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医药卫生   8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不放液手术的效果和影响视网膜下液(SRF)吸收和网膜复位的因素,对30例(30眼)RRD采用巩膜外冷凝、巩膜环扎或外加压、不放液的手术方法。结果1次手术26眼网膜完全复位(86.7%);SRF术后24h吸收15眼(57.7%),7天内吸收10眼(38.5%);术后视力提高。表明不放液手术效果与放液手术相同,且避免了放液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术前PVR的程度和术后裂孔是否封闭。  相似文献   
12.
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赏金标  孙文勇 《耳鼻咽喉》2000,7(4):223-225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CD44v6与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对50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存档标本进行CDv6表达测定。结果: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组26例CD44v6阳性表达率为76.9%(20/26),颈淋巴结转移阴性组24例中阳性率为50.0%(12/24),二者比较P〈0.05;CD44v6表达阳性率与病人临床T分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鼻腔癌128例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附2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TTPV)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28例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主支癌栓患者分3组。10例行肚切除+门静脉取栓+肝动脉、门静脉双灌注化疗栓塞及生物治疗(A组);12例行肝动脉、门静脉双灌注化疗栓塞及生物治疗(B组);6例行肝动物灌职栓塞(C组)。结果:A组效果最优,1、2年生存率均为100%,3年生存率50%,4年生存率20%,5年生存率10%,B组1年自下而上率为58.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硫芥引起的犬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分离比格犬外周血淋巴细胞 ,设阴性对照、阳性对照(10 0 μmol·L- 1H2 O2 )、溶剂对照 (3.5 %丙二醇 )、硫芥中毒 (1,10 ,10 0和 10 0 0 μmol·L- 1)共 7组 ,在37℃作用 1h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 (SCGE)及其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图像分析 ,所用参数为彗星长、尾长、尾部DNA百分含量、Olive尾矩和尾长 /头长。结果 硫芥引起的淋巴细胞DNA损伤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其中彗星长、尾长和尾部DNA百分含量从 10 μmol·L- 1硫芥中毒组开始即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Olive尾矩和尾长 /头长从 10 0 μmol·L- 1硫芥中毒组开始非常显著地高于溶剂对照组(P <0 .0 1)。结论 SCGE图像分析系统可较好地用于犬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彗星试验目测与图像分析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彗星试验目测与图像分析结果的比较。方法 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设 16 40培养液、H2 O2 和 1,2 丙二醇分别为阴性、阳性和溶剂对照组 ,硫芥为受试物 ,37℃水浴 1h ,清洗后单细胞凝胶电泳 ,用目测微尺和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分析硫芥对人血淋巴细胞细胞DNA损伤的程度。结果 彗星试验检测 12 .5~ 2 0 0 μmol·L- 1H2 O2 和 1,10 ,10 0和 10 0 0 μmol·L- 1硫芥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 ,目测 (迁移率和迁移度 )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彗星长、尾长、Olive尾矩、尾DNA %和尾 /头 (长 ) 5项参数 )的结果基本一致 ,DNA损伤的程度呈现浓度 效应关系。各项观察指标和参数检出DNA损伤(P <0 .0 5或P <0 .0 1)的浓度不尽一致。目测迁移率检测H2 O2 诱导的DNA损伤最低作用浓度为 12 .5μmol·L- 1,比迁移度 2 5 μmol·L- 1的检出浓度敏感。计算机图像分析中尾DNA %参数能显示 1μmol·L- 1硫芥和 12 .5 μmol·L- 1H2 O2 诱导的DNA损伤 ,其敏感程度为各项指标和参数之首 ;参数Olive尾矩对H2 O2 和硫芥诱导的DNA损伤的最低作用浓度分别是 5 0和 10 0 μmol·L- 1,为不敏感参数。溶剂 1%~4 %丙二醇各组与阴性对照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①彗星试验检测硫芥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5年-2003年来应用针刀、牵引推拿等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居室装修后不同时间室内空气污染状况。方法选择新装修居室63户,分别于装修结束后1、2、4、8w,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浓度。结果室内装修可导致室内空气中甲醛、苯及其同系物的污染,装修结束后1w,室内4种污染物的均数均超过国家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室内4种污染物浓度逐渐下降,装修结束后4w,室内4种污染物含量的均数均低于国家标准。控制时间后,室内4种污染物的含量可能与室温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室内装修可导致室内空气中甲醛、苯及其同系物的污染,污染物的含量随时间和室温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0.5%碘伏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IC)的疗效、安全性及副作用。方法33例IC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0.5%碘伏50ml膀胱灌注,变换体位,保留2h后排空,1次/d,疗程14d;B组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替代碘伏,方法同A组。观察治疗前后A、B两组患者症状改善、膀胱镜检变化情况及副作用。结果33例患者随访8~22个月,平均18个月。A、B两组用药后,按O′Leary-Sant IC症状评分(ICSI)、问题评分(ICPI)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组症状缓解15例,有效率83.3%;膀胱镜检所见黏膜下点状出血及Hunner溃疡消失显著12例,好转4例,有效率为88.9%。B组症状缓解7例,有效率为46.7%;膀胱镜检所见黏膜下点状出血及Hunner溃疡消失显著2例,好转3例,有效率33.3%。A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1);其尿道灼痛、血尿、发热等副作用低于B组(P<0.05)。结论0.5%碘伏膀胱灌注可安全有效地治疗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