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23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SSTR2A、SSTR5和VEGF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62例NSCLC和10例肺部非恶性病变病理切片中SSTR2A、SSTR5和VEGF的表达,并对62例NSCLC组织中SSTR2A、SSTR5和VEGF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情况、瘤体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生存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 结果:62例肺癌组织中,SSTR2A、SSTR5和VEGF表达的阳性率分别是48.3%、70.9%和67.5%;10例肺部非恶性病变标本中SSTR2A和SSTR5表达均为阴性,VEGF表达均为阴性.SSTR2A和SSTR5的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生存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中有统计学差异.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生存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STR2A、SSTR5与VEGF有负相关关系.结论:联合检测SSTR2A、SSTR5 和VEGF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及预后的评估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DXL)联合顺铂(DDP)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2002年1月-2006年6月采用DXL联合DDP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患者40例.多西紫杉醇75ms/m2,静滴,第1天;顺铂30mg/m2,静滴,第1-3天加水化、利尿、止吐等治疗;21d为1周期.本组中位化疗周期数为4(2-8)周期.结果:40例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3例(7.5%),部分缓解(PR)19例(47.5%),稳定(SD)9例(22.5%),进展(PD)9例(22.5%),总有效率(CR PR)55%,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6个月.1年生存率66.7%.主要毒性为胃肠道副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DXL联合DDP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疗效好,不良反应轻,是蒽环类耐药性乳腺癌的有效解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榄香烯乳剂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64,自引:6,他引:64  
研究榄香烯乳剂与肿瘤多药耐药之间的关系。采用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培养并建立了其多药耐药株BEI-7402/DOX,以MTT法检测了榄香烯乳剂及多种化疗药物对此耐药株的敏感性,并以榄香烯乳剂长期作用于BEL-7402细胞,然后分别采用逆转录PCR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上述细胞的MDR1mRNA及P-gP水平。结果表明,榄香烯乳剂对耐药的BEL-7402/DOX细胞仍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同时经榄香烯乳剂的长期作用,未能诱导出NEL-7402细胞的MDR1mRNA及P-gP的表达。证明已耐药的肿瘤细胞对榄香烯乳剂仍然敏感,同时榄香烯乳剂与MDR1基因表达关系不密切,不易产生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14.
洛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33例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NVB)联合洛铂(LBP)组成NL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从2004年1月~2005年10月,采用NVB加LBP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33例,LBP30mg/m2,第1天,静脉滴注3小时;NVB25mg/m2,第1、8天,静脉滴注30分钟,21天为1周期。结果:全组33例共完成105个周期,中位3周期(2~4周期),均可评价疗效。获CR1例,PR13例,SD11例,PD8例,RR为42·4%,肿瘤控制率DCR(CR PR SD)为75·8%,中位缓解期为4个月(1~17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57·6%,Ⅲ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9·1%;非血液学毒性轻微,可以耐受。结论:洛铂联合长春瑞滨组成NL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及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在加强支持治疗(应用造血因子)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作为二线治疗或解救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树突状细胞肿瘤免疫治疗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树突状细胞由于能够刺激并致敏初始T细胞和启动早期免疫反应而被公认为是最具潜能的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在动物模型中得到了验证 ,同时人树突状细胞培养的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因而 ,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抗肿瘤免疫治疗得以进入Ⅰ~Ⅱ期临床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应用树突状细胞疫苗进行抗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中 ,树突状细胞的获取和培养、树突状细胞的输注途径和剂量、目前临床应用治疗的肿瘤类型和方法以及治疗的疗效及评价指标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P—gp,MRP,GST—π表达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的耐药机理,应用BEL-7402细胞株,通过不断提高培养液中阿霉素(Doxorubicin)的浓度,长期筛选培养,得到肝癌多药耐药株BEL-7402/Dox。经MTT法检测BEL-7402对长春新碱(VCR)等8种抗癌药的抗性提高了27倍~1100倍。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细胞株表面MDR1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及谷脱甘肽硫转移酶GST-π的表达;用RT-PCR方法检测了MDR及MRP基因表达水平。流式细胞分析发现,93.5%~97.4%的BEL-7402/Dox细胞表面P-gp表达阳性;84.7%~90.2%的BEL-7402/Dox细胞表面MRP表达阳性;BEL-7402细胞与BEL-7402/Dox细胞GST-π的表达无明显变化。RT-PCR证实此细胞株中有MDR及MRPmRNA的较高表达。  相似文献   
17.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68例膀胱癌及15例正常膀胱粘膜中第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HPV_16、18)DNA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新鲜及石蜡包埋的癌组织HPV_16DNA的阳性率分别为53.8%及66.7%,HPV_18DNA的阳性率为4.4%。HPV_16DNA在癌组织中出现与恶性度及浸润深度有一定关系。正常粘膜有少量HPV_16DNA存在。从正常粘膜到癌组织,HPV_16DNA检出率逐渐增高,反映出其存在较为广泛及在癌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 1 997~ 1 999年 ,我们利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骨粉碎开放性骨折 1 8例。骨折均达骨性愈合 ,无关节僵直等并发症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1 8例 ,女 4例 ,男 1 4例。年龄 1 8~ 51岁 ,平均年龄 31 5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1 6例 ,钢圈直接砸伤 1例 ,高处坠落伤 1例。左侧 3例 ,右侧 1 5例。合并颅脑外伤 2例 ,合并有骨盆骨折 1例。发病至手术时间最短 30min ,最长 1 1h。治疗方法 :先常规彻底清创伤口。如创口较小影响骨折复位时可适当延长切口 ,或前外侧另作一长 3~ 5cm小切口 ,直视下整复骨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运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6例,术后早期结合CPM机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45例患者获得8~24个月的随访(平均16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个月。膝关节功能参照Merchant功能评定标准,优27例、良15例、可3例,优良率91.3%。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对机体创伤小,固定牢靠,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核呼吸因子-1(NRF-1)蛋白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对211例乳腺癌组织和5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NRF-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NRF-1蛋白表达定位于细胞核,着色呈棕黄色,乳腺癌中阳性表达(82.7%)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阳性表达(100%),χ2=100.288,P=0.000;高分化乳腺癌NRF-1阳性率明显高于中、低分化乳腺癌(χ2=16.242,P=0.001;χ2=72.802,P=0.000),中分化乳腺癌也明显高于低分化乳腺癌,χ2=30.190,P=0.000。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NRF-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未转移者,χ2=12.025,P=0.007;TNM分期中I期NRF-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Ⅱ、Ⅲ期,χ2=12.025,P=0.007。结论:NRF-1蛋白的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乳腺癌患者疾病进展监控和预后观测的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