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0篇
医药卫生   4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1]。可反复发作,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经济负担。本病属中医"咳嗽""喘证""肺胀"范畴。其主要症状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如《灵枢·胀论》  相似文献   
92.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常规入路前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的差异性. 方法将健康成年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4只),前路切开手术组(4只)和腹腔镜手术组(6只).记录术中的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定期拍片以观察融合进程,术后3月处死动物并取材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和组织学定性及定量评价. 结果放射学检查不能确定融合节段发生了完全的椎体间融合.生物力学显示两手术组在融合节段处的僵硬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前路切开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之间的差别不明显.光镜下,两种手术组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残余椎间盘组织,终板下软骨破坏和椎间隙内纤维样组织或各成熟阶段的骨小梁并与宿主骨小梁发生连接.图像定量分析显示尽管前路切开手术组的椎间盘终板摘除率均高于腹腔镜手术组,但差异不显著.结论电视腹腔镜辅助下前路腰椎融合术能达到切开手术时相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93.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前列腺癌区与非癌区不同b值组合下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的扫描时间和相关定量参数,筛选前列腺IVIM-DWI的最佳b值组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前列腺常规MRI和IVIM-DWI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47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前列腺癌2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24例。IVIM-DWI检查采用8个b值(0、10、20、50、100、200、500、1000s/mm2),设置4组不同的b值组合,A组:b值分别为0、10、100、200、1000s/mm2;B组:b值分别为0、10、 50、100、200、1000s/mm2;C组:b值分别为0、10、20、50、100、200、1000s/mm2;D组:b值分别为0、10、20、50、100、200、500、1000s/mm2。在前列腺癌区、移形带非癌区、外周带非癌区分别设置ROI,测量各组的IVIM-DWI定量参数(D值、f值和D*值)。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前列腺癌区、移形带非癌区、外周带非癌区测得的各定量参数间的差异。结果:四组前列腺癌区的D值均低于非癌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移形带非癌区D值低于外周带非癌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四组的f值和D*值在前列腺癌区、移形带非癌区、外周带非癌区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的扫描时间最短(为3分18秒),较D组(5分42秒)减少了42%。结论:A组设置的b值数量最少(5个),扫描时间最短,推荐在临床3.0T前列腺IVIM-DWI扫描中使用;在各组测得的IVIM定量参数中,仅D值可用于前列腺癌区与非癌区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4.
"一方两法"是指方剂组成药味相同,因剂型、剂量、煎煮方法或服用方法不同从而导致方剂功效有所差异的用药方法;或指方剂的基本组方结构相同,随兼证的不同而适当加减变换某些药味,从而导致方剂功用及治疗效果发生变化的用药方法,即柯韵伯所言"方内之方",包括仲景5个或然证方及方后注中所列加减法者,如理中丸作汤法等等[1]。此处应指出:"一方两法"之"两"并非"二"之意,亦可有一方三法、四法等等,为"多"之意,其变换之因在于邪之深浅、正邪之盛衰以及兼证之不同。此文举《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几个典型方剂以探讨"一方两法"思想的运用方法,以启迪临床灵活运用经方的思路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5.
脊柱外科是一门与生物力学、影像学、解剖学密切相关的多病种学科.脊柱的局部解剖是脊柱外科临床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X线片、CT和核磁共振等二维影像学资料的阅读,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解剖学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但是对于刚接触临床的医学生来说,学习较为困难.而3D打印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正常与异常的解剖结构的区别,了解病变的严重程度,分析其病因、病理机制,判断疾病的分型和诊断,设计手术方案,并进行模拟练习.结合在临床五年制、八年制实习生以及研究生、住院医师临床带教的经验和体会,展望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有效治疗创伤性下颈椎不稳定的个性化手术方案.方法 回顾77例创伤性下颈椎不稳定患者的治疗过程及随访情况.根据损伤类型、局部病理状况、全身及伴随损伤制定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通过对患者术前与术后最后随访时的神经学评估、功能评分及放射学评估等资料数据的比较,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本组前路手术41例,后路手术28例,前后联合入路手术8例.术后平均随访44个月.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最后随访时的JOA评分、VAS、ASIA运动功能指数、Cobb角、椎体前滑移距离和椎间隙高度比值均有显著改善,所有手术节段均完全融合;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ASIA神经功能评级平均提高1~2个等级.结论 根据损伤类型并结合患者的全身状况、损伤节段的局部病理解剖和神经学状况制定个性化的的手术策略,是创伤性下颈椎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7.
98.
99.
100.
海桐皮汤出自《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因其具有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因此在临床中,常被骨科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筋伤及疼痛等。本文通过对近5 a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相关的检索和总结,阐明了海桐皮汤在骨折病方面的运用。海桐皮汤对踝关节骨折、胫腓骨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骨折病的保守治疗、骨折病术前并发症状的处理及术后的康复均能产生正向效果。本文在总结的过程中提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探讨海桐皮汤在骨科当中的更广泛地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