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6篇
  免费   392篇
  国内免费   192篇
医药卫生   5610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盆腔肿块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河南省生殖妇产医院2015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5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 记录所有患者术后盆腔肿块的发生情况并分组。设计患者基线资料调查表, 调查并统计研究所需资料, 将可能的因素纳入, 经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子宫肌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盆腔肿块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12个月, 500例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患者发生盆腔肿块41例(8.20%, 41/500)。发生组患者手术时间、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术后贫血、输卵管处理方案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手术时间长、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术后贫血、保留双侧输卵管是子宫肌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盆腔肿块发生的危险因素(OR>1, 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盆腔肿块发生的影响因素可能为手术时间长、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术后贫血、保留双侧输卵管。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肿瘤出芽与上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 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及上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4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5例手术切除UTUC患者临床资料。显微镜下观察肿瘤出芽情况,CD66b免疫组化染色观察UTUC TANs水平。分析肿瘤出芽与UTU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Spearman法分析肿瘤出芽与TANs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检验分析肿瘤出芽情况和TANs水平与UTUC患者总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DFS)及肿瘤特异生存期(CSS)的关系。结果:高级别肿瘤出芽组患者多为男性、pT分期较高、肿瘤容易转移、脉管癌栓及神经侵犯常见(P<0.05)。肿瘤出芽情况与TANs的水平呈正相关(P<0.05)。低-中级别出芽组和高级别出芽组的总存活率、无病生存率、肿瘤特异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TANs组和高TANs组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检测技术筛查丙型肝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门诊体检人群、无偿献血人群进行HCV抗体初检、复检,筛选HCV阳性血清标本、HCV可疑血清标本检测HCV-cAg;同时对单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的标本和血液筛查合格的标本进行HCV-cAg的检测.对HCV-cAg阳性标本进...  相似文献   
94.
段智  陈辉  韦妹艳  杨静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8):1501-1503
[目的]探讨Mcm7、Geminin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以及HPV16/18感染与Mcm7、Geminin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对177例宫颈各类病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cm7、Geminin、HPV16/18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Mcm7、Geminin、HPV16/18在宫颈CINⅠ、CINⅡ-Ⅲ与鳞状细胞癌中表达阳性率逐渐增高,且存在统计学差异;②Mcm7与Geminin之间有相关性,且呈正相关;③HPV16/18的表达与Geminin、Mcm7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结论]宫颈病变中联合检测Mcm7、Geminin、HPV16/18,有利于其病理诊断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95.
延肾口服液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肥大细胞(MC)在延肾口服液延缓肾间质纤维化(RIF)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7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及延肾口服液高、低剂量组5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致大鼠RIF模型.术前1 d治疗组开始灌胃贝那普利3.5 ml/d及延肾口服液2.8 ml/d、1.4 ml/d.术后42 d留取血、尿标本行肌酐、尿素氮测定.取肾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间质病理改变;行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类胰蛋白酶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MC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光镜下观察贝那普利组和延肾高、低剂量组RIF程度轻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组和延肾高、低剂量组MC数量显著减少(12.00±1.33、8.00±0.65、22.00±3.34比29.00±0.57,P<0.05或P<0.01);MC体积较大,无颗粒脱出.肾组织α-SMA、TGF-β类胰蛋白酶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α-SMA:1.82±0.94、1.61±0.16、2.04±0.26比3.41±0.10;TGF-β:1.72±0.14、1.63±0.47、2.16±0.11比3.23±0.43;类胰蛋白酶:0.43±0.50、0.52±0.47、0.85±0.50比1.47±0.27,P<0.05或P<0.01),量效关系较好.贝那普利组和延肾高、低剂量组血尿素氮(BUN)、尿肌酐(UCr)和尿尿素氮(UUN)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均P<0.05);各组间血肌酐(S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IF程度与MC数量呈正相关(r=0.780,P<0.05),TGF-β阳性MC与类胰蛋白酶阳性MC呈正相关(r=0.887,P<0.05).结论 延肾口服液延缓RIF的作用与其抑制MC趋化、脱颗粒有关.  相似文献   
96.
陈利英  罗惠  杨静 《全科护理》2016,(11):1186-1187
正临床中各种原因致下肢损伤,特别是下肢后方伤口的病人,下肢骨牵引的病人换药费劲是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以往换药需要家属或医务人员帮助提拉患肢,而且需要配合好提拉的高度,换药时间过长,医生、病人均感觉疲劳,耗时,费力,难以坚持~([1])。为了克服以上缺点,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实用新型换药顶升装置,临床应用于84例下肢损伤病人,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EB病毒(EBV)感染与霍奇金淋巴瘤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及其编码A20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5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理标本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在肿瘤细胞丰富区制作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EBV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进行测定,并用原位杂交法对EBV编码的RNA进行测定以分析其感染状态。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表达进行测定,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EBV编码的A20蛋白表达进行测定。将所获数据纳入SPSS23. 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潜伏膜蛋白1阳性率为26. 15%(17/65),EBV编码的RNA阳性率也为26. 15%(17/65),二者符合率为100%。65例患者中A20蛋白表达丢失18例(27. 69%),存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纯合或杂合缺失14例(21. 54%)。仅1例出现A20丢失合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纯合缺失。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EBV感染阴性与A20蛋白表达丢失、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缺失并无显著关系(P 0. 05)。结论:EBV阴性与阳性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均出现A20蛋白表达丢失、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缺失,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检测结果并非完全一致,究其原因可能与技术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8.
我们应用As2O3为主方案治疗7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
2004年11月~2007年7月,我们收治6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血液病区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感染的预防控制及护理管理。方法:分析2008-2011年间的感染状况,选择2005-2007年感染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采取环境污染的控制、交叉感染的控制、各种管道留置感染预防控制、口腔肛周等特殊部位感染控制及必要的营养支持,强化护理管理等措施。结果:本组2008-2011年间住院患者感染率20.5%,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感染率42.5%,感染归因死亡率7.3%。与2005-2007年资料(住院患者感染率23.6%,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感染率49.1%,感染归因死亡率10.0%)回顾性对比,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感染率与感染归因死亡率明显下降,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重点监控,强化护理管理,可有效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