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1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72篇
医药卫生   162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重塑过程中心肌成纤维细胞DVL-1蛋白及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蛋白表达变化。方法采用颈静脉输注去甲肾上腺素(NE)方法复制大鼠心肌重塑病理模型,用超声检测心脏结构和收缩功能。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GSK-3β及DVL-1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左心室心肌Ⅰ/Ⅲ胶原蛋白比值(6.2±1.5 vs 2.3±0.7)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左心室成纤维细胞GSK-3β蛋白表达水平(0.48±0.03,1.4±0.2)显著降低(P<0.01);实验组DVL-1蛋白质的表达水平(4.3±0.3 vs 1.2±0.2),显著升高(P<0.01)。结论NE致大鼠心肌重塑过程中GSK-3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DVL-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可能与心肌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2.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和血管栓塞术治疗在急性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给予动脉造影术,部分患者联合栓塞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观察血管内造影诊断及栓塞治疗的效果。结果:30例患者血管造影中发现假性动脉瘤8例,动脉节段性狭窄3例,同时有假性动脉瘤和狭窄2例;发现动脉增粗和肿瘤染色2例;造影剂外溢9例;未见明显异常6例。24例给予血管栓塞,术后出血停止22例,有效率为91.7%。栓塞术后复发2例,复发率为8.3%;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死1例。未予栓塞直接行外科手术4例,2例为小肠间质瘤,1例为胃癌术后出血,再次手术发现残胃弥漫性出血;1例为吻合口残端瘘,手术后出血停止。2例保守治疗自动出院。结论:动脉造影和血管栓塞术是诊断和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尤其对外科术后出血的患者阳性率更高,具有微创、安全、迅速的特点。对于部分栓塞后再出血和消化道肿瘤的患者结合外科手术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戒烟成功率的因素,并分析COPD患者成功戒烟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并获得随访的337例吸烟COPD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戒烟干预,记录患者的戒烟情况并进行分析。并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1年后检测患者的肺功能FEV1%pred。结果:337例吸烟COPD患者中,1年时成功戒烟112例。戒烟成功率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mMRC、吸烟指数和有无合并症有关(P<0.01),与COPD严重程度无关(P>0.05)。干预1年后,成功戒烟者的肺功能明显优于未戒烟者(P<0.05)。结论:戒烟能改善吸烟COPD患者的肺功能;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戒烟方案。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治疗33例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生存时间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口服埃克替尼125 mg,3次/d,直到病变进展或不能耐受。结果 KPS评分升高率为21.2%(7例),埃克替尼总有效率24.2%,疾病控制率87.9%。中位生存时间10.2个月,1年生存率42.4%。脑转移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无脑转移的患者。腺癌、无脑转移、KPS评分高的患者的生存时间优于其他病理类型、有脑转移、KPS评分低的患者。埃克替尼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皮疹、皮肤干燥、腹泻。结论埃克替尼治疗晚期NSCLC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5.
[摘要] 目的探讨β-tubulinⅢ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其对含紫杉烷类药物辅助化疗患者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的影响。方法 收集34例胃癌根治术后应用含紫杉烷类药物辅助化疗且已经死亡患者的完整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β-tubulinⅢ在术后病理组织中的表达,采用χ 2检验分析β-tubulinⅢ表达与肿瘤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β-tubulinⅢ表达对含紫杉烷类药物辅助化疗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1) 在34例胃癌患者中,β-tubulinⅢ表达15例,阳性表达率44.1%。β-tubulinⅢ的表达与肿瘤发病部位、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无关。(2)β-tubulinⅢ阳性表达患者DFS 10个月,中位OS 18个月;β-tubulinⅢ阴性表达患者DFS 15个月,中位OS为21个月。β-tubulinⅢ阴性表达与阳性表达患者的DFS及中位OS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β-tubulinⅢ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可能作为胃癌根治术后接受紫杉烷类药物敏感性的预测指标,但与肿瘤临床特征无关。  相似文献   
166.
扶正补虚法是中医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也是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特色疗法。扶正补虚法可贯穿肺癌患者治疗的始末,在肺癌的早期、手术前后及放疗、化疗过程中增效减毒以及康复中均可应用。如何正确掌握扶正补虚法的适应证候及如何应用扶正补虚法是中医药治疗肺癌面临的两个重点问题,本研究就扶正补虚法在肺癌的临证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7.
目的: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对HAPI小胶质细胞的毒性反应及作用机制。方法:用20 nmol/L PFOS处理HAPI小胶质细胞6、12 h后;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的分泌量。结果:细胞免疫荧光显示 HAPI小胶质细胞在PFOS处理后,ROS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ELISA检测显示TNF-α的分泌量增加并达到(81.00±2.38) pg/mL,而对照组TNF-α为(22.00±1.63) pg/mL。结论:PFOS可以引起HAPI小胶质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并分泌TNF-α。  相似文献   
168.
目的 评估乳腺癌患者Gli1表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免疫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癌旁组织、转移淋巴结组织中Gli1蛋白表达.结果 ①Glil蛋白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组织表达显著增加,在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乳腺癌组织中,93.3%为Gli1高表达,没有发生转移的癌组织标本中81.2%高表达;同时发现复发转移组原发癌间质Gli1过表达率为89.3%,而非复发转移组间质Gli1过表达率仅为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②乳腺癌组织Gli1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早期复发转移密切相关,Gli1核过表达与无复发生存(relapse-free survival,RFS)呈明显相关(P =0.046).在癌组织Gli1核高表达组乳癌复发率为17.8%,而Gli1低表达组乳癌复发率仅为6.2% (P =0.046).癌间质Gli1高表达组乳癌复发率为31.2%,而Gli1低表达组乳腺癌复发率为11.1% (P <0.001).结论 Gli1在乳腺癌原发癌、转移癌组织及癌间质中高表达与乳腺癌复发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69.
目的 检测Ki-67在不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0例胃癌患者术后标本中Ki-67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四格表Chi-square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Ki-67在不同组织类型胃癌中的表达差异;采用Spearman进行等级相关分析,分析Ki-67分别表达及双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期分析,分析Ki-67表达对胃癌术后患者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⑴胃癌组织中Ki-67阳性表达率为65%(31/60),在不同组织类型的胃癌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Ki-67的表达与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关(rs=0.269,0.265,P<0.05),Ki-67表达阳性的患者无病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P=0.011,0.021).结论 Ki-67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TNM分期相关,Ki-67阳性表达者生存期劣于阴性表达者.  相似文献   
170.
数字PCR(dPCR)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绝对定量的技术,该技术将含有DNA模板的反应体系分配到大量独立的反应单元中进行PCR,根据泊松分布和统计阳性信号来计算DNA拷贝数。与传统的qPCR相比,dPCR不依赖于扩增曲线,不受扩增效率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重复性,可以实现绝对定量。本文综述了数字PCR发展历史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