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采用脱细胞猪皮覆盖自体微粒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该院烧伤科收治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60例,应用早期削痂术行自体微粒皮移植,以脱细胞猪皮为微粒皮覆盖物.观察覆盖物脱落及微粒皮成活情况,并计算术后28 d创面愈合率;术后7、14、21、28 d取创面组织标本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观察术后1年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3d脱细胞猪皮与创面附着良好,大部分猪皮不变色,部分呈褐色,猪皮下俩有积血、积液行剪小孔引流.术后21~28 d脱细胞猪皮干燥与基底分离,受压部位有少量积液,但无猪皮溶解,揭去猪皮后见微粒皮成活、融合成片.术后第4周创面愈合率为(81.20±3.31)%.创面组织HE染色显示,术后7d的部分组织切片中可见表皮细胞生长,术后14、21、28 d均可见表皮细胞生长,表皮层逐渐增厚,脱细胞猪皮逐渐干燥与基底分离.术后1年患者术区虽有表浅瘢痕,但其弹性和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脱细胞猪皮可以替代异体皮作为微粒皮移植的良好覆盖物.  相似文献   
62.
肝肾综合征(HRS)是慢性肝病、晚期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常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为进一步了解其发病原因,正确指导临床治疗,现就我院32例HR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387例丙型肝炎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对387例确诊为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该组人群感染HCV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病毒学特征。结果 387例患者中263例有输血及血制品应用史,占67.96%,32例有手术史,占8.27%,有偿献血者30例,占7.75%,有拔牙、洗牙、补牙史者15例,占3.88%;387例患者中,318例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占82.17%,209例肝功能正常,占54.01%,对291例患者的HCV RNA载量分级统计,以(5×104)5×105拷贝/ml所占百分比最大,占42.61%,其中76例患者进行基因分型,1b型60例,占78.95%,2a型15例,占19.74%。结论丙型肝炎患者感染HCV多经输血及应用血制品途径,此外,洗牙、拔牙、补牙及纹眉、纹眼线、穿耳孔等亦可能是丙型肝炎感染途径;丙型肝炎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病情隐匿;HCV常见的基因型以1b型为主,2a型其次。  相似文献   
64.
CT介入放射学是放射学界重要的先进技术之一[1]。CT导引下介入穿刺技术至今进入了成熟应用阶段,CT导引与其他影像媒介导引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我院于1996年在本地区率先开展CT介入技术,广泛用于肺肝等脏器病变的活检和肝肾囊肿硬化治疗等,陆续拓宽临床适应症,用于CT导引下心包积液、膈下脓肿、近肝门区脓肿的穿刺治疗,颈部、脊椎骨的穿刺活检,一次CT导引置双针治疗多发肾囊肿等项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4]。  相似文献   
65.
有位21岁的男大学生,夜间无论何时都不敢走进屋内的地下室.白天他无所谓,但一到晚上就控制不住.他自己也承认毫无道理.后来发展到不敢关灯睡眠.即使跟别人同住一室也要开灯.而一关灯睡眠.他就吓得哇哇大叫.  相似文献   
66.
涎腺肌上皮癌又称恶性肌上皮瘤,是与肌上皮瘤相对应的涎腺恶性肿瘤。1943年由Shelchon报告并命名,1991年WHO涎腺肿瘤组织学新分类中将其列为一类独立的肿瘤〔1〕。肌上皮癌是主要发生于涎腺的罕见恶性肿瘤,发生于鼻腔鼻窦者更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放化疗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rAd-p53)治疗鼻咽癌后对原发灶中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 CD34-MVD)及血小板( PLT)计数的影响,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63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基因组32例给予rAd-p53瘤内注射+同步放化疗;常规组31例仅给予同步放化疗。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患者癌组织中CD34-MVD水平,并检测PLT。结果治疗后基因组鼻咽癌原发灶CD34-MVD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CD34-MV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PLT均显著下降(P均<0.05),并且基因组下降更明显(P<0.05)。随访3年,基因组和常规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CD34-MVD表达增加组远处转移率(38.5%)明显高于表达下降组(13.5%)(P<0.05),3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低于表达下降组(P<0.05);PLT增加组与PLT下降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放化疗联合基因治疗中晚期鼻咽癌,可使CD34-MVD、PLT计数明显下降。 CD34-MVD过度表达可作为评估远处转移和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治疗肛肠科手术后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肛肠科手术后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β-七叶皂甙钠,对照组不用消肿药。结果两组术后t,3,5,7d的疗效观察,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β-七叶皂甙钠具有抗渗出,维持细胞膜稳定,恢复毛细血管正常通透性,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促进消肿作用明显,在改善缺血组织的代谢,清除氧自由基方面的效果显著,防止了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的发生,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改良Mitchell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外痔皮肤处用CO2激光作弧形切口,如为内痔单独结扎,如为混合痔CO2激光切割外痔处皮肤后一并结扎,术后配合中医中药理疗,观察创面愈合及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改良Mitchell手术简便,创伤小,术后其创面基本上为闭合创面,无明显疼痛,无出血,术后无肛门狭窄、直肠黏膜外翻及肛门失禁等后遗症,肛门功能正常。结论改良Mitchell术运用于混合痔、环状混合痔,无疼痛,无出血,术后创面闭合,愈合时间短,是治疗混合痔、环状混合痔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70.
35岁以下的乳癌临床特征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青年乳癌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比青年乳癌71例(≤35岁,青年组)与(>35岁)乳癌739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青年乳癌病人有延迟诊断、更高的临床肿瘤分期、更多侵袭性肿瘤和更加积极地接受辅助治疗等临床特点。两组间的5年生存率无差异。结论 青年乳癌的临床特点与对照组不同,积极地接受辅助治疗是有益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