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3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72篇
医药卫生   162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 评价病例教学联合思维导图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2017级本科生12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60人和对照组64人。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采用课上病例教学联合课后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课程结束后通过云班课平时成绩和试卷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采用SPSS 17.0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和Welch’s correction t检验。结果 试验组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调动(P<0.001)、知识的理解力也优于对照组(P=0.020)。试验组的平均理论成绩优于对照组(P=0.036),主要表现为客观题成绩高于对照组(P<0.001)及简答和论述题成绩高于对照组(P=0.006),名词解释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结论 病例教学联合思维导图可显著提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肺转移癌患者,男8例,女7例,15例病灶数为58个,平均每人3.9个病灶,病灶平均直径为2.5cm。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肺转移瘤灶内,采用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布源;对残留厚度≤1.0cm的肿瘤选择平面植入方法,采用18.5~29.6MBq活度的125I粒子相隔1.0~1.5cm平面播植。结果15例58个病灶,完全缓解31个;部分缓解14个;无变化8个;进展5个。总有效率77.6%。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部转移癌临床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高等职业教育做为新生体在短学制内如何根据其培养目标培养出高质量人才是我们急需探讨的问题,本通过回顾我校两届高职学生生理学的学习成绩,分析高职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化疗药物敏感试验对指导临床实施乳腺癌个体化化疗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 ,其前提是将肿瘤细胞培养成活。为得到较高的成活率 ,取手术切除新鲜乳腺癌标本的瘤细胞进行体外短期培养 ,探索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细胞的原代培养的条件和方法。结果表明 :乳腺癌病理类型与细胞成活率有一定关系 ,培养过程中避免污染和处理好消化过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一种太赫兹(THz)超材料传感方法用于microRNA-21(miRNA-21)的信号放大检测。方法:首先构建THz超材料传感方法,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zeta电位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对传感器检测条件进行优化之后,对不同浓度的miRNA-21以及其他不同的miRNAs进行检测,并与其他microRNA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最后,对该传感器的回收率进行了评价。结果:在最优实验条件下,通过双链特异性核酸酶(DSN)循环识别与滚环扩增(RCA)的双重信号放大策略,该THz超材料传感器对靶标miRNA-21的响应范围为10 fmol/L至10 nmol/L,检测限为8.49 fmol/L。并且该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具备了从多种miRNAs中识别靶标miRNA-21的能力,并且在商业化人血清样本中的回收率可达94.33%到115.33%。结论:该THz传感器可以实现靶标miRNA-21的高灵敏、高特异性检测,具备了在miRNA相关疾病无标记诊断与早期预警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依托胃癌高发区大规模人群筛查队列分析不同级别胃黏膜病变的患病情况,前瞻性探讨不同胃黏膜病变进展为胃癌的风险,为优化胃癌的筛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山东省临朐县胃癌高发区开展的国家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纳入年龄在40~69岁之间,2012-2018年经内镜筛查和病理诊断明确为各级别胃黏膜病变、且未患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或浸润性胃癌的14 087例研究对象,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随访期内新发胃癌通过重复性胃镜筛查、肿瘤发病和死因登记系统报告以及主动入户随访联合判定,经查阅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摘抄的临床病历进行确认。应用Poisson回归模型计算各级别胃黏膜病变进展至胃癌风险的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CI结果 14 087例研究对象中,胃黏膜正常者仅有8例(0.06%),最高诊断为浅表性胃炎(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分别为7 608例(54.00%)、2 848例(20.22%)、3 103例(22.03%)和520例(3.69%)。经过前瞻性随访,共有109例研究对象诊断为HGIN(63例)和浸润性胃癌(46例)。与基线正常或仅有SG的个体相比,患有CAG、IM和LGIN的个体进展为胃癌的风险依次增加为3.85倍(RR=3.85,95%CI:2.04~7.28)、5.18倍(RR=5.18,95%CI:2.79~9.60)和19.08倍(RR=19.08,95%CI:9.97~36.53),其中LGIN组进展为HGIN和浸润性胃癌的风险分别为SG/正常组的22.96倍(RR=22.96,95%CI:9.71~54.27)和14.64倍(RR=14.64,95%CI:5.37~39.93)。各个年龄组患有LGIN者随访期间发生胃癌的风险均显著增加。结论 基于胃癌高发区的大样本人群研究显示,绝大多数40~69岁的高发区居民患有不同程度胃黏膜病变。随胃黏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随访期间发生胃癌的风险呈级联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风险分析下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对Ⅲ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营养状态及抗肿瘤免疫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105例Ⅲ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且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术后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53例术后给予基于术前营养风险分析下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干预2个化疗周期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总蛋白(Total protein,TP),使用体重计测量体重等营养状态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结肠癌特异性抗原-2(Colon cancer specific antigen-2,CCSA-2)、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等肿瘤标志物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等血管新生指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T淋巴细胞群:Th22、Th17、Th9、Treg细胞水平.结果:观察组Hb、ALB、TP、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CSA-2、TSGF、CEA、CA19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EGF、Ang-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h22、Th17、Th9、Tre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营养风险分析下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应用于Ⅲ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降低肿瘤负荷,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提高抗肿瘤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张士舜 ,男 ,1939年生 ,石家庄市人。现为石家庄华光中医肿瘤医院院长 ,主任医师 ,肿瘤专家。于 196 2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医疗系。 1985年创建石家庄华光中医药研究所。 1986年其研制的“抗癌复方胶囊”通过石家庄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 1987年创建华光中医肿瘤医院。 1988年“抗癌复方胶囊”通过省级鉴定 ,并获石家庄市科技进步奖。历任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 ,石家庄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长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长。现任石家庄市中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9年 7月被香港国际传统医学研究会委任为理事 ,8月被《世界名医论坛…  相似文献   
19.
晚期直肠癌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出血、疼痛、肠梗阻等。治疗方法:肝转移病人行Hartmann手术 肝转移癌切除2例,Hartmann手术 肝动脉置管化疗4例,单腔乙状结肠造口术 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2例,双腔乙状结肠造口术 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5例、单腔乙状结肠造口术3例,双腔乙状结肠造口术4例,无肝转移病人行Hartmann手术6例,单腔乙状结肠造口术 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11例,双腔乙状结肠造口术 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8例,横结肠造口3例,非手术治疗12例。原发癌灶的治疗,我们认为晚期病人以微创,姑息或局部切除为主,手术的目的只是为了解除梗阻,缓解疼痛症状,为以后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对于中上段直肠癌主要采用Hartmann手术或单腔乙状结肠造口术,Hartmann手术术式简例,而且可以获得一定的根治效果,对于下段直肠癌主要采用双腔乙状结肠造口术,但术后习缩机会较多;本组对不能切除者采用单腔/双腔乙状结肠造口术加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可使肿瘤组织缺血,坏死,肝转移癌的治疗,直肠癌发生肝转移50%~70%,初次就诊肝转移率20%~40%,直肠癌病人自发现肝转移其自然病程7~13个月,五年生存率不足3%,肝转移癌手术切除后五年生存率达25%~40%,故手术是治疗肝转移癌的最佳选择。直肠癌术后肝转移主要发生在2年内,所以术后定期复查,及早发现转移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HAb18G/CD147刺激人肝癌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建利  姚西英  周筠  黄勇  张阳  陈志南 《肿瘤》2004,24(6):534-537
目的探讨HAb18G/CD147诱导肝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分泌和活化的机制.方法应用明胶酶谱分析方法观察HAb18G/CD147分子及其细胞内、外片段高表达对人SMMC-7721肝癌细胞分泌MMP(MMP-2和MMP-9)及其活化的影响,以及细胞内Ca2 信号调控在此过程的作用.结果HAb18G/CD147分子的高表达明显诱导MMP-2和MMP-9的分泌和活化,分泌总量升高(30.45±3.41)%(P<0.01),而细胞内、外各片段的表达均不能有效刺激MMP的分泌与活化.细胞内Ca2 库释放诱导剂Thapsigargin(Tg)在未转染7721细胞可有效诱导MMP-2和MMP-9的分泌与活化,较对照组升高(58.63±31.04)%(P<0.05),其诱导作用可受到细胞内Ca2 调节抑制剂S-亚硝基-乙酰青霉胺(S-nitroso-N-acetylpenicillamine,SNAP)的明显抑制,而HAb18G/CD147的高表达则抑制了以上细胞内Ca2 信号通路对MMP分泌和活化的调节作用,使转染的T7721细胞MMP的分泌与活化始终处于高水平稳定状态.结论全长的HAb18G/CD147分子可通过抑制细胞内Ca2 信号调控通路诱导肝癌细胞稳定高表达和活化MM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