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口服自拟降逆调胃合剂,药物组成(代赭石、旋覆花、半夏、苏梗、佛手、瓜蒌、郁金、白术等)。对照组46例,服用吗丁啉、雷尼替丁胶囊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9.1%,对照组为7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降逆调胃合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5.
目的:考查动物灌胃给予壮尔颗粒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方法:以最大浓度、最大容积的壮尔颗粒给予小鼠,求出最大给药量;大鼠分壮尔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对照组,连续灌胃13周,停药恢复期2周。观察实验期间大鼠的行为活动、外观体征、体重、摄食量的变化,给药末和恢复期末两次解剖,检测血液常规、血液生化、脏器系数,观察组织器官病理学变化。结果:24h最大给药剂量为72g/kg壮尔颗粒(相当于生药264g/kg,为临床有效剂量31倍);长期毒性实验,壮尔颗粒对大鼠经口给药的高剂量为24.0g/(kg·d)壮尔颗粒(相当于生药88g/(kg·d),为临床有效剂量的15.3倍),无明显毒性反应。结论:壮尔颗粒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6.
照射存活后代的鼻咽癌细胞株放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鼻咽癌细胞系CNE -2Z具有淋巴道转移倾向的克隆株H 5照射存活后代的放射敏感性和体内、体外细胞生长特性。方法 采用克隆形成率检测H 5及照射存活后代 2组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体外细胞增殖实验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体外细胞增殖能力 ;用瘤细胞裸鼠体内移植观察 2组细胞的体内增殖、转移能力。结果 H5细胞照射存活后代的放射敏感性比未处理的H5细胞低 ,处理前 2Gy存活率 (SF2 )为 0 .3 0 ,平均致死剂量 (D0 )为 1.93Gy ,处理后细胞的SF2为 0 .49,D0 为 2 .56Gy ;体外细胞增殖减慢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体内细胞增殖减慢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成瘤率减小 ,转移率增高 ,体积倍增时间延长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照射存活后代的细胞放射敏感性降低 ,体内、体外细胞增殖减慢。  相似文献   
67.
吴军  王晓怀  杨太成  冼江  王捷  郑文岭 《癌症》2002,21(11):1259-1260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迄今为止所知的抗原呈递能力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肿瘤患者因DC免疫功能低下致宿主抗肿瘤免疫无能.研究表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体外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及白介素4(IL-4)诱导后,可培养出表达高水平MHCI、MHCII类抗原和CD80、CD86等因子的DC.本实验拟应用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经GM-CSF及IL-4诱导后获得DC,再经自体肿瘤细胞冻融物冲击,在体外激活自体T淋巴细胞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观察其体外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68.
RT-PCR检测CEA分泌性肿瘤患者血中的CEAmRNA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荔霞  王晓怀  郑文岭  王捷  林金容 《癌症》2000,19(3):222-225
建立一种外周血循环中肿瘤微转移检测的方法。方法:20例CEA分泌性肿瘤患者及8例健康对照,用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ricption-Polymerase ChainReaction,简称为RT-PCR)方法检测血中的CEAmRNA,同时用放免法检测血甭CEA水平。  相似文献   
69.
试论动物福利概念及实验动物福利内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动物福利概念关于“动物福利” ,国内外有种种解释。虽然文字表达不同 ,但其实质是相同或是相近的。其基本出发点都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 ,在无痛苦的状态下死亡。1976年休斯 (Hughes)将饲养于农场的动物福利定义为“动物与它的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 1988年Fraser提出 ,动物福利的目的就是在极端的福利与极端的生产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动物福利是保证动物康乐的外部条件。动物康乐就是动物自身感受状态 ,也就是“心理愉快”的感受状态 ,包括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压抑和痛苦等。因此 ,动物…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正常垂体柄位置的变化。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IGNA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于T1W冠状位观察591例正常垂体柄位置的变化。结果:正常情况下,垂体柄以居中为多(75.92%),其次是左偏(15.74%)和右偏(8.29%)。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左偏明显多于右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正常垂体柄以居中为多,其次是左偏和右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