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8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例1,男性,30岁.因头昏、乏力、发热1月,门诊化验示白细胞高,于1994年2月收住解放军304医院血液科.  相似文献   
82.
病历摘要 患者男,32岁,因患白血病,单倍型相合骨髓移植后3个月,反复发热入本院.患者2004年12月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2,T细胞型,合并大量心包积液.经化疗后达完全缓解,之后给予巩固化疗,病情一直处于完全缓解期,并于2005年6月接受单倍型骨髓移植.供者为其胞姐(人类白细胞抗原3个位点相合).预处理方案采用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全身照射.移植后给予联合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氨甲蝶呤、吗替麦考酚和甲泼尼龙).移植过程顺利,移植后定期检测血巨细胞病毒抗原(CMV-PP65),均为阴性.2005年9月14日出现发热,体温39 ℃,无明显呼吸道症状,胸片示右上肺炎.2005年9月28日查肺部CT,右肺上叶前段小片状致密影,边界尚清晰,其间可见"空气支气管征",纵隔内可见数个小的淋巴结影(图1).经积极抗炎治疗后体温正常,但2005年10月31日复查胸片无明显变化.随后,在免疫抑制剂甲泼尼龙减量过程中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9.7 ℃,无呼吸道症状.  相似文献   
83.
硬脊膜外淋巴瘤合并白血病一例王恒湘,纪树荃患者女,21岁。因左下肢疼痛,双下肢无力,大小便障碍一月余,于1993年10月7日入院。查体: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退,左下肢及会阴肛门周围痛温觉减退,病理征阴性。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34g/...  相似文献   
84.
1例40岁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口服甲巯咪唑10mg,3次/d。1个多月后出现高热、肛周疼痛,查白细胞减少,立刻停用甲巯咪唑,用甲硝唑、头孢呋辛抗感染,症状未缓解,并出现心悸、胸闷、食欲不振、少尿,5d后入院。查T40℃,P140/min,R30次/min,BP60/30mmHg。四吱可见散在瘀斑,肛周可见一1.5cm×1.5cm溃疡,有脓性分泌物。WBC0.4×10^9/L,N0.16,Hb94g/L,PLT 11×10^9/L。骨髓检查:增生减低,粒细胞与幼红细胞比值(M:E)=0.5:1,粒、红细胞两系罕见,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少见,淋巴细胞0.51,浆细胞0.13,网状细胞0.345。血K^+2.9mmol/L,Na^+134mmol/L,Ca^2+1.6mmol/L,AST53U/L ,ALT 207U/L,白蛋白20g/L,总蛋白48g/L。甲状腺功能检查:FT3 38.43pmol/L,FT4 38.36pmol/L,促甲状腺素未测到。尽管进行对症、支持及抗感染治疗,其甲状腺危象仍然存在。次日凌晨患者突然意识丧失,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85.
皮肤白血病(leukemia cutis)是指异常增生的白血病细胞浸润和累及皮肤的病理过程,常表现为淤点、淤斑、紫癜、丘疹、红斑等非特异性皮肤异常,而发生严重皮损的特异性皮肤白血病较为少见,其中发生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更少。有研究认为APL发生皮肤浸润与维甲酸(ATRA)治疗有关[1,2]。本文就1例APL患者在化疗缓解后接受ATRA治疗中逐渐发生皮肤白血病复发和损害的病情演变及其治疗转归问题,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女,15岁,中学生。无诱因出现头痛、发热7d,加重伴恶心、呕吐、鼻出血5d。查体:双下肢皮肤散在淤点、淤斑…  相似文献   
86.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作为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干细胞,已被应用于多种组织损伤与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MSC获得如此广泛应用的原因与其强大的促进受损组织再生和免疫调控功能密不可分。近年来,MSC的免疫调控功能已在多种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验证。研究表明,MSC免疫调节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旁分泌,其中,MSC分泌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发挥着重要作用。EV可以复制MSC的多种免疫调节功能,但是,MSC-EV在MSC的免疫调节中具体发挥哪些作用,MSC-EV能否替代MSC用于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文章结合以上问题,对近年来MSC与MSC-EV的免疫调控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7.
急性白血病患者HLA半倍相合骨髓移植后供者源复发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半倍相合骨髓移植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复发情况,对2例接受半倍相合骨髓移植后出现白血病复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外周血、骨髓检查、骨髓细胞形态观察及HLA基因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发现。2例原发病分别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普通细胞型)和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且2例白血病细胞均有染色体畸变或癌基因突变、活化,2例骨髓移植后完全供者源造血重建,但2例复发后白血病细胞均来源于供者源,血型和HLA分型均为供者型,复发后2例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型)和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这一结果提示,供者源复发可能与移植后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有关,化疗、放疗以及受者本身造血微环境异常也可能参与了二次白血病的发生过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源复发可能是研究人白血病发生的适宜模式。  相似文献   
88.
HLA半相合移植为克服重症移植物抗宿主疾病 (GVHD)方法之一 ,常经去除T细胞移植 (TCD)。而未经去除T细胞HLA半相合移植尚无有关免疫功能监测报告 ,我们连续对 15例白血病病人行HLA半相合未去T细胞骨髓移植术后不同时期的免疫功能变化进行动态的观察。材料和方法病例 :15例白血病患者 (男 12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17.1岁 )接受HLA 2~ 3个位点不匹配的亲缘骨髓移植。移植过程详见文献〔1〕。淋巴细胞亚群和体液免疫功能的测定 :移植后患者每天进行血常规和白细胞分类的测定至中性粒细胞 >0 .5× 10 9 L。在移植术后 1…  相似文献   
89.
我们采用含能通过脑血屏障药物的CAVP方案加外周干细胞移植治疗2例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获得完全缓解,现报告如下。 例1,男性,24岁。因间歇性癫痫发作1周于1994年5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经CT检查发现头颅右额顶叶5cm×5cm×4cm占位病变,术后病理:右额顶叶脑非霍奇金淋巴瘤。给予全颅60Co放疗,剂量42Gy,以后接受全身化疗共7个疗程病情稳定。1999年8月语言障碍、偏瘫、大小便失禁入我院,头部CT:右额顶叶结节状高密度灶影,大小约1.5cm×2.0cm,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区,右额叶大片软化灶,诊断脑非霍奇金淋巴瘤复发。给予CAVP方案化…  相似文献   
90.
乙双吗啉诱发急性白血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 ,2 5岁。因乏力伴牙龈渗血 2周 ,发热1周入院。查体 :体温 38.5℃ ,贫血貌。全身皮肤有散在鳞屑性斑丘疹 ,压之不褪色 ,其大小不等、表面有银屑。右下第 6牙龈外侧红肿 ,有渗血 ,且触痛明显。化验 :血红蛋白 80 g/L ,白细胞 1 .4× 1 0 9/L,血小板 31× 1 0 9/L ,网织红细胞 1 .1 % ;凝血酶原时间正常 ;3P阳性 ,Fg阴性 ,乙醇胶试验阴性。骨髓象示 :增生极度活跃 ,M:E=2 7:1。粒系明显增生 ,以异常的早幼粒细胞为主 ,占 78% ,该细胞体积大小不等 ,形态不规则 ,胞浆灰蓝色 ,分内外浆 ,并见异常突起 ,浆内颗粒粗大弥漫在内浆及胞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