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2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了解颌骨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现状, 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4年6月间于我科住院治疗的890例颌骨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病理表现、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890例成釉细胞瘤患者中,平均年龄40.15岁,男女比例1.62:1。下颌骨受累724例(81.35%),上颌骨受累166例(18.65%),左右颌骨发病率基本相同,颌骨任一部位均可发生。病理亚型中,实体型378例,单囊型427例,是成釉细胞瘤最为常见的病理亚型。治疗方面,414例患者接受刮治手术,212例接受开窗手术,264例接受截骨手术。结论:成釉细胞瘤好发于青年,多见于下颌骨;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下颌磨牙及下颌支区为最易受累部位;实体型及单囊型为最常见的病理亚型,刮治术为最常见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2.
下颌骨缺损腓骨重建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下颌骨缺损腓骨重建有限元模型,对模型进行定量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为临床下颌骨修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CAD/CAM软件,建立下颌骨缺损腓骨重建有限元模型,模拟3种下颌骨缺损类型,对模型进行定量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了解下颌骨重建后应力分布特征。结果建立了3种与临床相似的下颌骨部分切除腓骨重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各腓骨重建模型的应力分布与正常模型有明显差别,最大应力出现在腓骨和下颌骨交界处。腓骨重建模型各兴趣区Von Mises应力和最大主应力与正常下颌骨模型相比,除健侧(左侧)髁突区外多数兴趣区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应用CT扫描、计算机建模和有限元分析软件,可以建立模拟腓骨重建下颌骨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下颌骨缺损腓骨重建后,下颌骨的应力出现显著改变,而这一改变在手术侧的髁突和髁颈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探讨腮腺和颈部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收治的10例腮腺和颈部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部位、病程、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案、病理结果和随访结果.结果:10例患者中,男4例,女6例;就诊年龄13~54岁,平均26.6岁.病程3~48个月,平均12.5个月.肿块单发于腮腺3例,单发于颈部5例,多发于腮腺和颈部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无明显不适症状,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影像学检查中CT和MRI/MRA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57个月,平均35.9个月,均无病变复发.结论:腮腺和颈部Castleman病的临床诊断较为困难,CT和MRI/MRA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4.
105.
摘要:目的研究胶原类基因COL1A1、COL1A2、COL4A1、COL4A2、COL5A2 m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及配对
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OSC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口腔黏膜中
胶原基因COL1A1、COL1A2、COL4A1、COL4A2、COL5A2 mRNA的表达;所得数据采用SAS6.12软件包进行t检验。结
果RT-PCR 检测结果表明,COL1A1 mRNA在OSCC 中的表达较其对照粘膜表达上调2.78 倍(P<0.001)。COL1A2、
COL4A1、COL4A2、COL5A2 mRNA在OSCC中的表达较其对照黏膜分别上调1.07、1.15、1.27、1.16 倍(P>0.05)。结论
在OSCC癌变过程中,COL1A1 mRNA过表达,可能是OSCC的一个靶基因;COL1A1在OSCC分类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口腔鳞癌与正常黏膜中细胞角蛋白基因13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基因13(cytokeratin13,CK1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OSC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黏膜中CK13mRNA的表达,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K13蛋白在OSCC及正常黏膜标本中的表达。所得数据采用Fisher确切概率计算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RT-PCR检测结果表明,CK13mRNA在27例OSCC中的表达较其对照黏膜表达下调,平均下调4.2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CK13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与肿瘤组织之间、高分化OSCC与中、低分化OSCC之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SCC的发生、发展中,CK13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可能存在转录后水平的表达调控。CK13在OSCC分类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气管切开术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治疗中应用的适应证、并发症及气管切开术的选择时机。方法 临床分析238例口腔颌面肿瘤病例中实施气管切开术的109例,对肿瘤的性质、部位、缺损组织的皮瓣修复与选择气管切开术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选择性气管切开术的时机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 气管切开术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72.59%)远高于良性肿瘤(10.68%)。选择性气管切开术多选择在手术结束时、气管拔管前完成(82.57%)。气管切开术的选择与肿瘤的性质、部位、缺损组织的皮瓣修复等有密切关系,气管切开术的术后并发症较少(14.68%)。结论 在现代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治疗中,特别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中,气管切开术在保障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手术的顺利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胶原蛋白在咬肌附着及再附着界面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山羊咬肌与下颌骨皮质骨面和松质骨面再附着中胶原在肌-骨界面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以9只成年山羊为研究对象,其中1只为正常对照。将实验组山羊双侧下颌骨咬肌附着从骨面剥离,附着区骨面平均分为二部分,分别保留原骨面或去除皮质骨,暴露松质骨,咬肌原位缝合。术后2、4、8、12周采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两种肌-骨界面Ⅰ、Ⅱ、Ⅲ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观察表明,Ⅰ、Ⅱ、Ⅲ型胶原在愈合过程中的表达不同,但两种骨面的肌-骨界面胶原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 再附着界面胶原表达随时间变化而与附着骨面结构无关。  相似文献   
109.
头颈黏膜黑色素瘤(HNMM)是一类高度恶性的实体肿瘤,5年生存率长期徘徊在20%左右,其致病因素、驱动基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手段等与皮肤黑色素瘤差异较大。2015年,国内首个头颈黏膜黑色素瘤诊治专家共识建立,经过6年多的推广应用, HNMM临床诊治规范性有了很大提高。随着黏膜黑色素瘤临床与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HNMM的诊治与预后在近些年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头颈部各分支学科的蓬勃发展,口腔、鼻腔鼻窦、眼部等黏膜黑色素瘤各自发展出独特的诊治模式,该共识已不能满足当前临床的实际需求。对此,专家组认为头颈部黏膜包含的解剖范围较广,涉及的临床科室较多,不同学科之间黑色素瘤诊疗模式差异明显,临床亟须符合个体化治疗及精准治疗的更加专科化的诊治共识。为了进一步提高口腔黏膜黑色素瘤(OMM)的远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让共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专家组聚焦 OMM,深入讨论,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经验医学,完成专家共识的制定。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化差异,本共识可作为OMM临床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0.
128例颊鳞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颊黏膜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进行综合治疗及其预后评价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首次术后病理已确诊为鳞状细胞癌并复发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其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128例中,平均年龄为61.8岁。肿瘤生长方式以浸润性为主(62.3%)。首次手术时pTNM分期:pT1~2占36.3%,pT3~4占63.7%,pN1~2占22.7%。初次手术行单纯行病灶扩大切除者占44.6%,术后病理为SCCⅠ~Ⅱ级者占83.1%。第一次复发距手术的时间平均为10.9月,复发于原发部位者占77.3%。结论:颊黏膜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与年龄、肿瘤生长方式、pTNM分期有关,术后1年内为复发的高危时期。复发的部位大多发生在原手术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