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颅内肿瘤3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症状及体征、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357例颅内肿瘤进行总结分析,并按开展CT前后二个阶段作比较,阐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致残率或死亡率的关键在于:①早诊断、早治疗,②提高技术水平,③加强术后管理  相似文献   
72.
<正> 患者男,17岁。因头昏、头痛、呕吐伴额顶部、左阴襄包块渐增大一年于89年11月8日入院。检查:神清,反应迟钝,左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右,双侧视乳突明显水肿。于额顶部、左阴襄内各发现一约6×5×4cm~3包块,质硬,不活动,无压痛。阴襄包块与皮肤  相似文献   
73.
我院自1990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创伤患者510例,其中特重型192例,现根据临床资料及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510例患者,男384例,女126例,男女之比约  相似文献   
74.
目的检测髓母细胞瘤CyclinD1和P16的表达,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对髓母细胞瘤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CyclinD1和P16在髓母细胞瘤和正常小脑组织中表达的积分光密度(IOD),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正常小脑组织CyclinD1表达较低,髓母细胞瘤表达增高;P16在正常小脑组织中呈现高表达,而髓母细胞瘤出现降低;(2)髓母细胞瘤CyclinD1和P16表达情况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是否伴坏死、分化程度及分化方向有关(P<0.01或P<0.05);(3)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CyclinD1和P16表达与患者生存期存在密切关系(P=0.0000)。结论(1)髓母细胞瘤中CyclinD1和P16表达改变,反映了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活性发生了改变,并且不同临床病理特点的髓母细胞瘤,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活性改变的程度并不一致。(2)髓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的不同更深层次的原因之一是肿瘤细胞CyclinD1和P16发生了不同变化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形成各自不同的细胞周期改变。(3)CyclinD1和P16表达改变,为髓母细胞瘤的预后判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5.
随着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应用,神经外科医疗器械的改进,颅内动脉瘤绝大多数可以通过手术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方法治愈。但由于一些动脉瘤的特殊形态和位置,以及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能力和医院的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被迫选择放弃治疗。如何选择简单而又不造成患者严重功能损害的治疗方法处理此类病变,是临床医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脑复张的影响.方法 将21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15例,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100例,术后常规药物治疗.根据术后复查头颅CT血肿残腔最大层面的厚度(T),将脑复张的程度分为4级(Ⅰ级:T≤0.5 cm,Ⅱ级:0.5 cm<T≤1 cm,Ⅲ级:1 cm<T≤1.5 cm,Ⅳ级:T>1.5 cm).比较2个月内两组患者脑复张程度的差异.结果 1个月时两组脑复张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时两组脑复张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压氧治疗能有效促进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脑复张,可作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常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7.
患者,男性,22岁。2月前前额部位疼痛伴呕吐,原因不明,无畏寒发热。病后1月诊为病毒性脑炎,经用激素等药物治疗1月无效。10天前嗜睡,右侧上下肢活动障碍,以颅内压增高收住院。入院时体检:体温36.7℃,呈嗜睡状态,阵阵烦躁不安,前额正中部位有5×5×5cm 头皮包块,皮肤颜色正常。双侧视乳头明显水肿,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上下肢肌张力较低,肌力Ⅰ级,双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经验。方法 对85例垂体腺瘤,据肿瘤的大小分别采用经蝶,经额下,经翼点三种手术入路,并在显微镜下实施手术治疗。结果 85例垂体腺瘤全切78例。近全切8例。大部切除2例;无死亡,术后一年随访,复发6例。结论 大型垂体腺瘤因部分质韧,与周围粘连,经翼点手术是提高全切率,降低复发率,减少副损伤及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9.
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较为少见,但预后极差,死亡率高.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192例,并发高钠血症27例,死亡15例.  相似文献   
80.
目的:基于Oncomine数据库及GEPIA数据库分析CHI3L2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索Oncomine和GEPIA数据库中相关胶质母细胞瘤的数据集,分析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与正常对照组织之间基因表达的差异,采用GEPIA数据库进行在线生存分析。结果:Oncomine数据库中共收集了449项关于CHI3L2基因在肿瘤与正常组织中表达比较的研究结果,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结果有23项,其中有9项研究结果呈高表达,14项研究结果呈低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CHI3L2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结论:CHI3L2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相关,为临床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及基因靶向药物的研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