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77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体育锻炼具有促进骨骼生长发育、延缓骨质丢失的作用,其在防治骨质疏松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人们对于体育锻炼促进骨骼发育的作用机制、锻炼强度和频率对骨骼发育的影响、不同年龄人群体育锻炼方案的选择、以及体育锻炼在骨质疏松防治中的效用等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大量研究证实,在生长发育期,体育锻炼使骨骼系统持续处于轻度超负荷状态,引起骨塑建使得骨量增加;而到了成熟期,成年人的骨强度与肌力大体相平衡,骨骼系统内部以维护模式的骨重建为主,体育锻炼可以防止骨质丢失。此外,体育锻炼还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因此,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应当贯穿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本文就生活中最常见的体育锻炼在骨骼发育以及骨质疏松预防中的作用做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通过体内、体外实验,探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对结直肠癌SW480、HCT116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与化疗联用的增敏作用.方法:采用CCK-8方法分析GABA及其与抗癌药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ru)或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联用对结直肠癌SW480、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GABA对SW480、HCT116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裸鼠成瘤实验观察移植瘤质量和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裸鼠肿瘤组织Ki67蛋白的表达,TUNEL染色观察裸鼠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体内实验研究GABA与OXA联用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100 μmol/L GABA可显著抑制结直肠癌SW480、HCT116细胞的增殖,其抑制率分别为(37.38±2.62)%、(15.54±1.33)%,GABA浓度增加至200 μmol/L时,其抑制作用未见明显增强.GABA使SW480、HCT116细胞S期数量分别减少11.8%及10.7%.GABA与5-FU或OXA联用组对SW480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5-FU或OXA组[(72.76±1.07)% vs (63.82±3.29)%或(65.60±1.19)% vs (57.09±1.25)%;q=4.079或4.128,P<0.05],对HCT116细胞增殖抑制率也高于单用5-FU及OXA组[(79.53±1.12)% vs(69.71±0.09)%或(73.19±0.07)% vs(64.65 ±1.99)%;g=4.569或4.561,P<O.05].实验结束时,GABA与OXA联用组小鼠移植瘤质量、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和OXA组[(0.20±0.016) vs (0.42±0.039)、(0.36±0.030)g和(250±27)vs(780±60)、(520±46) mm3,均P<0.01];抑制Ki67蛋白在肿瘤组织的表达、促进肿瘤组织细胞的凋亡.结论:GABA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5-FU或OXA联用可增强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分泌性乳腺癌(secretory breast carcinoma,SB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6例SBC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光镜下观察HE切片,采用免疫组化、FISH技术检测ETV6基因,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5例,发病年龄6~76岁,平均38. 7岁。左侧乳腺2例,右侧乳腺4例。5例表现为无痛性乳腺肿块,1例表现为乳头溢液。肿瘤直径1. 0~3. 1 cm,平均2. 0 cm,边界较清,但无包膜。镜下实性巢状、微囊状、腺管样或乳头状排列的肿瘤细胞被玻璃样变的纤维组织分隔,呈多结节状生长;胞质内含嗜酸性分泌物或分泌小泡。免疫表型:6例CK7、CEA、S-100均阳性,ER、PR、HER-2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10%~40%; 1例分子检测存在ETV6基因易位。2例行肿块切除术; 4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其中2例有淋巴结转移(3/15、1/16)。5例随访6个月~20年,1例发生肺转移。结论 SBC属于临床经过相对惰性、预后较好的罕见乳腺肿瘤,依据典型的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可明确诊断,特征性的ETV6基因易位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通过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偏头痛的古代方剂,挖掘其用药和时代规律,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方剂,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统计不同时代药物种类、四气、五味、归经和功效频率,运用复杂网络分析和关联分析挖掘治疗偏头痛的核心中药和药物关联情况。结果:共筛选出266首方剂,涉及337种中药,各年代方药不全相同,但均喜用温性、苦味或辛味,归肺、肝或脾的中药。其中,最核心的中药为川芎、防风和当归,并常用甘草、细辛、防风和川芎相配伍。结论:各年代医家辨治偏头痛用药不尽相同,但其用药思想包括性味归经等基本相同,从汉唐至清代整体一脉相承,总不离祛风、活血、止痛和从肝论治,可为现代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分析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微创手术术中相关因素、吻合口位置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是否有关联.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中下段老年食管癌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前及术中相关因素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 胸部吻合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1例(15.28%),颈部吻合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2例(33.3...  相似文献   
106.
绩效考核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内容之一,研究表示,医院实施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对客观评价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可稳定护理队伍,保证护理质量及安全[1].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医院常存在能级与岗位不对应,专业职称与岗位技能不匹配,护理人力资源流失率高及绩效与能级不对应等问题,导致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较低[2,3]...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了解2010—2019年武汉市洪山区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特征,为完善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2010—2019年洪山区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特征。结果 2010—2019年武汉市洪山区共发生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1 568起,罹患率12.89%。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起,均发生在学校。各年度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trend=47.605,P<0.001),发病率逐年上升。聚集性疫情病种主要为流感样病例、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和水痘,占病种总数的90.56%。发病时间在4—6月、12月至次年1月。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占发生起数的93.69%。托幼机构发生聚集性疫情以粪-口途径传播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为主,小学和中学以呼吸道传播的流感样病例和水痘为主。中学罹患率最高(22.82%),其次小学(15.55%)、大学(13.50%),幼儿园最低(11.92%),各类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701...  相似文献   
108.
牙周炎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涉及细菌、宿主免疫、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目前为止,牙周炎的早期诊断及监测多依赖临床参数的测量,但其有一定的滞后性及主观性。随着唾液组学的不断发展,研究发现唾液是一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储存库。唾液标本的采集无侵袭性、可避免病毒传播,有望成为血液的替代品。而唾液中的多种细胞因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参与特定免疫细胞募集、病原菌控制和破骨细胞活性的诱导或抑制。因此,文章就唾液中对牙周炎早期诊断最有价值的细胞因子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我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中旬近4万余例女性HPV感染情况,为HPV疫苗接种、宫颈病变预防、治疗、随访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中旬之间,于我院妇科门诊及病房、皮肤科门诊及体检中心的37325接受HPV分型检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检测结果.结果:HPV感染...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比较血小板计数与脾面积比值(PC/SA)和血小板计数与脾长径比值(PC/SD)诊断乙肝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7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分为EV组121例和无EV组51例,均行胃镜、血常规及腹部超声检查,采集血小板计数(PC)、脾长径、脾厚径,计算PC/SA和PC/SD。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C/SA、PC/SD诊断EV的价值,比较两者诊断效能。结果EV组脾长径和脾厚径均大于无EV组,EV组PC、PC/SA及PC/SD均小于无EV组(均P<0.001)。PC/SA诊断EV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95%可信区间:0.784~0.897),截断值为10.29时,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4%、76.5%、88.9%、60.9%;PC/SD诊断EV的AUC为0.816(95%可信区间:0.750~0.871),截断值为629.65时,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6%、64.7%、85.5%、68.7%。PC/SA诊断EV的AUC高于PC/SD(0.846 vs.0.816,Z=2.954,P=0.003)。结论PC/SA与PC/SD均可用于诊断乙肝肝硬化患者EV,PC/SA诊断价值更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