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1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NSCLC受累野IMRT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及寻找预测因素。方法 2007—2011年间在我院治疗的256例未手术、Ⅲ期NSCLC患者。放疗采用受累野IMRT。放疗剂量50~70 Gy (中位值60 Gy),分割剂量2 Gy/次。109例(42.6%)接受同期化疗。采用NCI的CTCAE 3.0标准评估级别。以放疗结束后6个月内发生≥2级放射性肺损伤作为终点事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预测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中男215例(84%)、女41例(16%)。诊断时平均年龄59.2岁。43例(16.7%)发生≥2级放射性肺损伤。出现放射性肺损伤时间距放疗开始时间为20~169 d (中位数64 d)。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肿瘤位置、双肺平均剂量、双肺V5—V20与≥2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可疑相关(P=0.108、0.106、0.030、0.04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双肺平均剂量和双肺V5—V20与≥2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密切相关(P=0.048)。结论 局部晚期NSCLC受累野IMRT后双肺平均剂量和DVH中低剂量区体积可以初步预测症状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粒子刀?粒子刀是将微型放射源按肿瘤形状精确植入肿瘤组织中。通过其持续发出的低能量r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毁灭性杀伤的方法。目前用于植入的粒子主要有碘(125I)和钯(103Pd)两种同位素。  相似文献   
13.
当您的亲人患了肿瘤的时候,大多数人第一时间内能想到的方法是手术、化疗、放疗、中医药。但很多患者往往在就诊时已经被确诊为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时机,在进行过各种的综合治疗,肿瘤仍然没有被控制后。这时候,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去做"X刀"、"伽马刀"、"质子刀"、"中子刀"、"粒子刀"、"氩氦刀"、"超声聚焦刀"等。面对这些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您可能会很困惑:这些"刀"是怎么回事?跟做开刀做手术有什么区别?疗效怎么样?副作用大不大?哪种方法适合您患肿瘤的亲属?本期,我们邀请到国内该领域的权威专家,就这些问题给您和您的家人做一些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您做一些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X刀是指在短时间内对肿瘤组织进行大剂量的X线照射,产业类似于手术切除的效果。! X刀适合治疗哪些疾病?头颈部:脑胶质瘤、垂体瘤、听神经瘤等颅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Ⅲ期胸腺瘤的生存和复发情况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65—2010年间本院首次治疗的 111例Masaoka Ⅲ期胸腺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根治术 ±放疗 68例,姑息术 ±放疗 23例,活检术 ±放疗 20例。单纯手术 24例,术后放疗 87例中 12例术前放疗。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66个月,随访率为92.5%,随访时间满 5年者 60例。根治术比姑息术和活检术的 5年总生存率(OS)、无瘤生存率(DFS)、肿瘤特异生存率(DSS)均高\[(88%比59%和57%,χ2=12.11,P=0.002)、(74%比40%和41%,χ2=11.49,P=0.003)、(94%比69%和60%,χ2=10.95,P=0.004)\],全组单纯手术与术后放疗的生存相似\[55%与77%(χ2=1.01,P=0.316)、61%与61%(χ2=0.12,P=0.729)、72%与85%(χ2=0.27,P=0.601)\],68例根治术 ±放疗中,单纯手术(12例)与术后放疗(56例)生存也相似\[82%与89%(χ2=0.31,P=0.576)、72%与81%(χ2=0.05,P=0.819)、89%与95%(χ2=0.05,P=0.825)\]。结论 Ⅲ期胸腺瘤首选根治性手术,疗效优于姑息术和单纯活检者,应开展多中心临床随机研究以明确术后辅助放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放疗后发生有症状放射性肺损伤(SRILI)的治疗及转归。
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7年间接受放疗的NSCLC患者,放化疗期间或随访中发生并在本院治疗的80例SRILI患者的治疗及转归特点。根据不良反应常见术语标准3.0版对SRILI进行诊断和分级,若患者具有多个RILI阶段则划归不同分级分析。按SRILI发展阶段累积计算,2、3、4、5级分别有49、46、1、4人次。
结果 87%的3级SRILI及部分伴发热的2级SRILI的治疗以激素为主,并预防应用一线抗生素。激素初始剂量范围为强的松当量20.0~66.7 mg/d,中位有效剂量为强的松当量33.3 mg/d,并逐步减量,治疗总时间中位数33 d。65%患者激素敏感,32%激素依赖。2级SRILI 31%进展为3级,3级SRILI 9%发展至死亡。
结论 3级SRILI治疗以激素为主,2级发热者可考虑使用激素,同时预防应用一线抗生素;激素治疗对SRILI有效,及时激素治疗后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7.
门玉  惠周光 《抗癌之窗》2013,(12):37-38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危害极大。食管癌具有显著的地区性分布特点,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状况较差的人群中高发。全世界近90%食管癌病例发生在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据研究资料估计,我国食管癌发病数约占全世界食管癌发病总数的70%,属于食管癌的高发区,其中河南林州市是世界上食管癌最高发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胸腹平架固定装置的体侧与上举两种体位方式放疗时,肺癌、食管癌锁骨上区摆位误差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2021年在本中心行三维放疗的Ⅰ-Ⅳ期肺癌和食管癌患者资料,比较两种体位方式(双臂置于身体两侧即体侧组和双臂交叉抱肘置于额前即上举组)的摆位误差。结果 共纳入 56例患者,其中体侧组 31例(55%),上举组 25例(45%)。全组共进行了424次CBCT验证,两组整体摆位误差在X、Y、Z方向上相近(均 P>0.05)。体侧组胸锁关节摆位误差在XRZ方向上显著小于上举组[(0.163±0.120) cm∶(0.209±0.152) cm,P=0.033和0.715°±0.628°∶0.910°±0.753°,P=0.011]。体侧组肩锁关节摆位误差在YZRZ方向上显著小于上举组[(0.233±0.135) cm∶(0.284±0.193) cm,P=0.033和(0.202±0.140) cm∶(0.252±0.173) cm,P=0.005及0.671°±0.639°∶0.885°±0.822°,P=0.023]。体侧组在胸锁关节的X (0.45cm∶0.54cm)、Y (0.54cm∶0.65cm)方向以及肩锁关节的Y (0.59cm∶0.78cm)、Z (0.53cm∶0.72cm)方向需要的靶区外放范围更小。结论 对于需要行锁骨上区照射的肺癌和食管癌患者,体侧组较上举组的摆位误差和靶区外放范围更小。临床上需要综合考虑放疗精确性和肢体额外照射,选择合适的体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38例高危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化疗后,同侧胸壁和锁骨上下放疗43.5 Gy分15次3周完成,观察急性放疗反应发生率和肿瘤的局部区域控制率.结果 中位随访13个月,入组38例患者全部生存,无照射野内复发,远处转移率为13%(5例).5例患者出现3级放射性皮炎,均发生在放疗结束后2~3周.3例患者出现2级放射性肺炎.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43.5 Gy分15次3周完成的大分割放疗方案的急性副反应可以接受,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38例高危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化疗后,同侧胸壁和锁骨上下放疗43.5 Gy分15次3周完成,观察急性放疗反应发生率和肿瘤的局部区域控制率.结果 中位随访13个月,入组38例患者全部生存,无照射野内复发,远处转移率为13%(5例).5例患者出现3级放射性皮炎,均发生在放疗结束后2~3周.3例患者出现2级放射性肺炎.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43.5 Gy分15次3周完成的大分割放疗方案的急性副反应可以接受,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