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7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221篇
医药卫生   5755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991.
目的:分析和探究傅氏生化汤对于产后恶露不绝治疗的临床疗效,探究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产后恶露不绝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给予傅氏生化汤、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2%,对照组78%,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傅氏生化汤具有良好的“祛瘀不伤正”以及“补虚不留瘀”的功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CIK细胞具有异质性的抗肿瘤作用, 其中IFN-γ在增强CD3+CD56+细胞作用中起到关键作用。在TCR刺激信号存在的情况下, CH-296被发现能够刺激T细胞的增殖。本研究探讨CH-296和IFN-γ是否有相互促进CIK细胞表达的作用。  方法  CIK细胞在CH-296包被培养板或不包括的IFN-γ中培养14 d。将CIK细胞增殖、代谢、表型、细胞毒性同传统的CIK细胞相比较。20例(其中18例为Ⅳ期)患者接受了3个周期的RN-CIKs治疗。临床反应通过KPS评分和CT检查进行评价。  结果  CH-296通过减缓代谢和提高增殖以时间依赖的方式促进CIK细胞的表达。CH-296和IFN-γ共同培养带有T细胞表型的CIK细胞, 有更强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因子分泌功能。临床试验中未发生不良事件。16例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总体临床反应率(PR+SD)为65%(13/20), 中位OS(16.95±6.10)个月。  结论  CH-296能够促进IFN-γ提高CI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使CIK细胞有更强的增殖能力, 细胞毒作用并减缓代谢。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检测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mRNA的表达,探讨FAP mRNA与NSCLC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 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选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组织库中247例NSCLC患者瘤组织标本和对应的48例癌旁组织标本,患者随访至2011年12月1日。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NSCLC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FAP mRNA。临床病理参数与FAP mRNA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比较患者的生存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评估独立的预后因素。 结果: FAP mRNA在NSCLC组织中过表达。NSCLC组织中FAP mRNA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KPS评分成正相关(P<0.05),而与肿瘤原发部位、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等其他病理特征无明显关系(P>005)。高表达FAP mRNA 的NSCLC患者与低表达者相比,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无明显差异(43 vs 39个月,P>0.05)。进一步以组织学类型分层分析显示,肺腺癌患者FAP mRNA表达量与临床分期成负相关(P=0.031),与KPS评分成正相关(P=0.041)。高表达FAP mRNA的肺腺癌患者与低表达者相比,中位OS时间显著延长(42 vs 26个月,P<005),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证实FAP mRNA表达是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FAP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FAP mRNA高表达与肺腺癌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并与肺腺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18F-FDG SPECT/CT检查结合CA125检测在卵巢癌术后复发病例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卵巢癌术后病例同时进行18F-FDG SPECT/CT检查和CA125检测,怀疑复发的病例进行CT/MRI检查和临床随访,以进一步确诊。结果:43例病人中,18F-FDG SPECT/CT检查发现核素异常浓聚24例,经CT/MRI检查和临床资料证实为转移灶19例,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44.2%、11.6%,特异性为83.8%。本组病例CA125升高13例,证实为转移灶病例中CA125升高12例,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27.9%、2.3%,特异性为96.9%。结论:18F-FDG SPECT/CT检查和CA125检测是卵巢癌术后复发的可靠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和研究新型的泡沫敷料用于减轻奥利沙铂神经毒性反应的效果,进一步地研究新型的治疗方式。方法:将使用奥沙利铂后出现毒性反应的患者进行分组,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两个组别,一组为治疗组,一组为对照组,对于治疗组进行新型泡沫敷(爱立敷)进行治疗,对于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温敷患处,对治疗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和比较两种治疗方式治疗前后的效果以及治疗时间的长短。结果:经过对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治疗组的治愈率90%,有效率为97.1%,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2.9%,有效率为85.7%,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两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的比较(P<0.01)。结果显示治疗组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分析和研究治疗结果和治疗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到新型泡沫敷料(爱立敷)用于减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具有很好的治疗疗效,其疗效要优于硫酸镁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李慧 《大家健康》2016,(1):271-272
目的: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的290例精神科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人性化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护理之后,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明显,意外发生几率有所下降,患者的病情控制时间较短。结论:精神科使用人性化护理能够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让患者体验到人文关怀,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具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黄芪内生真菌AR-15-1的环二肽类次生代谢产物的成分。方法:内生真菌AR-15-1是采用组织学方法分离自恒山黄芪的根部,真菌的鉴定采用形态学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法,内生真菌大量发酵采用固体培养的方法,环二肽成分的分离使用柱色谱法,HPLC法结合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结构鉴定采用波谱表征分析。结果:从黄芪根部分离到的内生真菌AR-15-1被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 sp.,从AR-15-1的固体发酵物中分离到8个环二肽化合物,分别为环(脯-甘)二肽(1),环(脯-亮)二肽(2),环(脯-异亮)二肽(3),环(脯-缬)二肽(4),环(苯丙-甘)二肽(5),环(苯丙-丙)二肽(6),环(苯丙-络)二肽(7)和环(苯丙-脯)二肽(8)。结论:环二肽类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黄芪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大部分环二肽化合物已被发现是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998.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sis或华中五味子S.sphenanthera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称为"北五味子",后者称为"南五味子"。五味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作为中药使用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且应用于多种成方制剂。早在明代南北五味子的疗效差异已被众多医家认识,自2000年版《中国药典》开始,对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分别收载,并建立了各自的质量控制标准,直至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其不断完善,南、北五味子形态、产地不同,成分各有差异,功能主治各有侧重,但目前临床使用存在南北五味子混用之现象。所以为了区分南北五味子,更加合理、安全、有效地将五味子应用于现代临床的治疗,该文对近年来关于南北五味子的研究进行搜集、检索、归纳、总结,从品种鉴别,化学成分(其中北五味子挥发油成分、总木脂素的含量、多糖疗效均大于南五味子),药理作用(以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为主)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综述,以期为南、北五味子的研究开发以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使南北五味子不但从形式上而且从根本上真正分开,使临床用药更加安全、准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基于成分的敲出/敲入模式辨识藜蒿叶水提物中抗白色念珠菌功效的主要活性物质。方法:对藜蒿叶水提物中可溶性成分进行初步检测分析,并以HPD600型大孔树脂对藜蒿叶水提物进行分离,基于成分敲出/敲入模式,用30%乙醇,50%乙醇,70%乙醇水溶液洗脱所得不同组分及其对应阴性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辨识藜蒿叶水提物中对抗菌功效贡献最大的活性组分,并结合HPLC-MS进行初步的物质成分分析。结果:藜蒿叶水提物可溶性成分中糖、蛋白等营养物质质量分数占78%左右,多酚类化合物占16%左右。藜蒿叶水提物经HPD600型大孔树脂,70%乙醇水溶液洗脱后所得组分C是藜蒿叶中主要的抗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药效组分,其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呈剂量依赖效应;质谱分析出组分C主要成分为丹参二萜醌类和萘啶酸类化合物,包括脱氢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A和丹参酮Ⅰ,以及3种萘啶酸衍生物,以上物质均为首次从藜蒿植株中发现。结论:利用成分敲出/敲入模式辨别分析了藜蒿叶水提物中抗白色念珠菌的主要药效组分,为进一步研究藜蒿叶水提物具有抑菌活性的单体化合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通过LC-TOF/MS快速鉴定女贞子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特女贞苷、新女贞苷、橄榄苦苷、女贞苷)模拟清蒸品的化学成分,探讨女贞子蒸制过程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转化机制。方法: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7%~12%A;5~20 min,12%~25%A;20~30 min,25%~40%A;30~35 min,40%~100%A),流速0.2 m L·min-1,柱温25℃,进样量3μL,检测波长240 nm;质谱使用Agilent 6230型LC-TOF/MS联用系统,在ESI/MS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对照品定位、质谱数据及文献参照分析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模拟清蒸品的化学成分。结果: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模拟清蒸品中均检出了橄榄酸;特女贞苷模拟清蒸品中还检出红景天苷和2种特女贞苷异构体;新女贞苷模拟清蒸品中鉴定出了3,4-二羟基苯乙基-β-D-葡萄糖苷;橄榄苦苷和女贞苷模拟清蒸品中分别检出其各自的苷元羟基酪醇和酪醇。结论:女贞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性质不稳定,加水、加热可使其水解生成次级苷或者苷元,特女贞苷在模拟炮制过程中可转化为其异构体。女贞子酒蒸后补肝肾药效增强与其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水解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