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0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胃肠道间质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外科治疗效果以及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3年5月外科治疗的97例GIST。患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含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重新复核并对患进行随访。结果 本组中位生存时间为57.3个月。完全切除术组患生存率明显优于不完全切除术组(P=0.00),后无1例生存期超过2年。完全切除术组中.肿瘤局部切除和肿瘤及所在器官切除患生存率之间比较,差异无显性意义(P=0.2795);但肿瘤局部切除和肿瘤及所在器官切除两组分别与扩大切除术组比较。差异却有显性意义(P=0.00)。完全切除术患的生存率与其性别、肿瘤部位和大小、肿瘤性质、核分裂及复发转移有关;但多因素的Cox回归分析显示,其术后生存率仅与肿瘤大小、肿瘤性质和复发转移相关。结论 GIST以外科治疗为主,原则上施行局部完全切除即可,广泛切除或扩大淋巴结清扫不能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52.
分析42例多原发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资料表明多原发大肠癌病人根治术后5年与10年生存率均优于单原发大肠癌者.认为应该积极开展大肠癌病人的术中纤维结肠镜检查与术后的终生随访,以避免漏诊同时癌与误诊异时癌.还就多原发大肠癌的发病率、性别比例、好发年龄、伴发腺瘤情况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3.
目的:体外实验明确大蒜油是否能增强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酶消化法提取小鼠肝脏枯否细胞,分别以含大蒜油浓度为1200、600、300、150、75、37.5μg/mL的培养液培养枯否细胞24h。换洗培养液后,按10:1效靶比加人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共同培养24h。用MTT法测定活细胞数量。以未加药的KC/CT26共同培养和KC、CT26单独培养为对照组。结果:KC的杀癌率为10.49%。经一定浓度大蒜油激活后,KC的杀癌率时显增强,并且杀癌率随大蒜油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大蒜油浓度分别为1200、600、300、150、75、37.5μg/mL的杀癌率分别为91.91%、75.92%、73.71%、42.38%、37.94%和18.07%。300μg/mL组与600μg/mL组差异不明显,37.5μg/mL组与不用大蒜油激活组亦无差异。结论:大蒜油能激活枯否细胞,从而增强其抗癌活性。300μg/mL的大蒜油浓度可能是一个恰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54.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至1999年行根治术的692例结直肠癌病例,术后出现复发162例.结果:复发转移率23.4%(162/692),复发转移在术后2年内出现者占74.1%(120/162),3年内出现者占92.0%(149/162).结肠癌、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为16.3%(46/282)、28.3%(116/410).结肠癌69.6%(32/46)为单纯远处转移,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位置是肝脏.直肠癌41.4%(48/116)为单纯局部复发,10.3%(12/116)为兼有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结直肠癌术后2~3年应加强随访.结肠癌术后最常见的复发是远处转移,直肠癌则为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索有效、可行的大肠癌患者家族史筛检策略.方法 制定筛检表格、专人筛检及优化问诊策略等方式,采取与常规病历对照的方法,分析本筛检策略的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应用本筛检策略,大肠癌患者肿瘤家族史的筛检阳性率提高了85.4%,比常规方法多检出患癌家族成员99人次,其中胃肠肿瘤亲属40人次.结论 通过应用有效的筛检策略能有效提高大肠癌患者家族史筛检阳性率,为遗传性肠癌的精准治疗提供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6.
胃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化疗后穿孔常发生在化疗早期,而全程化疗后4个月穿孔比较少见,现报道一例如下。  相似文献   
57.
体质指数与结肠癌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肥胖被证实为增加结直肠癌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都与结肠癌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因此,本研究探讨BMI与我国结肠癌发病的关系。为结肠癌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707例首次确诊的结肠癌患者和709名健康人的BMI情况,比较两组人群BMI的情况。结果:首次确诊的结肠癌患者平均BMI为(24.52±4.56)kg/m^2,健康对照人群平均BMI为(23.75±3.14)kg/m^2,结肠癌患者的BMI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t=-3.72,P〈0.001)。根据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进行分组后,可以看出结肠癌患者的BMI比健康对照组高。logistic回归分析,BMI的升高是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为1.059(95%CI。1.029~1.090)。结论:汉族人结肠癌的发生与BMI有关。  相似文献   
58.
背景与目的: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差异较大,且术后辅助化疗的必要性尚无定论.本研究旨在分析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并探讨术后辅助化疗的必要性。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443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对可能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Cox多因素模型分析。对具有2008NCCN指南所述的预后不良因素(肠梗阻或穿孔、组织学分化差、送检淋巴结少于9枚、T4分期)的结肠癌患者亚组.再按照有无术后辅助化疗(XELOX或FOLFOX方案)进行分类.同样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法进行计算和检验。结果:443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9个月,总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8.4%、82.5%。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有无肠梗阻或穿孔、有无糖尿病、大体标本切缘与肿瘤的距离、送检淋巴结是否大于9枚是Ⅱ期结直肠癌最重要的预后因素。术前有肠梗阻或穿孔、送检淋巴结少于9枚的Ⅱ期结癌患者经辅助化疗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80%、86%)高于未化疗组(分别为67%、64%)。结论:术前伴有梗阻或穿孔、2型糖尿病、淋巴结检出数目少于9枚和切缘小于1cm的Ⅱ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差;具有肠梗阻或穿孔、淋巴结送检数目少于9枚的Ⅱ期结肠癌患者可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59.
背景与目的:Ⅲ期和高危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接受辅助化疗已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认可,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只有部分患者最终完成半年的辅助化疗,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我院Ⅲ期和高危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时间,探讨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时间对3年无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收集并分析2003年7月至2007年12月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确诊的Ⅲ期和高危Ⅱ期结直肠癌患者27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术后接受了含有5-FU/CF或希罗达或替加氟±奥沙利铂方案化疗至少2疗程。结果:276例患者中有216例接受含有奥沙利铂方案的化疗,另外60例接受希罗达或5-FU/CF或替加氟的化疗。216例患者中只有49例(22.7%)最终完成了半年的辅助化疗。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术后辅助化疗时间、年龄、性别、淋巴结N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是影响3年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时间是3年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分析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探讨它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有完整病理学检查和随访资料的1051例根治性切除的大肠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淋巴结活检数目、淋巴结转移度、转移范围和跳跃式转移等淋巴结转移相关指标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转移达肠旁组,中间组,中央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7.2%,65.2%,50.1%,差异有显著性(P〈0.01)。无淋巴结转移病例中,取检淋巴结数〉5枚者和≤5枚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6.5%和84.4%,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淋巴结转移病例中,取检淋巴结数〉7枚者和≤7枚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9.6%和57.5%,差异有显著性(P〈0.01)。淋巴结转移度和跳跃式转移不影响预后。结论淋巴结活检数目和转移范围是影响预后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