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目的: 构建重组反义c-myc腺病毒并探讨其与咖啡因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顺铂化疗的影响。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约750 bp的人c-myc cDNA反向克隆到腺病毒载体,构建表达反义c-myc的重组腺病毒(Ad-Asc-myc),与咖啡因、顺铂单独或联合体外作用于人骨肉瘤MG-63细胞,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MTT、流式细胞仪(FCM)、透射电镜等检测c-Myc蛋白、bcl-2、bax、E2F-1等基因表达、瘤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凋亡及细胞周期,分析Ad-Asc-Myc、咖啡因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顺铂化疗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Ad-Asc-myc,滴度可达2×1012pfu/L,体外转染MG-63细胞48 h后,可降低c-Myc蛋白表达,并抑制其体外增殖;Ad-Asc-myc、2.0 mol/L咖啡因分别与浓度为2.0、5.0 mg/L顺铂共同作用后 ,可增加顺铂对MG-63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率;Ad-Asc-myc联合2.0 mol/L咖啡因能明显加强顺铂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凋亡相关基因bcl-2基因表达下降,bax表达上升,而E2F-1表达无明显变化;FCM检测显示Ad-Asc-myc的转染可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并增加顺铂诱导瘤细胞凋亡作用;单独咖啡因不能诱导瘤细胞凋亡,但能增加顺铂诱导瘤细胞凋亡作用;Ad-Asc-myc联合2.0 mol/L咖啡因能明显加强顺铂诱导瘤细胞凋亡作用。细胞周期分析显示顺铂作用后瘤细胞出现S期阻滞,而咖啡因则能逆转这种阻滞;Ad-Asc-myc转染的骨肉瘤细胞出现G2/M期阻滞。结论: 腺病毒介导反义c-myc联合咖啡因能明显增强顺铂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诱导凋亡及化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2.
 目的 对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情况和随访结果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可能的软骨肉瘤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自2005年12月至2008年3月,对手术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37例软骨肉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6例,女21例,男女比例0.76∶1;年龄11~84岁,平均42.8岁,中位年龄43岁。采用Kaplan-Meier方法对生存率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再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并结合文献对性别、年龄、病程、肿瘤部位、Enneking分期、手术方式、远处转移、局部复发等8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Enneking分期、手术方式及远处转移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这三者与患者术后3年存活率相关,而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肿瘤部位、局部复发与预后无明显相关。将Kaplan-Meier方法单因素分析对预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Enneking分期、手术方式、远处转移)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neking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性因素,远处转移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能作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在8个研究的预后因素中Enneking分期、手术方式是软骨肉瘤预后的危险因素,而且是COX回归分析得出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3.
目的 运用3D打印技术制备新型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锆(HA/ZrO2)梯度复合材料,分析其性能,并观察其修复比格犬股骨干骨缺损的能力。方法 随机抽取6月龄雄性比格犬1只,截去右下肢股骨中段全层15 mm制成骨缺损模型后,放入动物专用Micro CT进行容积扫描,完成数据采集、转化及后期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导入CeraFab 7500光固化3D打印机中。根据设定参数启动打印程序,形成复合光敏树脂初胚,并对其进一步脱脂烧结,然后采用浸涂法制备HA/ZrO2梯度复合材料。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RD)和生物力学实验分析HA/ZrO2梯度复合材料的性能。制备HA/ZrO2梯度复合材料浸提液。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株L929,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HA/ZrO2梯度复合材料对体外细胞增殖和毒性的影响。将16只比格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A组:截取犬股骨中段15 mm后,不植入任何材料;B组、C组、D组分别截去股骨中段15、25、35 mm制成骨缺损模型,然后分别植入相应规格的HA/ZrO2梯度复合材料。术后第2、4、8、12 周拍摄术肢股骨正侧位X片,观察植入材料与自身骨结合情况及周围骨痂生长情况。术后12 周处死实验动物,截取整段股骨,大体观察标本植入材料与周围骨生长状况;行Micro CT扫描,测定新生骨量,并对新生骨进行3D图像重建;对股骨标本进行极限抗压实验,测量极限抗压强度。结果 运用3D打印技术制备的HA/ZrO2梯度复合材料扫描电镜显示表面光滑,结构均匀,断口表面层均匀过渡结合,没有明显界限,相互之间冶金结合,结构稳定。XRD分析显示HA及ZrO2峰形明显、结晶程度较好、粉体纯度高。抗压试验显示极限抗压强度为(43.37±2.31) MPa。MTT试验显示HA/ZrO2梯度复合材料无明显细胞毒性。实验动物术后X线片显示:A组术后形成骨不连;B组有连续性骨痂通过,人工假体与宿主骨之间的界线消失;C组术后第2、4、8周连续性骨痂及新生骨长入速度较B组缓慢,但人工假体与断端间隙逐渐被新生骨填充,有连续性骨痂通过;D组新骨生成缓慢,仅在断端周围出现新生骨。术后12周取材,Micro CT 3D重建及新生骨量检测,B、C、D组单位体积新生骨量分别为(238.55±19.11) mm3/cm3、(223.31±13.41) mm3/cm3、(110.83±6.48) mm3/cm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824,P<0.01),其中B、C组新生骨量明显多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新生骨CT 3D重建显示:B组复合材料整体被新生骨包绕,无外露;C组复合材料少许外露,表面基本被新生骨填塞;D组复合材料大部外露,新生骨散在长入。B、C、D组股骨标本极限抗压强度分别为(49.72±2.33) MPa、(49.81±2.43) MPa、(46.92±3.61) MPa,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19,P>0.05)。结论 运用3D打印技术制备的纳米HA/ZrO2梯度复合材料具有可靠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力学强度,可以实现临床个体化治疗原则,能很好地修复犬股骨干35 mm内骨缺损,是一种理想的骨组织替换材料。  相似文献   
204.
对骨原发恶性肿瘤活检术危害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骨原发恶性肿瘤活检术的风险,提出降低其风险发生率的可遵循原因。方法:收集1989年1月-1998年6月收治的236例曾作活检术的骨原发恶性肿瘤病例(包括外院活检23例),回顾分析活检误诊、并发症以及由于活检对患者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结果:活检误诊33例(13.89%),取材不精确,活检组织不能很好反映肿瘤真正组织学特点的有12例(5.8%),并发症24例(10.17%),由于活检问题对25  相似文献   
205.
顺铂高温隔离肢体灌注化疗时血铂浓度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温隔离肢体灌注化疗(hyperthermicisolatedlimbperfusion,HILP)作为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的组成部分,其对肿瘤原发灶有十分明显的效果,而全身毒副作用相对较小[1]。顺铂是一种无需体内代谢活化即能直接杀灭肿瘤细胞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6.
目的:研究病理Ⅰ、Ⅱ级,X线表现为CampanacciⅡ、Ⅲ期的邻膝关节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从1978~1993年住院治疗的骨巨细胞瘤103例中,选择肿瘤部位、X线分期、病理分级及随访时间相仿的病损内处置(刮除、液氮冷冻并自体或异体植骨、或骨水泥填充)患者41例(3例有病理性骨折);整块切除后用异体半关节移植30例(2例有病理性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局部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而病损内处置的术后并发症,再手术率及肢体远期功能评分均明显好于整块切除组。结论:有效的病损内处置仍应作为此类邻膝关节骨巨细胞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即使诊断时伴有病理性骨折者亦然。  相似文献   
207.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状态之间及两者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对40例骨肉瘤活检标本,分别进行P53蛋白、PCNA表达的检测.结果P53蛋白阳性率为55.0%;PCNA指数范围5%~96%,平均56.83%±29.80%;P53蛋白的阳性率与PCNA指数呈正相关(P<0.01);P53蛋白、PCNA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存在正相关(P<0.05);生存组与死亡组P53蛋白表达和PCNA指数均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预后分析提示P53蛋白、PCNA高度表达的病人预后差,但两者并非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P53蛋白与PCNA的表达之间有明显相关性,P53蛋白和PCNA表达对骨肉瘤病人的预后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8.
目的 分析骨的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2005年12月间于本院确诊为嗜酸性肉芽肿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患者行病灶内甲基强的松龙注射,66例患者接受了病灶内刮除手术.共有84例获得随访.结果 35例单纯激素注射治疗的患者中1例股骨受累的患者1个月后出现病理骨折,经石膏固定保守治疗后骨折愈合.28例病灶完全吸收, 7例患者的病灶也有不同程度的吸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病变的局部复发.49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32例患者的病灶完全吸收,植骨愈合,14例患者病灶有不同程度的愈合,3例患者出现病灶增大.结论 对于脊柱、骨盆以及上肢受累的患者首选病灶内的激素注射,对于症状轻微或无症状的患者可以进行密切的观察.而病变累及下肢的股骨、胫骨时可以采用手术刮除肿瘤,并进行植骨,必要时使用内固定以预防病理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