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医药卫生   6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摘要 背景:文献报道的微载体大多为实心的、大孔的,虽然较二维微载体的比表面积有明显的增加,但距理想的三维微环境相差甚远。 目的:构建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通过溶血实验、凝血实验、血小板计数及聚集实验评价其血液相容性。 方法:利用液氮冷冻干燥技术成功构建浓度为1%,2%,3%的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兔为宿主,采用溶血实验、凝血实验、血小板计数及其聚集实验评价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的血液相容性。 结果与结论:浓度为1%,2%,3%的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的溶血率分别为1.56%,2.07%,2.31%,均小于5%,均无致溶血性;3种浓度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样本材料对兔血时间无明显影响,三者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间也无明显差别(P > 0.05);3种浓度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样本材料对兔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影响,注入浸提液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证实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无致溶血性、无凝血性和无血小板聚集性,表明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关键词:人工肝脏;壳聚糖;微载体;血液相容性;组织工程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03.006  相似文献   
82.
摘要 背景:微载体培养技术作为一项体外高浓度细胞培养技术,近年来已在肝细胞的体外培养中得到应用。 目的:对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培养的人肝细胞L-02进行定时的形态学观察。 方法:以自制的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样本为支架来培养人肝细胞L-02设为实验组;无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支持下人肝细胞的培养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细胞进行定时的细胞计数,并对实验组进行形态学观察,包括倒置相差生物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果:两组培养的细胞数量均呈现前3 d增长,在第3天细胞数量达到最高值;而且实验组3个样本培养的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无微载体培养的细胞数量(P < 0.05),实验组各样本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倒置相差生物显微镜下动态观察,可见前3 d微载体表面黏附生长的肝细胞则逐渐增多,第3天可见大部分微载体表面有许多肝细胞黏附成团,总的存活率均在90%以上,且肝细胞保持着良好的形态学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载体表面、切面和内部均可看到有许多球状肝细胞紧密黏附。提示,以自制的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作为一种支架,在体外三维环境下可以进行高浓度细胞培养。 关键词:微载体;壳聚糖;人工肝脏;肝细胞培养;组织工程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12.018  相似文献   
83.
背景:微载体培养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的扩增。微载体具有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在微载体培养技术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目的:文章就近年来制备微载体的生物材料和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微载体培养技术和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由第一作者于2009-10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相关文献。英文资料的检索时间为1967/2009;中文资料的检索时间为1990/2009。英文检索词为“microcarrier,biomaterials cell culture, tissue engineering”;中文检索词为“微载体,生物材料,细胞培养,组织工程”。 纳入标准:①微载体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的研究。②微载体细胞培养的研究。③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筛选,共纳入34篇用于综述。 结果与结论:虽然国内外研究人员在微载体的研究与制备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迄今仍与临床应用有一定的距离。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将不同种类的材料通过新型的工艺制备得到复合材料,通过表面改性来调节微载体的力学和生物降解性能。 关键词:微载体;生物材料;细胞培养;制备工艺;组织工程;综述文献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16.024  相似文献   
84.
埃罗替尼和塞来昔布协同抑制胆管癌细胞生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埃罗替尼(erlotinib)与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胆管癌细胞生长的协同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检测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用药前、后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印迹方法观察用药前、后细胞中COX-2、EGFR下游信号及凋亡、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QBC939细胞表达COX-2 mRNA和EGFR mRNA及相应蛋白。埃罗替尼、塞来昔布抑制QBC939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同时,塞来昔布增强了埃罗替尼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联合用药显著降低p-MAPK、p-Akt及PGE2表达。结论:塞来昔布和埃罗替尼均可抑制胆管癌细胞的生长,而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能同时阻断EGFR和COX-2信号通路。在胆管癌治疗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
进展期胆囊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缺乏早期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恶性程度高,常易直接浸润肝脏和发生肝门部淋巴结转移,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属进展期,累及肝脏、肝门部胆管、胰腺和胃肠道等邻近脏器,此时采用单纯的胆囊癌根治术已无法达到根治的要求,而目前单纯放化疗的效果也不令人满意,因此扩大的胆囊癌根治术被国内外不少学者所推崇.一般胆囊癌扩大根治术是指在胆囊癌根治术的基础上,加肝外胆管切除重建术、右半肝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右半结肠切除术,以及肝门、胰头后方、腹主动脉旁等部位的淋巴结清扫等.  相似文献   
86.
腹腔镜肝切除术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既往行腹腔镜下肝切除的病例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并对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长期疗效作出初步的评价.方法 2004年9月-2009年5月共有75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对其病例资料、围术期数据、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短期疗效、长期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75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患者中,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50例,手助式腹腔镜下肝切除22例,中转开腹3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64.1±67.2)min,中位出血量为200 mL.术后1~6 d开始进食,1~3 d可下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4±3.5)d.患者术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等指标均迅速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4例(5.3%)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腹腔感染1例,胆漏2例,胸腔积液1例.无1例手术死亡病例.24例患者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细胞肝癌,其中2例中转开腹,另外22例行腹腔镜肝切除的肝细胞肝癌患者进行了9~58个月的随访.术后随访满3年的16例患者中,复发5例,其中4例死亡,1例健在;余11例患者无复发迹象.3年生存率为12/16.至今生存期最长的患者为58个月,无肿瘤复发迹象.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是安全,有效的,其治疗肝细胞肝癌的根治性值得肯定,术后3年复发率和生存率的初步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7.
就外科手术发展的历程而言,始于19世纪80年代的传统开腹为第一代外科手术。20世纪80年代,以腹腔镜技术为标志的微创外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第二代外科手术。进入21世纪,以Da Vinci为代表的手术机器人研发后迅速投入临床使用,具有全新的理念和技术优势,是外科发展史上又一次革命,这可能预示着"第三代外科手术"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88.
目的:通过观察肝移植中切肝阶段采用肝脏左旋显露手法时下腔静脉压力及其他循环指标的变化,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原位肝移植的手术病人18例,分别记录进腹后左侧旋转肝脏时的下腔静脉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等循环指标;测定病人术前至术后肾功能指标。结果:18例肝移植均顺利进行,所有病人术后愈合良好,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病人心率和下腔静脉压在肝脏旋转后显著升高(P<0.01)。肾灌注压则在旋肝后显著降低(P0.05),但旋转后2阶段(第2次左旋)出现了显著变化(P0.05)。结论:无论是经典式还是背驮式肝移植术,术中采用肝脏左旋显露手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显露右半肝及肝后下腔静脉的方法。该法可避免传统手法对肝后下腔静脉的机械性损伤,不会引起术中全身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对术后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9.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PT)是少见的胰腺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发生肝转移的报道并不多。日前,瑞金医院第三批援滇医疗队在援助云南省怒江州人民医院时接诊了1例胰腺SPT伴肝转移病人,现报告如下。病例:女,23岁,因上腹部疼痛不适半年余,进食困难、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2(TLR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肝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组与对照组研究,收集211例肝细胞癌(肝癌组)和232例非肝细胞癌(对照组)外周血标本,对TLR2的5个SNP采用多重单碱基延伸SNP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布的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多态基因型与肝细胞癌发生危险度的关系。结果:rs3804099、rs3804100基因型在肝癌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rs3804099和rs3804100带CT突变杂合子与带TT的野生型纯合子比较,发生HCC的危险性显著降低;经年龄、性别校正后OR值分别为0.493(95%CI:0.331~0.736)和0.509(95%CI:0.342~0.759)(P<0.01)。结论:TLR2基因SNP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