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细胞免疫应答是机体抗肿瘤主动免疫应答反应的主要途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尤其是分化成熟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向T细胞(包括CD4^+、CD8^+细胞)有效地递呈肿瘤抗原,是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关键。现已证实DC数量的多少与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关DC参与肿瘤特异性主动免疫  相似文献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成绩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采用 ,从过去的中医、西医相互排斥到今天的融为一体 ,这里包含了许多医务人员潜心研究的心血和能够说明问题的科学数据。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但是国内肿瘤专家所采取的治疗方法 ,而且逐渐得到了国际上学者和患者的接受和认可 ,取得了很多成绩 ,但尚存在一些问题 ,还需要我们去努力。主要研究成果1 中医药与手术治疗相结合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1)手术后多伤及气血 ,故常予益气固表、补气养血中药 ,使患者手术造成的损伤早日康复 ,利于接受其他治疗 ;( 2 )术后辅助中药治疗 ,可减少复…  相似文献   
33.
血管内皮细胞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肿瘤转移是决定肿瘤病人预后的关键因素,也是恶性肿瘤病人的主要死因,如何阻断肿瘤的浸润转移是治愈肿瘤的关键环节.肿瘤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复杂过程,肿瘤细胞必须先脱离原发部位,侵入细胞外基质(ECM),与基底膜(BM)及ECM中一些大分子细胞蛋白成分粘附,并激活细胞合成分泌各种降解酶类,穿透血管壁进入循环系统,再穿透血管外渗到继发部位,与继发部位组织粘附形成克隆,增殖生长而形成转移灶.肿瘤细胞浸润转移与内皮细胞关系较密切.癌细胞产生的胶原酶和肿瘤生长因子(TGF)等能直接或间接引起内皮细胞活化,产生胶原酶原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使癌细胞在血管内形成肿瘤血栓.进而癌细胞产生蛋白分解酶,破坏细胞外基质和血管内皮细胞组成的基底膜,导致癌细胞的浸润及转移.肿瘤血行转移的关键步骤之一是血液中的癌细胞栓子附着在血管内皮上,血小板释放凝集素,使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血管内皮细胞收缩变圆,  相似文献   
34.
冯利  朴炳奎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0):1162-1165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肺瘤平Ⅱ号对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了肺瘤平Ⅱ号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C57BL/6近交系小鼠右腋皮下接Lewis瘤细胞悬液0.2 mL,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CTX,60 mg·kg-1,ip,qd)组、榄香烯组(65 mg·kg-1,ip,qd)、参一胶囊组(5 mg·kg-1,ig,qd)、肺瘤平Ⅱ号高、低剂量组(10,25 g·kg-1,ig,qd),每组10只.实验d2开始给药,除CTX组给药1 d外,其余各组均给药12 d.实验d14以RT-PCR方法测荷瘤组织MMP-9及TIMP-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肺瘤平Ⅱ号、参一胶囊及榄香烯注射液均可降低荷瘤组织MMP-9的含量,提高TIMP-1的含量,肺瘤平Ⅱ号高剂量组作用更为显著,CTX调节MMP-9及TIMP-1作用不明显.结论:中药复方制剂肺瘤平Ⅱ号通过调节肿瘤细胞MMP-9和TIMP-1的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5.
由于肺癌恶性程度高,生存期短,早期发现率低,总治愈率不超过1096,因此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尽管专家们认为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肺癌的手术率仅为20%中医药在肺癌综合治疗及终身伴随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基础理论及实验研究也正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36.
浅议放化疗毒副作用的中医病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也是一种致病因素。对于这种致病因素古代医籍上无从考证,如何从中医学的角度认识它们,值得探讨。笔者试图从放化疗毒副作用的一些特性及治疗方法中反推出它们的中医病因,以便将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1放疗与火邪1·1放疗毒副作用1·1·1局部反应放射性皮炎(局部皮肤变黑、皮肤发红甚至破溃)、放射性口腔炎(口腔黏膜糜烂、破溃等,伴局部黏膜疼痛)、放射性咽炎、放射性食管炎(进食或吞咽时疼痛等)、放射性肺炎(刺激性呛咳或干咳,咯白色黏痰或泡沫痰)等。1·1·2全身反应周身疲乏、四肢酸软、易疲劳、头…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肺瘤平膏及其拆方干预体外培养体系中DC抗原递呈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体外人血PBMC诱导分化成熟DC的诱导培养体系,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获得PBMC,采用多种细胞因子(TNFα、IL-4、GM-CSF)联合诱导,获得了分化与功能相对成熟的DC,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肺瘤平膏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干预成熟DC与抗原递呈功能相关表面分子表达,及其对DC分泌IL-12水平影响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肺瘤平膏可上调DC与抗原递呈功能相关膜分子MHC-Ⅱ、CD80、CD83、CD86及CD40的表达,并促进DC分泌IL-12水平,其方中扶正部分的作用不容忽视。结论:在扶正培本治则指导下的肺瘤平膏能够调节DC抗原递呈功能,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监视功能。  相似文献   
38.
肿瘤虚证及扶正培本治疗的现代免疫机制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肿瘤的形成是机体的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所致,而且正气虚伴随着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及预后的全过程。扶正培本是中医药防治肿瘤的基本法则,而最突出的就是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具有双向调节和保持平衡的作用。本文拟就肿瘤虚证与扶正培本治疗的现代免疫机制研究进行总结,探讨其作用规律,以其为今后扶正培本法的深入研究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39.
肿瘤细胞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细胞耐药性研究进展李树奇朴炳奎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是肿瘤细胞免受化疗药物攻击的最重要的细胞防御机制,MDR是由一种药物诱发而同时对多种结构和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抗癌药...  相似文献   
40.
3-甲基胆蒽(MCA)碘油溶液诱发大鼠肺癌过程中,用黄芪注射液及扶正流浸膏分别进行抑癌实验。发癌率(%):黄芪组16.28,扶正组36.96,对照组51.52。黄芪组发癌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扶正组发癌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25>P>0.1)。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癌例均为肺鳞癌,黄芪组与对照组不同,其特点:癌巢规整,核分裂相极少,核空化,明显角化,癌细胞表面突起锐减或肿胀,线粒体与粗面内织网极度扩张,膜结构破坏,枚染色质凝集、固结、核空化等,最后癌细胞崩解及消失。结果表明:黄芪注射液有明显抑癌效果。扶正组肺癌组织形态学呈退行性交的特点与黄芪组相似,据此,扶正流浸膏也可能有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