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海马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NSCs提取自新生胎鼠的海马区,经过培养及鉴定。实验分为3组:NSCs移植组、DMEM填充组、正常对照组。大鼠SCI后第7d移植NSCs,应用RT-PCR法观察NSCs移植后,大鼠脊髓损伤区GAP-43和BDNF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NSCs移植组较单纯损伤组明显增强了GAP-43mRNA与BDNFmRNA的表达。结论:NSCs移植后改变脊髓损伤区的微环境,上调BDNFmRNA,促进GAP-43mRNA的表达,是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Fas和bcl-2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骨肉瘤发生及其预后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as和bcl-2在38例骨肉瘤及20例骨软骨瘤中的表达。结果:Fas在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为73.7%,明显低于对照组骨软骨瘤中95.0%的阳性表达率χ=3.874,P<0.05);bcl-2在骨肉瘤中表(2达阳性率为63.2%,明显高于对照组骨软骨瘤中20.0%的阳性表达率(χ2=9.774,P<0.01)。骨肉瘤中Fas和bcl-2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s=-0.333,P<0.05)结论:Fas表达减低和bcl-2表达升高与骨肉瘤的发生机制有关,且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本研究通过系统回顾不同方法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英文文献,对其畸形愈合率、不愈合率、感染率、内固定失败率及二次手术率等进行评价。[方法]2位作者独立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和相关的会议记录及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无语种限制。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采用SPSS 19.0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初检获得相关文献721篇,最后纳入22篇,共1 484例。保守治疗组(n=556)的不愈合率为1.3%,明显低于髓内针固定组(RR:0.22;CI:0.01~0.71;P<0.001)的5.8%和钢板内固定组(n=310)的3.7%(RR:0.35;CI:0.01~0.91;P=0.02)。钢板内固定组的畸形愈合率为7.7%,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的15.5%(RR:0.50;CI:0.21~0.73;P=0.001)和髓内针固定组的14.6%(RR,0.53;CI:0.23~0.77;P=0.003)。钢板固定组的二次手术率为8.1%,明显低于髓内针固定组的18.3%,(RR:0.44;CI:0.22~0.69;P<0.001)。[结论]保守治疗组的不愈合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组,但保守治疗组的畸形愈合率明显高于钢板内固定组。钢板内固定组的畸形愈合率和二次手术率明显低于髓内针固定组。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脊髓损伤后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54只健康成年雌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损伤组和实验组各24只.采用Allen's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术后实验组进行高压氧治疗,损伤组和假手术组动物常规饲养.分别在各个时间点取材,进行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学及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可见损伤组脊髓组织结构紊乱,组织出血、水肿、空泡变性.实验组脊髓结构相对完整,组织水肿程度减轻.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假手术组偶见Bcl-2阳性表达,损伤组和实验组均可见Bcl-2表达,实验组Bcl-2阳性表达较高,与损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压氧可能通过增加脊髓损伤后Bcl-2蛋白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对脊髓损伤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海马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line-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GDNF)及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protein43,GAP-4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NSCs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新生一日龄Wistar大鼠6只,提取海马区NSCs,进行培养及鉴定。Wistar成年大鼠以改良Allen打击装置制成SCI模型。将Wistar大鼠60只分为3组:A组NSCs移植(n=24)、B组单纯损伤DMEM填充(n=24)、C组正常对照组(n=12)。于术后第1、3及7天应用RT-PCR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区GDNF和GAP-43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移植术后第1天,A组GDNF mRNA的表达量较B组平均增加23.3%;第3天,较B组平均增加26.8%;第7天,较B组平均增加32.7%。移植术后第1天,A组GAP-43mRNA的表达量较B组平均增加19.5%;第3天,较B组平均增加21.6%;第7天,较B组平均增加23.1%。A组较B组明显增强了GDNFmRNA和GAP-43mRNA的表达,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时间点GDNF及GAP-43mRNA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s移植后改变脊髓损伤区局部的微环境,上调GDNFmRNA,促进GAP-43mRNA的表达,是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轴突导向分子Slit2 mRNA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制备成年Wistar大鼠右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以9-0无损伤缝线作外膜缝合。通过RT-PCR法半定量检测损伤后各时点近端与远端SLit2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L2h,其近、远端均可检测到Slit2 mRNA的表达并逐步升高,近端伤后第3天达到高峰,远端伤后第5天达到高峰,至第7天均逐渐下降。结论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轴突导向分子Slit2 mRNA呈一过性表达,远端与近端表达时相具有时序性。近端与远端Slit2m RNA的表达差异可能是外周神经损伤后恢复不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27.
王岩峰 《新疆医学》2005,35(6):170-17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人们就医观念发生了转变,给医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医院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培养出一支即精通业务,又懂得管理的高素质医院管理人才是摆在医院面前的紧要任务。  相似文献   
28.
静脉穿刺皮下瘀血原因的解剖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新鲜小儿、成人尸体浅静脉模拟静脉穿刺,探索临床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的原因,实验证实,穿刺后皮下瘀轿与拔针的方式有直接关系。主要因素有:穿刺针头切割静脉上壁或下壁经起出血;针头切割皮下毛细血管出血以及穿刺针眼出血。结合出血原因,本文就与出血相拳穿刺技术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并在临床进行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9.
车敏  刘颖  王岩峰 《解剖科学进展》2012,18(6):556-559,563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Akt与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Wistar大鼠72只,雌雄不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参照Nystrom's压迫方法制作大鼠脊髓压迫损伤模型,按照存活时间再分为脊髓损伤6h,12h,24h,3d组。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kt、p-Akt在各组大鼠脊髓表达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结果发现,脊髓Akt、p-Akt蛋白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SCI组低于假手术组(P<0.05),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显著高于SCI组(P<0.05)。结论 rHuEPO可通过上调Akt、p-Akt蛋白的表达参与脊髓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30.
B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VEGF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B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取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培养BM-SCs并传代.参照Taoka's方法制作大鼠脊髓压迫损伤模型.脊髓损伤后30 min,进行BMSCs或DMEM培养液损伤周围注射.术后3、7和14 d,应用Westem Blot法检测损伤脊髓组织内VEGF蛋白的表达,应用TUNEL方法检测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移植术后3、7、14 d,BMSCs组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增加,与DMEM组相比,术后3 d两组VEGF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7和14 d,BMSCs组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DMEM组(P<0.01).此外,与DMEM组大鼠相比,移植术后3、7和14 d,BMSCs移植显著减少脊髓损伤周围区凋亡的神经细胞数目(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BMSCs移植能够增加VEGF蛋白的表达并且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