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医药卫生   72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01.
目的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iR-199b-5p与MTA1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行乳腺切除手术的乳腺癌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分别作为癌旁组织组与乳腺癌组,qRT-PCR法测定癌组织与癌旁组织miR-199b-5p、MTA1 mRNA水平,免疫组化法分析组织MTA1阴阳性,分析miR-199b-5p、MTA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绝经情况(是、否)、肿瘤直径(<2 cm、≥2 cm)、临床分期(Ⅰ~Ⅱ期、Ⅲ期)、分子分型(Lumina A/B型、HER-2阳性型、三阴性型)、淋巴结转移(是、否)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组相比,乳腺癌组癌组织miR-199b-5p水平降低,MTA1 mRNA水平升高(P<0.05);与癌旁组织组相比,乳腺癌组MTA1阳性率升高(P<0.05);乳腺癌患者癌组织miR-199b-5p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TA1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子分型有关(P<0.05);乳腺癌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702.
目的 分析不可手术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接受二程放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2023年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二程放疗的28例不可手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资料,分析二程放疗的可行性。结果 28例患者二程放疗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0.2个月。二程放疗距首程放疗的中位时间为11.1个月。首程放疗和二程放疗的中位生物有效剂量(BED)分别为100和96 Gy,分别有25例(89.3%)和24例(85.7%)患者接受了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首程放疗和二程放疗的正常肝脏平均受量的2 Gy分次的等效剂量(EQD2)分别为10.1和 7.9 Gy。二程放疗后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分别为54.5%和18.2%,客观反应率为72.7%。二程放疗后基于患者的2年的累积局部失败率为17.0%,基于病灶的2年的累积局部失败率为15.1%,1年无进展生存(PFS)为27.4%,3年总生存(OS)为46.7%。二程放疗后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大部分患者(75.0%)出现1~2级急性不良反应,只有1例(3.6%)患者出现3级急性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不可手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二程放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0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糖脂代谢、视力受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T2DM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眼底照相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分为无视力受损风险及有视力受损风险组,对比两组TSH及糖脂代谢[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及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分析TSH与糖脂代谢、视力受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80例T2DM患者中无视力受损风险的有59例(73.75%),有视力受损风险的为21例(26.25%)。两组TC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视力受损风险组TSH、FPG、HbA1c及TG水平均比有视力受损风险组低(P<0.05)。经双相关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SH、FPG、HbA1c及TG与有视力受损风险呈正相关(r>0,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TSH、FPG、HbA1c及TG预测视力受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T2DM患者可通过TSH对糖脂代谢相关指标造成影响,进而增加视力受损风险。  相似文献   
704.
该研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分析了鸡鸣散干预高脂饮食(high-fat diet, HFD)和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Nω-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 L-NAME)诱导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小鼠血浆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探究鸡鸣散改善HFpEF的药效和作用机制。随机将8周龄雄性C57BL/6N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恩格列净组(10 mg·kg-1·d-1)、鸡鸣散高剂量组(14.3 g·kg-1·d-1)和鸡鸣散低剂量组(7.15 g·kg-1·d-1),对照组予以低脂饲料,模型组和各给药组予以高脂饲料,各组小鼠均自由饮水,模型组和给药组的小鼠饮水中加入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0.5 g·L-1),从造模第1天开始给药...  相似文献   
705.
目的针对内蒙古准格尔旗汉族和蒙古族女性开展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叶酸代谢关键酶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的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9月在准格尔旗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的健康女性52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汉族451例、蒙古族70例。采集口腔黏膜细胞,提取人体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THFR C677T/A1298C和MTRR A66G基因位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入组对象的基因多态性分布符合遗传平衡。汉族女性MTHFR 677CC、CT及TT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9.9%、47.9%及22.2%,蒙古族女性为40.0%、38.6%及21.4%;汉族女性MTHFR 1298AA、AC及CC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8.5%、27.3%及4.2%,蒙古族女性为68.6%、22.9%及8.6%;汉族女性MTRR 66AA、AG及GG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3.2%、40.4%及6.4%,蒙古族女性为47.1%、40.0%及12.9%。汉族女性MTHFR C677T的C等位基因频率为53.9%,T等位基因频率为46.1%;MTHFR A1298C的A等位基因频率为82.2%,C等位基因频率为17.8%;MTRR A66G的A等位基因频率为73.4%,G等位基因频率为26.6%。蒙古族女性MTHFR C677T的C等位基因频率为59.3%,T等位基因频率为40.7%;MTHFR A1298C的A等位基因频率为80.0%,C等位基因频率为20.0%;MTRR A66G的A等位基因频率为67.1%,G等位基因频率为32.9%。汉族和蒙古族女性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汉族和蒙古族女性MTHFR C677T与A1298C两位点连锁有6种组合,频率前2位的组合是CT/AA和TT/AA,没有CT/CC、TT/AC及TT/CC组合。汉族、蒙古族女性MTHFR C677T和A1298C单倍型均存在TA、CA及CC 3种组合,汉族中TA(46.2%)、CA(36.0%)、CC(17.8%),两位点间存在完全连锁不平衡(D′=1.0,r^(2)=0.186),蒙古族中TA(40.7%)、CA(39.3%)、CC(20.0%),同时两位点间也存在完全连锁不平衡(D′=1.0,r^(2)=0.172)。结论获取准格尔旗汉族、蒙古族女性MTHFR和MTRR基因多态性的群体遗传学特征。  相似文献   
706.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再挑战治疗在晚期胃癌中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河南省肿瘤医院使用PD-1单抗再挑战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次或再次使用PD-1单抗治疗开始至疾病进展或末次随访日期的时间为无进展生存时间(PFS), 分别命名为PFS1和PFS2, 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 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60例PD-1单抗再挑战治疗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2.2个月, 中位PFS2为2.9个月, 客观缓解率(ORR)为16.7%, 疾病控制率(DCR)为55.0%。首次及再次使用相同PD-1单抗和不同PD-1单抗挑战治疗的中位PFS2分别为3.5和1.9个月(P=0.007)。再挑战治疗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阳性患者的中位PFS2为3.4个月, ORR为22.7%, DCR为63.6%;中位PFS1≥6个月患者的中位PFS2为4.5个月, ORR为27.3%, DCR为54.5%。多因素分析显示, 腹膜转移是PD-1单抗再挑战治疗PFS2的独立影响因素(HR...  相似文献   
707.
目的比较O形臂联合CT三维导航系统辅助置钉与徒手置钉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41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26例, 女15例;年龄31.5~48.6岁[(41.5±15.0)岁]。损伤节段:C3 3例, C4 12例, C5 13例, C6 10例, C7 3例。19例采用O形臂联合CT三维导航系统置入颈椎椎弓根螺钉(导航组, 76枚螺钉), 22例采用徒手置入颈椎椎弓根螺钉(传统组, 88枚螺钉)。比较两组总手术时间、有效手术时间、单钉置入时间、单钉修正次数、螺钉距前方皮质距离、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辐射剂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3 d椎间隙高度、Cobb角、椎体间滑移距离、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螺钉置入准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邻近小关节侵犯、感染、螺钉松动)。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1.1~13.9个月[(12.5±1.4)个月]。术中导航组总手术...  相似文献   
708.
目的:以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老年人群出现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病原学特点及其易感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224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老年人群发生SAP的病原学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导致老年人群发生SAP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57.1%(128例)伴发SAP,病死率高达42.9%(96例),其中最多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导致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0岁、吸烟及慢性肺部疾病史、发生误吸、格拉斯哥(GCS)评分≤5、胃管使用≥1周、使用抗生素≥3种、呼吸机使用≥72 h。结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SAP的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年龄≥70岁、吸烟及慢性肺部疾病史、GCS评分≤5、发生误吸、抗生素使用≥3种等因素均与老年患者SAP的发生有关,需引起临床上高度重视,同时应根据患者病原菌药敏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709.
我国卫生检疫历史有3个主要节点,一是19世纪中叶后期卫生检疫的近代思想意识启蒙及制度初创;二是清末民初抗击东北鼠疫,以及之后卫生检疫国家主权的建立;三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卫生检疫的飞速发展。通过研究这3个历史节点中对卫生检疫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人物,重新审视我国卫生检疫的历史发展进程,为当下卫生检疫事业发展找准定位、指引方向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10.
过量酒精摄入可引起肠、肝、脑等靶器官的损伤,促进酒精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但目前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酒精摄入可通过引起粪便pH值升高,影响胆汁酸的分泌和合成等因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继而通过肠-肝轴和肠-脑轴引起相应靶器官损伤,促进酒精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现综述近年来酒精摄入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及其靶器官损伤的分子机制以及酒精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的干预策略,以期为酒精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