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7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目的:总结隆起器治疗不同程度先天性乳头凹陷畸形的疗效确切性.方法:应用自行负压原理,设计带有自动阀门的大小不同隆起器,以治疗不同直径大小的凹陷畸形乳头.结果:1999至2004年应用有自行负压的乳头凹陷隆起器治疗2000例先天性乳头凹陷畸形患者,有效率100%,治愈率达99%.停止治疗后随访3个月至5年,无一复发.结论:运用乳头凹陷隆起器,无需手术即可矫正畸形,恢复正常形态,且无任何副作用.经过长达5年随访,疗效确切,无一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毒素预处理对单个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NO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单个核细胞,内毒素预处理采用脂多糖(LPS)0.1μg/ml孵育24h,然后用2μg/ml的LPS刺激24h,设空白对照组(DMEM)和内毒素对照组(LPS2μg/ml).酶联免疫法测定培养液上清TNF-α浓度,分光光度法测定iNOS活性和NO含量。结果:内毒素预处理组单个核细胞培养液上清iNOS活性、TNF-α和NO含量显著低于内毒素刺激组(P〈0.01)。结论:内毒素预处理可明显降低单个核细胞分泌炎性递质水平,减轻内毒素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应用牙线、间隙刷辅助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牙线或间隙刷辅助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实验组患者行龈上洁治、根面平整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均能学会并坚持使用牙线或间隙刷;对照组除了不使用牙线和间隙刷外,余治疗同实验组。比较两组在完成治疗后6周的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BI)和松动度(MD)。结果两组的PLI、PD、BI有明显改善(P〈0.01),且实验组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松动度MD的改善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线或间隙刷在重度慢性牙周炎治疗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169例多囊肾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多囊肾病人进行必要的临床分期,并对去顶减压手术进行较为正确的评估。方法对169例多囊肾病例进行了分析。根据多囊肾病人的血压、肾功能、年龄将多囊肾分为三期,对手术病人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血压、肾功能进行了比较并随访。结果一、二期多囊肾病人术前血压平均为18.2/12.4、19.8/14.2kpa,BUN为9.8、12.1mmol/L,Cr为166、186μmol/L。术后血压平均为17.1/11.2、19.2/12kpa,BUN为8.2、10.1mmol/L,Cr为147、162μmol/L。经统计,手术前后患者血压、肾功能差异存在着显著性,而三期病人术前术后除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外,其他无差异。有58例随访1~10年,其中一、二期病人52例,病情发展较为缓慢,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选择性的对一、二期病人进行去顶减压手术对改善症状,降低血压、延缓肾功能衰竭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央楔形切除及非对称性Z形切口小阴唇缩小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借鉴Giraldo术式基础上,提出了数值化的切口设计和组织切除;改变Z形切口为不对称的矩形瓣加斜行切口;小阴唇内外侧面反向设计.整形后的小阴唇近游离缘为两个矩形瓣相嵌合,其再与近小阴唇基底部的一斜行切口线相接.小阴唇内外两侧面的切口分别为反向设计.使之两侧面的切口相互错开,没有明显重叠.结果 应用治疗11例小阴唇肥大患者,小阴唇游离缘弧度自然、切口两侧无明显色差.结论 本术式定点准确,设计规则,掌握容易,适应证广,对不同程度的小阴唇肥大均适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尿脱落细胞中穿孔素mRNA、粒酶B mRNA检测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同种异体肾移植DGF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37岁.移植肾活检病理分析病因为输尿管梗阻2例、静脉血栓1例、急性环孢素(CsA)中毒3例、急性肾小管坏死(ATN)7例、ATN合并临界改变2例、ATN合并急性排斥反应(AR)3例、AR 6例.移植术后1~14 d留取24例患者73份晨尿标本,应用竞争RT-PCR方法 对患者尿脱落细胞中穿孔素和粒酶B mRNA进行定量检测,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mRNA水平用自然对数值表示.结果 24例患者尿脱落细胞中穿孔素和粒酶B mRNA水平在急性CsA中毒、ATN和其他组分别为(-0.76±0.35)、(-0.89±0.30)、(-0.90±0.15)fg/μg和(-0.53±0.22)、(-0.41±0.17)、(-0.73±0.23)fg/μg,组间厕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TN合并AR组与单纯AR组分别为(1.20±0.39)、(11.13±0.33)fg/μg和(1.07±0.30)、(1.01±0.19)fg/μg,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N合并AR、单纯AR组与急性CsA中毒、ATN和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例ATN合并临界改变患者尿中穿孔素和粒酶B mRNA平均值分别为1.22、0.97 fg/μg,与ATN合并AR、单纯AR组相近. 结论 DGF患者尿脱落细胞中穿孔素和粒酶BmRNA水平检测有助于DGF的病因诊断,可作为临界改变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性治疗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颞浅血管额支蒂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带蒂颞浅血管额支皮瓣移位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2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的头面部进行解剖,并对颞浅动脉的走行,分支、分布进行观测,并在尸体上进行手术设计。结果:颞浅动脉起自颈外动脉,穿腮腺实质上行,在颧弓上方分为额,顶两终末支,额支又于外眦上方分为额顶支和额眶支。额支、额眶支血管外径均在1mm左右,可游离血管蒂长度为130mm以上。结论:以颞浅血管额支为蒂的皮瓣可用来移位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8.
氟他胺耐受性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flu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氟他胺耐受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flu,并初步研究其细胞特性。方法在体外氟他胺作用下,连续培养LNCaP细胞,得到可在10-7mol/L氢化氟他胺中稳定生长的LNCaP亚系,LNCaPflu。使用相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放免法和transwell穿膜实验对细胞特性进行鉴定。结果建立氟他胺耐药细胞系LNCaPflu,与普通LNCaP细胞相比,在氟他胺作用下,此细胞株(65.0±1.7)%处于G1期,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2.7±2.3)%(P<0.05);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分泌活力无变化,LNCaPflu为(11.25±2.23)ng/L,LNCaP为(10.15±0.86)ng/L(P>0.05);穿膜侵袭能力未受氢化氟他胺明显影响,LNCaP穿膜数为(35.21±4.52)个/高倍视野,LNCaPflu为(26.15±3.69)个/高倍视野,(P>0.05)。结论LNCaP细胞经长时间体外培养可在氟他胺中稳定生长,LNCaPflu细胞可在体外模拟前列腺癌细胞由氟他胺敏感转化为氟他胺不敏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张运涛  刘凡  姜茹  张传山  马福成  刘荣福  汪涌 《医学争鸣》2002,23(17):1584-1586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27与原发性肾细胞癌(primary renal carcinoma,RCC)发生及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86例RCC及癌旁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结果:p27蛋白免疫组化阳性信号为棕黄色颗粒,主要分布在胞质,少数细胞核内也可见阳性显色,p27蛋白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3.7%(29/86)和86.4%(74/8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86例RCC标本中,I级、Ⅱ级和Ⅲ级中p27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50.0%(22/44),26.3%(5/19)和8.0%(2/23),p27蛋白在高分化RCC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RCC组(P<0.05)。结论:抑癌基因p27的表达和分布与RCC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p27 蛋白的表达低,肿瘤分级高,恶性程度高。  相似文献   
20.
皮肤软组织扩张治疗小儿面颈部瘢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总结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小儿面颈部烧伤后瘢痕修复中的“V”型切口应用技巧,评价扩张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2例患儿应用97枚扩张器行扩张皮瓣修复治疗面颈部烧伤后瘢痕。在瘢痕区内设计“V”型切口,切开皮肤全层后直视下分离出与扩张器大小相宜的皮下腔隙,置入扩张器,容量为80-300ml,注射壶外置。每2、3天注水一次,扩张时间约60d,超量扩张满意后行Ⅱ期手术修复面颈部瘢痕畸形。结果术后发生血肿2例,皮瓣坏死1例,切口裂开1例。随访6~12个月,32例患儿经Ⅱ期手术修复后取得良好的功能和外观效果,皮瓣质地、色泽理想。结论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期治疗小儿面颈部烧伤瘢痕,节约皮源,减少供皮区瘢痕,可以达到良好的功能、外观修复效果,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