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4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99篇
医药卫生   258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隐性梅毒及其实验室检查局限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婷  王亮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4):397-398,390
本文通过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隐性梅毒的相关文献,发现隐性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此类患者较显性梅毒更难以治疗。隐性梅毒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难以早期发现,又因其实验室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筛查实验中有近三分之一的隐性梅毒患者RPR检测阴性;TPHA和PCR等实验因试剂昂贵或/和仪器特殊,无法在偏远地区得到普及等原因,使隐性梅毒的传播不能得到很好的遏制。因此,急需找到一种对隐性梅毒既简便经济,又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使隐性梅毒患者能够被早发现,早治疗,从而减小其社会危害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时机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重建术对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ACL损伤患者13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ALC重建术及术后康复训练,根据实施手术距受伤时间分为早期组(4周)和晚期组(4-12周),其中早期组815例,晚期组52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情况、临床表现及病原菌分布。结果 1340例患者术后共发生医院感染23例,感染率为1.72%,早期组感染率为1.10%(9/815)低于晚期组2.67%(14/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85,P=0.012);早期组患者以膝关节疼痛、髌上囊压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晚期组患者以膝关节肿胀、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23例感染患者共培养病原菌29株,早期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晚期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结论早期重建手术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更好地保护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中常见骨科疾病,以腰腿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研究探讨外周血及髓核组织中干扰素诱导型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10,CXCL10)、CXCL10受体(CXCL10receptor,CXCR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对LDH发病和术后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08-01-2017-8-31山东医专附属医院及沂水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行髓核摘除手术LDH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40例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外周血和髓核组织中CXCL10、CXCR3、TNF-α和MMP1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MMP1与CXCL10、CXCR3和TNF-α相关性。对比术后1年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CXCL10、CXCR3、TNF-α和MMP1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及髓核组织CXCL10、CXCR3、TNF-α和MMP1水平均较高,均P0.05;病例组外周血及髓核组织中MMP1与CXCL10、CXCR3、TNF-α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相比,外周血及髓核组织CXCL10、CXCR3、TNF-α和MMP1水平均显著较高,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3.846,95%CI为2.379~5.313,P0.001)、病程≥4年(OR=2.433,95%CI为1.225~3.640,P0.001)、术后早期不适当运动(OR=2.547,95%CI为1.354~3.740,P0.001)、外周血CXCL10≥326.50pg/mL(OR=2.759,95%CI为1.153~4.366,P=0.005)、CXCR3≥283.61pg/mL(OR=2.319,95%CI为1.159~3.478,P=0.003)、TNF-α≥193.00pg/mL(OR=2.509,95%CI为1.260~3.759,P=0.001)、MMP1≥18.20ng/mL(OR=2.849,95%CI为1.567~4.131,P0.001)、髓核组织CXCL10≥852.40pg/mL(OR=3.476,95%CI为2.654~4.299,P0.001)、CXCR3≥423.22pg/mL(OR=3.885,95%CI为2.685~5.084,P0.001)、TNF-α≥17.21pg/mL(OR=2.575,95%CI为1.371~3.834,P0.001)、MMP1≥276.54ng/mL(OR=2.497,95%CI为1.117~3.877,P0.001)均是导致LDH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LDH患者外周血及髓核组织中CXCL10、CXCR3和TNF-α水平异常较高,与MMP-1正相关,可能导致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64.
目的:筛选中药三棱抗血栓活性部位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斑马鱼血栓模型对中药三棱8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的抗血栓作用进行测试。以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对抗血栓作用显著的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方法并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乙酸乙酯萃取物能显著增加斑马鱼血栓模型的心脏染色强度(P<0.01),其余各部位抗血栓作用不明显。在该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5-羟甲基糠醛(2)、对甲氧基苯甲醛(3)、对羟基苯甲醛(4)、对香豆酸(5)、阿魏酸(6)、香草酸(7)、原儿茶酸(8)、香兰素(9)、Methyl-3,6-dihydroxy-2-[2-(2-hydroxyphenyl)-ethynyl]benzoate (10)及1,3-O-二阿魏酰基甘油(11)。结论:三棱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显著的抗血栓作用,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酚酸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5.
正2011年12月~2014年12月,笔者采用空心环钻髂骨取骨的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可满足临床中小骨量要求,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61例,男34例,女27例,年龄23~62岁。空心环钻(外径1.0 cm,内径0.8 cm,长度15 cm)于髂骨钻取松质骨,均用于四肢骨缺损:新鲜骨折48例,骨折愈合不良或不愈合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苏州市区院外急救的流行病学分布,为提高院外急救水平、更好的配置急救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苏州市急救中心提取2018年院外急救患者病历资料和前五年的出车量数据,进行出车量和流行病学的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外急救出车辆在五年间增长了近2倍,院外急救患者男女比为1.44:1,年龄集中在25~44岁年龄段的青年人群,院外急救一年中的需求高峰在7~8月和12月一次年1月,一天中的需求高峰时段为8:00~8:59和20:00~20:59,年度疾病谱前3位次为创伤、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结论院外急救的需求量在每日、每月和疾病谱的分布有相对明显的规律,急救中心和有关部门可以此为依据,对急救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降低回车率,提升院外急救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67.
功能训练联合舌针治疗多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客观评价舌七针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纳入研究,以治疗第14天为疗效评价时点,对治疗组(针刺加吞咽功能训练)30例与对照组(单纯吞咽功能训练)30例,进行平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采用统一疾病严重程度判定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客观评价舌七针的疗效与实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8例,有效率为60.00%,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两组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评分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较之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后0、4、6分水平阶段的患者的吞咽能力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的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不良反应产生。结论:舌七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8.
正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anemia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cancer.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741 patients with stageⅢ-Ⅳlung cancer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We analyzed the incidence and type of anemia during the natural course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gen-  相似文献   
69.
王亮 《黑龙江医药》2021,34(3):649-650
目的:探讨采取经鼻内镜手术+药物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入院治疗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单纯采取经鼻内镜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嗅觉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82.86%的总有效率(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在嗅觉功能评分与鼻气道阻力上均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要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针对鼻窦炎伴鼻息肉,临床治疗中采取经鼻内镜结合药物疗法治疗的方式,可取得满意的疗效,促进患者嗅觉功能的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HLA -G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正常胃黏膜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LA -G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正常胃黏膜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较低,而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胃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两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胃黏膜组与外周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胃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TNM分期的增高及出现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HLA-G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HLA -G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局部的免疫逃逸,有利于胃癌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