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3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护理操作中稍有不慎如开启安瓿,或加药针刺橡胶瓶塞,可致微粒碎屑污染及混入液体,直接影响药物的使用质量,易引起许多不良后果.因此提高输液剂质量,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和减少微粒污染是安全静脉输液的保障.  相似文献   
32.
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是心电图(ECG)上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其特征为①J点抬高01~04mV,多见于胸前导联;②ST段抬高呈凹面向上(弓背向下),于V3最明显;③部分J点不明确而呈R波下降支粗钝或类似r′波(假性r′波);④T波常与升高的ST段...  相似文献   
33.
一日两次护理查房在妇科病房实施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丽 《护理研究》2005,19(5):918-919
自2004年1月始我科在实行护理组长负责制工作模式的同时实施一日两次护理查房,取得了一定成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应用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估测前列腺质量,以提高前列腺增生组织的切除率。方法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前,经腹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估测前列腺腺体的质量,对比术后腺体切除质量。结果TURP切除率与前列腺估测质量呈正相关。结论术前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对提高前列腺增生TURP的切除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5.
张红丽  张红  徐卉 《护理研究》2008,22(34):3115-3116
[目的]探讨"五步起床法"对腹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后初次离床活动的影响.[方法]将386例腹部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五步起床法"预见性护理活动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观察两组病人初次离床活动晕厥、切口疼痛、引流管脱落发生率、肠蠕动恢复情况及病人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离床活动晕厥、切口疼痛、引流管脱落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提前(P<0.01),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五步起床法"预见性护理活动干预可明显降低腹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后初次离床活动不良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术后机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6.
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越来越受 到人们的重视。它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成像、治疗计 划设计、放疗实施和验证,应用放射高剂量分布与肿瘤体积 高度适形,使肿瘤组织获得比常规放射高得多的剂量,而肿 瘤周围正常组织则得到有效保护川。20()2年以来,我  相似文献   
37.
目的:回顾性分析48例周期性一侧癫痫样放电(pefiodic lateralized epileptiform discharges,PLE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磁共振检查结果,探讨脑电图PLED患者的脑病变部位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1996-01/2003—12在脑电图记录到PLED的前、后做了MRI检查的48例患者纳入研究,男32例,女16例,年龄8~78岁,平均56.4岁。脑电图检查:应用上海ND-82B、ND-161,日本4314、4418型有笔脑电仪和北京Solar2000N无笔神经中央监护系统。MRI检查:使用Siemens0.2T开放型MR成像仪。MRI检查在脑电图显示PLED前2d或后1周内完成。结果:磁共振显示36例为皮质或皮质下灰质和白质病变,12例仅为皮质灰质病变,均未见单纯白质病变。22例(46%,22/48)死亡,26例(54%,26/48)遗留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研究发现PLED的脑病变部位在灰质,且不支持PLED的“皮质分离”理论。脑电图显示PLED患者的功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昏迷患的脑功能改变与护理措施。方法:对2001年7月2002年11月住院的37例昏迷患实施同步8导脑电波、心电、呼吸、无创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长程(6~120h)监测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脑电监测显示广泛性慢波17例,弥漫性慢波一侧偏胜7例,α-昏迷2例,三相波3例,平坦波3例,周期波4例,爆发-抑制1例。结论:长程监测昏迷患的脑功能改变对判断昏迷程度、病情发展和预后、确定护理措施有一定意义,但监测过程中应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39.
脑电图构型特征对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脑电图构型与昏迷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过去22年间580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脑电图构型。结果:脑电图显示广泛性6波(246例),弥漫性δ波一侧偏胜(114例),α—昏迷(40例),β—昏迷(12例),纺锤—昏迷(10例),三相波(53例),广泛性周期性复合慢波(15例),周期性一侧癫痫样放电(38例),平坦渡(18例),爆发—抑制(34例)。结论:分析昏迷患者的脑电图构型对判断昏迷程度和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0.
脑电图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的脑电图构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HSE患者的脑电图,并与CT、MRI和临床结局进行对照。结果CT、MRI和脑电图异常率分别为53.8%、66.7%和92.3%。异常脑电图构型:弥漫性慢波16例,额颞区慢波5例,周期波5例。结论脑电图检查有助于HSE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