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邻居李高工,今年65岁,喜静少动,今年查体时发现空腹血糖5郾8毫摩尔/升,来问我是不是正常。我告诉他不是糖尿病,而是处于糖耐量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异常代谢状态,称为空腹血糖受损。这种状态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是糖尿病前期,绝不能掉以轻心。要采取措施加强防范。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空腹血糖正常值为>7郾8毫摩尔/升,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郾1毫摩尔/升。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此标准糖尿病并发症急剧上升,漏掉了许多糖尿病人。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研究讨论,将空腹血糖受损的诊断下限调至5郾6毫摩尔/升。中国糖尿病学会于20…  相似文献   
22.
临床在职研究生普遍科研能力薄弱,如何培养临床在职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科研探索能力,是研究生培养阶段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临床在职研究生应注重科研兴趣的建立、科研设计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在竞争与合作的科研环境下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23.
ALK基因重排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发生率约3%-5%。第一代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Crizotinib可以有效地针对这些肿瘤在NSCLC个体化靶向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随机III期临床研究对比了Crizotinib和二线标准化疗方案治疗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提示Crizotinib治疗ALK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疗效明显、耐受性好。然而,尽管治疗初期有较好的疗效,但大部分患者持续用药后会出现获得性耐药。因此,一些针对ALK阳性的NSCLC患者的新治疗策略在临床试验中逐步开展,包括第二代ALK抑制剂,比如LDK378、CH5424802(RO5424802)和AP26113等,以及其他靶点抑制剂如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等。本文就ALK阳性NSCLC患者的治疗进展以及最新药物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4.
背景与目的有关ERCC1基因多态性是否影响接受含铂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生存的研究结果不相一致。本研究前瞻性研究90例接受含铂方案化疗的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RCC1基因C8092A和第118位密码子多态性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全部患者接受含铂联合方案化疗,采用测序法对患者基因型进行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疗效的关系。结果ERCC1C8092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CC40O%(36/90)、CA48.9%(4400)、AA11.1%(10/90),第118密码子基因型频率分别为CC58.9%(5300)、CT34.4%(3100)、TT6.7%(6/90)。C8092ACC基因型有效率与CA、AA基因型无统计学差异(33.3%VS29.6%,P=0.71),ERCC11墙CC基因型患者有效率与CT和TT基因型无统计学差异(32.1%VS24.3%,P=0.43)。C8092ACC基因型患者与CA和AA基因型PFS无统计学差异(5.2月vs5.4月,P=0.62),ERCC1118CC基因型患者CT和TT基因型PFS无统计学差异(5.5:1vs53月,P=0.59)。结论ERCC1C8092A、118多态性可能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铂类化疗疗效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5.
背景与目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的诊断、疗效、预后判断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血清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在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并与癌胚抗原(CE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作比较。方法应用ELISA检测82例肺癌患者化疗前及部分患者化疗后4种标志物水平。结果肺癌患者TPs、CEA、Pro-GRP阳性率及水平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广泛期SCLC患者TPS阳性率显著高于局限期患者。患者化疗后TPS、CEA、Pro—GRP阳性率及水平均显著下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PS水平是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TPS在肺癌患者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判断方面可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本研究为比较伊立替康联合顺铂(irinotecan plus cisplatin, IP)方案与足叶乙甙联合顺铂(etoposide plus cisplatin, EP)方案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及不良反应。  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肿瘤内科从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60例SCLC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接受IP和EP方案的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 PFS), 次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 客观反应率(response rate, RR)和不良反应。  结果  60例患者中, 59例可评价疗效, 其中IP组RR 65.4%(19/29), 中位PFS为9.6个月, 中位OS为17.3个月; EP组RR 73.3%(22/30), 中位PFS为9.7个月, 中位OS为17.4个月, 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864;P=0.982;P=0.997)。两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 但Ⅲ+Ⅳ度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 IP组腹泻发生率高于EP组(26.6%vs.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  结论  IP方案一线治疗SCLC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均与EP方案相当, 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27.
老年肺癌发病及死亡呈上升趋势,但老年患者整体接受积极治疗的人数却明显少于非老年患者。随着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如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新生血管抑制剂、抗肿瘤单克隆抗体及多靶点药物的出现,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得到显著延长,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靶向治疗已成为最有希望且能显著改善老年患者预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8.
背景与目的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pacilitaxel plus cisplatin,TP)是目前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标准方案之一。本研究旨在比较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liposome pacilitaxelplus cisplatin,LP)方案与T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及毒副反应。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静脉注射紫杉醇脂质体和紫杉醇注射液150 mg/m~2,第1天,联合顺铂75mg/m~2,第1天-2天,21天一个周期。结果 10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LP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5.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9.0个月,客观反应率(response rate,RR)为26%;TP组中位PFS为4.2个月,中位OS为9.3个月,RR为24%;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110;P=0.342;P=0.890)。两组Ⅲ度+Ⅳ度毒性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P组末梢神经炎发生率低于TP组(8%vs 28%,P=0.030)。结论 L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NSCLC疗效与TP方案相当,末梢神经炎发生率低于TP方案。  相似文献   
29.
背景与目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盐酸埃克替尼治疗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观察盐酸埃克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56例初治晚期肺腺癌患者,口服盐酸埃克替尼125 mg,每日3次,评价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56例肺腺癌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为46.4%(26/56),疾病控制率为78.6%(44/56)。20例患者进行了EGFR基因突变检测,18例患者EGFR基因突变阳性,EGFR突变阳性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为66.7%(12/18),疾病控制率为94.4%(17/18)。不吸烟、EGFR基因突变阳性和出现皮疹的患者客观有效率高于吸烟、EGFR基因野生型和突变情况未知、未出现皮疹的患者(P<0.05)。治疗相关毒副反应主要为轻度皮疹(28.5%)和腹泻(12%)。结论盐酸埃克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对于EGFR突变阳性患者有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30.
肺鳞癌(squamous-cell lung cancer,SQCLC)是一种常见的肺癌病理类型,全世界每年约40余万人死于肺鳞癌,发病与吸烟密切相关。然而,研究表明,在肺腺癌中有明显疗效的靶向药物却无法让肺鳞癌患者获益,如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抑制剂、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lymphoma kinase,ALK)抑制剂等。通过大量基因组学研究表明,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基因扩增和盘状结构域受体2(the 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 2,DDR2)基因突变等都可能成为新的用于治疗肺鳞癌的潜在药物分子靶点。此外,肺鳞癌患者基因组中也存在特异性的基因变异位点,这些改变在肺鳞癌细胞周期调控、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凋亡和鳞状上皮分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可能为寻找候选分子靶点提供依据。本综述通过回顾近年来肺鳞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相关研究,分析靶向治疗在肺鳞癌中的研究进展,使肺鳞癌的个体化靶向治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