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剂量体积参数与放疗后肺功能变化关系,并预测肺癌患者放疗后的肺功能。方法39例未手术肺癌患者在放疗前1周、放疗后2~4个月分别进行肺功能检测。观测肺功能指标:FVC、FEV 1.0、DLCO。剂量体积参数包括肺V_(10)、V_(15)、V_(20)、V_(25)、V_(30)、V_(35)、V_(40)、D_(mean)、V_(eff)、NTCP、CTV_(100)、CTV_(95)、CTV_(90)、CTV_(80)、照射野数及GTV大小。采用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结果放疗后各肺功能指标变化与对应的剂量体积参数间未见明显的相关性。除外放疗前合并肺不张者(15例)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与肺V_(20)、V_(25)、V_(30)、V_(35)、V_(40)、GTV、D_(mean)、V_(eff)存在明显相关(r =0.469~0.695,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肺V_(30)是影响FEV 1.0、DLCO减低的剂量体积因素(P=0.046、0.041),且V_(30)≥18%的患者肺功能受损明显高于V_(30)<18%者。结论放疗不伴肺不张的肺癌患者时,肺V_(30)能够预测放疗后肺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模拟调强放射治疗(IMRT)模式研究延长分次照射时间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放射生物效应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急速照射组、15min模拟和30min模拟组,采用6MVX线照射0、1、2、4、6、8Gy。运用克隆分析法计算细胞存活分数,并用单靶多击模型拟合细胞存活曲线,求出CNE1细胞放射生物学参数。结果3d照射中CNE1细胞急速照射组细胞存活率为7.19%,15min模拟组和30min模拟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83%和9.90%,增加22.7%和37.6%。IMRT模式组随着单次剂量时间延长到15min和30rain,与急速照射组比较,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IMRT模式单次剂量输出时间延长将使CNE1细胞存活率增加明显,模拟调强照射模式下随分次照射时间延长,相对剂量率降低。从而导致生物效应下降。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CT模拟胸壁切线野照射剂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军  韩春  陈燕  曹彦坤  池子峰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20):1184-1187
目的:评价胸壁切线野照射CT模拟定位的价值。方法:28例有胸壁照射适应症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将CT图象进行数字化重建,勾画胸壁CTV及心、肺等危及器官,胸壁处方剂量为5000cGy,计算胸壁及其心、肺受照体积和受照剂量。结果:右肺体积为1403±234cm3,左肺为1133±186cm3,切线野中心肺厚度(CLD)平均为2.4±0.5cm。百分受照体积(PIV)右肺为(13.12±3.26)%,左肺为(12.72±3.58)%,心脏为(2.47±1.87)%,建立一元回归方程,肺PIV=-1.308+6.226CLD(r=0.727,P<0.001)。胸壁体积为441±142cm3,Dmean为4831±352cGy,胸壁V95%、V105%和V110%分别为(95.4±5.3)%、(18.7±15.4)%和(5.3±7.5)%。不加组织补偿胸壁Dmean和Dmin低于胸壁加组织补偿照射(P<0.05)。加300和450楔形板照射后胸壁受照剂量均匀性优于无楔形板和加15楔形板照射,统计学差异接近显著性意义。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切线野照射采用CT模拟定位可准确获得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和体积信息,有助于评估心、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的近期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44例首程放疗食管癌患者行CT模拟定位,通过局域网将CT扫描图像传输到治疗计划系统(CMS Focus3.0或ADAC Pinnacle6.2b)并进行三维重建,由负责医师勾画GTV、CTV、PTV和危及器官(OAR),物理师为每例患者制定三维适形治疗计划。全组处方剂量5800cGy-7000cGy,中位处方剂量6600cGy,24例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余20例行后程加速照射,即常规分割照射3000cGy-4000cGy/3周~4周后再加速照射,300cGy/次,1次/天,5次/周。结果全组患者1年生存率69.15%,其中CT扫描肿瘤长度≤7cm组与〉7cm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7.50%和56.81%,x^2=3.96,P=0.0465;GTV体积≤80cm^3组与〉80cm^3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7.13%和45.00%,x^2=9.63,P=0.0019;后程加速照射组与常规分割照射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7.97%和60.26%,x^2=1.08,P=0.2996。全组患者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多见1、2级,占88.64%(39/44)。共24例(511.54%)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无4级放射性肺炎发生,肺平均剂量、肺V20、V25、V30,V35及肺NTCP均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存在正相关关系,但非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技术不明显增加食管癌放疗的急性毒副反应,安全、可行,三维适形后程加,速照射有可能进二步提高食管癌放疗疗效,肺平均剂量、肺NTCP、肺V20、V25、V30,V35对预测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食管癌三维适形累及野照射时相应淋巴结引流区受照剂量。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4年间 81例食管癌患者资料,依据病变部位分别勾画相应淋巴结引流区,分析各淋巴结引流区PTV的体积剂量学参数。结果 患者VPTV-n30、VPTV-n35、VPTV-n40、VPTV-n45、VPTV-n50中位数分别为73%、70%、67%、64%、58%。处方剂量大小与VPTV-n30、VPTV-n35无关(P=0.215、0.054),与VPTV-n40~50有关(P=0.027、0.002、0.000);照射野数多少与VPTV-n30~45无关(P=0.438、0.535、0.425、0.313)而与VPTV-n50有关(P=0.045);病变食管钡餐造影X线长度及PTV大小与VPTV-n30~50均有关(所有 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胸上段的VPTV-nx值均大于胸中段及胸下段,且VPTV-n30~35值的大小因病变部位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28、0.045),而VPTV-n40~50则未见显著性差异(P=0.076、0.173、0.695)。VPTV-nx值大小对患者长期生存均无影响(所有 P>0.05)。结论 食管癌三维适形累及野照射时相应淋巴结引流区受到一定剂量照射,可能对预防区域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作用,这有待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食管癌肿瘤局部相关因素对接受根治性放化疗N0期食管鳞癌患者GTV内复发的影响,并分析对10年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对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5-2010年收治的根治性放化疗临床N0期食管鳞癌患者374例进行回顾分析。284例累及野照射,90例择性淋巴结照射。69l例同期放化疗,38例序贯放化疗。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患者出现GTV内复发143例(38.2%),GTV内复发者GTV最大横径(GTV-D)、GTV体积(GTV-V)和GTV-体积/长度(GTV-V/L)均显著长于GTV内未失败者(P=0.008、0.043、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TV-D、GTV长度(GTV-L)、GTV-V和GTV-V/L判断GTV内复发的最佳诊断阈值分别为3.5cm、5.5cm、24.0cm3和4.6cm2(P=0.000、0.003、0.000、0.000),且其值较大者GTV内复发比率均大于其余组(P=0.000、0.002、0.001、0.000)。GTV-L和GTV-V/L为影响GTV内复发的因素(P=0.021、0.009)。全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42.9%、23.2%和7.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分期、联合化疗、GTV-D和GTV-V/L为影响生存的因素(P=0.027、0.000、0.018、0.009、0.034)。生存时间≥5年的主要死亡原因仍与肿瘤相关。结论 食管癌肿瘤局部相关因素对接受根治性放化疗临床N0食管鳞癌患者GTV内复发有显著影响,可作为GTV内复发的预测指标。GTV-D和GTV-V/L为显著影响患者10年生存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研究直肠癌术后患者应用静态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的计划质量、治疗效率和剂量精度,为临床治疗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10例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行CT模拟定位并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在同一计划系统上给予相同处方剂量和目标优化条件,分别设计5野IMRT计划和双弧VMA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PTV/CTV)受量、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危及器官(OAR)的受量、机器跳数、治疗计划执行时间,以及剂量验证通过率.结果 两种治疗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要求,VMAT计划的靶区剂量覆盖率略低于IMRT计划.VMAT和IMRT计划的HI分别为0.095和0.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61, P>0.05);而IMRT计划的CI(0.737)优于VMAT计划(0.614)(t=4.94, P<0.05),考虑为VMAT计划优化过程中对周围正常组织低剂量区受量限制过于严格,从而造成计划的适形度受到影响.VMAT计划中正常组织如膀胱、股骨头的低剂量区较之IMRT计划均有不同程度增加.VMAT和IMRT计划的平均机器跳数(MUs)分别为599和515(t=4.72, P<0.05),相应的治疗时间分别为201和304 s(t=5.83, P<0.05).使用Delta4对两种计划进行验证,γ通过率(选用3%/3 mm标准)分别为VMAT 93.13%和IMRT 96.00%(t=3.75, P<0.05).结论 直肠癌VMAT和IMRT 计划均可满足临床要求,VMAT计划可以显著降低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但其疗效还需进一步临床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不同放疗方式对临床T2-3N0M0期食管鳞癌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为此部分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2007-2012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符合入组条件患者268例,将接受累及野照射的分为IFI组,接受选择性淋巴引流区照射分为ENI组。分析不同放疗方式构成比、预后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中位生存期35.5个月(95%CI为30.12~40.88),中位无瘤生存期23.5个月(95%CI为19.00~28.00)。依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1∶1配比后每组86例。PSM后患者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方式为总生存影响因素(P=0.038),T分期、放疗方式为无瘤生存影响因素(P=0.002、0.032)。两组≥2级不良反应相近(P=0.819、0.756),但联合化疗患者不良反应较大。结论 ENI可延长临床T2-3N0M0期食管鳞癌患者生存,同时不增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调强计划射野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射野特征参数对调强计划绝对剂量验证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Pinnacle 7.6c治疗计划系统,直接子野优化方法设计43例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移植到固体水模.使用0.13 cc Farmer型标准电离室(IBA Corp),DOSE1剂量仪测量绝对剂量.统计43例调强病例的射野特征参数,分析其相互关系,并统计验证误差,分析射野特征参数与验证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各射野特征描述参数之间存在相互联系(P<0.05).测量偏差与各射野特征参数均显著相关.子野数大于80个的IMRT计划,剂量偏差值大于3%;子野数小于80,多数计划的剂量偏差值小于3%.子野数大于100个的IMRT计划,一部分计划的剂量偏差值大于4%;子野数小于100个时,剂量偏差值均小于4%.结论 从治疗计划设计角度而言,应在临床可以接受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总射野数和总子野数,总子野数应控制在80个以内,可减少调强放疗计划验证偏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接受根治性放疗±化疗的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治疗后心源性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符合入组条件的14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其一般临床资料及治疗计划DVH显示的心脏相关剂量体积因素对心源性死亡影响。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应用Logistic法行心脏剂量体积及临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共死亡103例,其中心源性死亡8例(7.8%)。心源性死亡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P=0.033)、有糖尿病史(P=0.043)、胸下段食管癌(P=0.017)及食管病变造影长度>5 cm (P=0.013)为危险因素,心脏Dmean(P=0.032)及心脏V50(P=0.045)为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心脏Dmean(P=0.044)能有效预测患者,其临界值为3325 cGy;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病变造影长度(P=0.013)及心脏Dmean(P=0.034)为影响因素。结论 食管病变造影长度及心脏Dmean为患者影响因素,且心脏Dmean大小能很好预测患者,建议在制定治疗计划时注意控制心脏Dmean受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