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张秋宁  马陇 《内蒙古中医药》2011,31(24):146-147
目的:探讨体检时静脉抽血出现晕针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1例体检时各种晕针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及预防措施。结果:对21例晕针患者在针对各种原因作出相应处理后完全恢复,无后遗症状。结论:了解静脉抽血晕针的原因,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减少晕针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加速部分乳腺放射治疗(APBI)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SCI、EMBASE、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辅手工检索和其他检索。纳入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APBI与全乳腺放疗(WBRT)的临床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0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研究(91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WBRT相比,APBI后10年总生存率有差异(OR=0.56,95%CI:0.35~0.91),而5、8年总生存率方面无差异(OR=1.76,95%CI:0.67~4.62;OR=0.86,95%CI:0.44~1.66);在5、7年绝对美容满意率方面有差异(OR=2.09,95%CI:1.21~3.62,P=0.009;OR=3.42,95%CI:1.25~9.38,P=0.02),两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肿瘤专项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对侧乳腺癌发生率、远处转移率方面均无差异。[结论]APBI是一种可行的早期乳腺癌治疗方式,其明显缩短了疗程,美容效果较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与单纯放疗相比,治疗新诊断的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年1月-2009年12月)、EMBASE(1974年1月-2009年12月)、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4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1月-2009年1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年1月-2009年12月)、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年1月-2009年12月)和万方数据库(1997年1月-2009年12月).纳入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新诊断的GBM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分析依据Cochrane评价手册5.0.0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标准.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个RCT,共包括8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放疗相比,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可以提高新诊断GBM患者18个月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相对危险比为2.46(95%的可信区间:1.11~5.46)]和24个月OS[相对危险比为2.88(95%的可信区间:1.95~4.25)],改善6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相对危险比为1.48(95%的可信区间:1.22~1.78)]、12个月PFS[相对危险比为3.07(95%的可信区间:2.17~4.34)]、18个月PFS[相对危险比为4.71(95%的可信区间:2.51~8.84)]和24个月PFS[相对危险比为7.47(95%的可信区间:2.67~20.94)],并改善6个月肿瘤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相对危险比为1.51(95%的可信区间:1.07~2.13)]和12个月TTP[相对危险比为3.91(95%的可信区间:1.59~9.61)].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引发的3~4级白细胞减少[相对危险比为4.31(95%的可信区间:0.77~24.31)]、3~4级血小板减少[相对危险比为4.03(95%的可信区间:0.70~23.34)]和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对危险比为2.79(95%的可信区间:0.12~67.10]与单纯放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可以提高新诊断GBM患者的18和24个月OS,改善6、12、18和24个月PFS以及6和12个月TTP.因此,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是目前术后治疗新诊断GBM的一种较为合理而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4.
目的:评价质子治疗儿童常见颅内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截止时间为2016年9月,纳入质子治疗儿童常见颅内肿瘤的临床研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Analyst及STATA12.0进行合并分析,对无法合并的结局指标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11篇研究进入系统评价,9篇为病例系列报告, 2篇为非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接受质子治疗的颅内肿瘤患儿531例,颅咽管瘤2篇(45例),星形细胞瘤2篇(59例),髓母细胞瘤4篇(228例),室管膜瘤2篇(120例),未分病理类型报道1篇(79例)。①总生存率(OS):分别有5、10和6篇文献报道了2、3和5年OS。2篇非随机对照试验中,3年OS质子治疗组分别为94.1%和94.0%,光子治疗组分别为96.8%和92.5%;1篇报道了5年OS,质子治疗组和光子治疗组分别为82.0%和87.6%。病例系列报告的文献间存在异质性(I2>50%,P<0.1),亚组采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2、3和5年的OS分别为94%(95%CI:0.90~0.97)、90%(95%CI:0.86~0.93)和87%(95%CI:0.82~0.93)。②局部控制率(LC):分别有3、4和2篇文献报道了2、3和5年LC,文献间有异质性(I2>50%,P<0.1),亚组采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2、3和5年的LC分别为 93%(95%CI:0.88~0.98)、86% (95%CI:0.81~0.92)和77% (95%CI:0.70~0.85)。③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SMN):4篇文献报道了1例髓母细胞瘤治疗后并发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④不良反应: 9篇文献报道了不良反应,1篇未进行分级报道,8篇文献(465例)报道了3级以上听力损伤16例,3级以上视力损伤6例,需要激素替代治疗的内分泌功能障碍16例。结论:质子治疗儿童颅内肿瘤患者前,尚需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35.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自身免疫性肝病,随着检出率和诊断率逐年上升,已成为肝脏炎性疾病领域的突出问题和研究热点.本研究综述PSC的治疗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药物、手术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的一些探索,以期为该病的科研与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评价碳离子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碳离子治疗Ⅰ期NSCLC的研究,提取数据,对满足条件的数据采用MetaAnalyst Beta 3.13和STATA 12.0进行合并分析。结果 共纳入10个研究(7个临床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1、3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5.1%、68.5%和45.9%;1、3和5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0.2%、76.7%和81.2%;1、3和5年的肿瘤特异生存率分别为82.9%、58.5%和57.3%;总复发率和原发肿瘤复发率分别为45.8%和11%;总死亡率、肺癌特异性死亡率分别为52.4%、28.3%;T1和T2期的NSCLC在5年总生存率、总复发率、肺癌特异性死亡率、皮肤1级和2级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碳离子治疗Ⅰ期NSCLC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碳离子治疗作为一种国际标准化的治疗方法应用于NSCLC患者前,尚需进行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p53表达水平与放化疗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甘肃省肿瘤医院2009年10月-2012年12月完成同步放化疗的62例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或患者不愿手术的食管鳞癌癌初治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病理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p53蛋白表达与放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p53阳性表达率为56.5%(35/62)。p53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ECOG ZPS评分等比较差异都无显著性(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全组患者CR24例,PR26例,SD11例,PD1例,计算出ORR为80.6%(50/62),DCR为98.4%(61/62);p53阳性者ORR为74.3%(27/35),p53阴性者ORR为92.6%(26/27),两组O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59,P=0.011)。本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8个月,其中p53阳性组为27个月,p53阴性组为36个月。62例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5.5%(53/62)、64.5%(40/62)、37.1%(23/62);其中p53阳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4.3%(33/35)、57.1%(20/35)、34.3%(12/35),p53阴性组分别为96.3%(26/27)、81.5%(22/27)、51.9%(14/2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患者OS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P=0.036)。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p53阴性患者放化疗的敏感性较高且预后好。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金黄散对多西紫杉醇外渗性大鼠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生理盐水涂抹组、金黄散高剂量组、金黄散低剂量组及百多邦软膏组及模型对照组。大鼠后背部造成多西紫杉醇血管外渗性动物模型,分别外涂生理盐水、高剂量金黄散、低剂量组金黄散及百多邦软膏,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防治干预组。观察各组大鼠外渗损伤发生率、损伤程度[计算曲线面积(AUC)]。结果:百多邦软膏组、金黄散高剂量及低剂量组的皮肤损伤发生率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金黄散高剂量组、金黄散低剂量组与百多邦软膏组皮肤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金黄散高剂量组、金黄散低剂量组、百多邦软膏组与模型组比较,AUC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0.05),其中金黄散高剂量组AUC较低剂量组小,但比百多邦软膏组高(P0.05)。结论:高剂量及低剂量金黄散外涂均对多西紫杉醇外渗性损伤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高剂量与百多邦软膏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采用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引出重离子束治疗头颈部浅表肿瘤的近期疗效和急性不良反应。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13例头颈部浅表肿瘤患者采用能量为80MeV/u~100MeV/u的碳离子(126+)束进行重离子束放射治疗。总剂量46GyE~70GyE,1次/天,连续12天。应用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判断不良反应,应用WHO疗效标准评价近期疗效。结果:非恶黑性皮肤癌、乳头状瘤、恶性黑色素瘤有效率(CR+PR)分别为100%(9/9)、50%(1/2)和50%(1/2),13例患者总局部控制率为85%(11/13)。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1、2、3度分别为30.8%(4/13),15.4%(2/13),15.4%(2/13),未观察到4级皮肤不良反应。结论:重离子束放射治疗头颈部浅表肿瘤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适形放疗(IMRT)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SCI及EMBASE数据库,并辅手工检索和其他检索。纳入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适形放疗与传统放疗(RT)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0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研究(1 440例)。Meta分析显示,与RT相比,IMRT可降低急性湿性皮炎、乳房浮肿和色素沉着的发生。结论IMRT可明显降低急性湿性皮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