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冯琛  朱超  余定玥  刘蕴霞  宋早智  王庆康  钱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1):1445-1448, 1452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及自噬特性的差异。方法选取TNBC细胞株BT-549与非TNBC细胞株MCF-7,分别对比其EMT及自噬特性。通过细胞形态,平板克隆,Transwell侵袭实验,Western blotting实验测定其EMT的差异,通过电镜观察自噬体,免疫荧光实验,Western blotting实验测定其自噬特性。结果TNBC增殖性和侵袭性强于非TNBC,TNBC组间质细胞标志物N-cadherin、Vimentin、β-catenin相对高表达,非TNBC组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相对高表达。电镜下,非TNBC细胞线粒体自噬,TNBC组自噬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相对高表达。结论TNBC增殖性、侵袭性皆强于非TNBC,EMT及自噬化程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经口肠内营养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胃癌病人,依照肠内营养方式不同分为早期经口营养(无营养管组,25例)和经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有营养管组,23例)。分析比较2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应激反应指标、术后营养指标、术后肠道屏障功能指标、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2组病人在术后营养指标、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咽喉疼痛、腹泻发生率方面,无营养管组明显优于有营养管组(P < 0.01和P < 0.05),且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血D-乳酸和I-FABP水平,无营养管组均低于有营养管组(P < 0.05~P < 0.01)。结论对于全胃切除的胃癌病人,与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相比,早期经口营养是安全的,并能减少病人咽部不适、腹泻的发生率,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促进机体肠道屏障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23.
DMF方案与FAM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应用DMF方案及EAM方案的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 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用DMF方案(DDP、MMC、5-Fu)与FAM方案(5-Fu、ADM、MMC)治疗晚期胃癌56例。结果 DMF方案治疗28例,有效率(CR+PR)53.6%。FAM方案治疗28例,有效率(CR+PR)57.1%。两组疗效经x2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性。两组毒副反应均有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DMF组的消化道反应较FAM组重,而骨髓抑制较FAM组轻。FAM组有明显的脱发,2例出现心脏毒性反应。DMF组无脱发及心脏毒性反应,DDP的肾毒性经水化后得以预防。结论 DMF组疗效与FAM组相似,毒副作用经对症处理均可耐受,无脱发及心脏毒性,价格较低。  相似文献   
24.
血管瘤是婴幼儿中常见的肿瘤,因为是良性,故常局限于一些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局部注射硬化剂等,很少有人深一步的研究探讨。十余年来,作者用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92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928例患者,男408例,女520例;年龄最小27天,最大54岁;7岁以下儿童883人,占95.1%。毛细血管瘤20例,海绵状血管瘤198例,混合性血管瘤710例;未接受过治疗的542人,曾接受过  相似文献   
25.
患者男 ,6 8岁。确诊为胃小弯贲门低分化腺癌并肝转移。ZPS 1分。先期采用ELFP方案化疗 2个周期 ,病情稳定。然后采用PTX +FU +DDP方案化疗 2个周期 ,用法 :PTX135mg/m2 ,静滴 3小时 ,d1;FU 5 0 0mg/m2 ,持续静滴 12小时 ,d1~ 5 ;DDP 2 0mg/m2 静滴 ,d1~ 5。前躯用药 :地塞米松 6mg ,PTX前 12小时口服 ,雷尼替丁 5 0mg ,地塞米松 5mg ,恩丹西酮 4mg ,PTX前 30分钟静注 ;苯海拉明 5 0mg ,PTX前 30分钟肌注。第 1周期PTX +FU +DDP化疗无不良反应。第2周期PTX +FU +DD…  相似文献   
26.
背景与目的 近端胃癌根治术中,在处理胃短血管时易造成出血和脾脏损伤,尤其在一些脾脏上极脾胃韧带较短的肥胖患者。笔者团队前期采用胃后间隙预先拓展的手术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本研究通过比较腹腔镜下预先拓展胃后间隙的近端胃癌根治术和常规的近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探讨预先拓展胃后间隙的手术方法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2019年1月—2021年12月间196例接受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9例采用腹腔镜下预先拓展胃后间隙的近端胃癌根治术(研究组),97例行常规的近端胃癌根治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肿瘤位置、肿瘤分期、手术方式、食管空肠吻合方式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相同,无中转开腹。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平均时间明显缩短[(100.3±25.8)min vs.(130.7±43.2)min,P=0.000]、平均出血量明显减少[(35.0±5.7)mL vs.(44.9±4.7)mL,P=0.000]。对照组术中发生脾脏上极损伤5例(5.2%),研究组无术中脾损伤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预先拓展胃后间隙的手术方法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中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降低医源性脾损伤的优点,因此,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究糖酵解抑制剂WZB117通过下调Yes相关蛋白(YAP)影响病人来源的胃癌细胞干性和糖酵解的机制.方法 胰蛋白酶消化临床获取的胃癌组织,培养制备胃癌细胞;细胞分为正常组、低糖对照组和WZB117处理组,qRT-PCR检测细胞干性相关基因(Nanog、oct-4、sox-2)、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Cyt-C)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YAP和代谢相关蛋白己糖激酶2(HK2)、丙酮酸激酶M2亚型(PKM2)和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MTT测定细胞增殖活性;平板克隆实验测定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划痕试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的侵袭能力;试剂盒测定细胞中三磷酸腺苷(ATP)及培养液上清液中的乳酸含量.结果 WZB117培养细胞后,YAP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及低糖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Nanog、BMil、c-Myc的表达以及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率、侵袭能力、迁移能力降低(P<0.05);Cleaved Caspase-3水平及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Bcl-2表达随WZB117浓度增高而降低(P<0.05);Bax和Cyt-C表达随WZB117浓度增高而升高(P<0.05);ATP、上清液中乳酸含量以及HK2、PKM2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 抑制剂WZB117可通过下调胃癌细胞中YAP表达,干扰糖酵解关键酶HK2、PKM2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糖酵解,降低细胞ATP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