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8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307篇
医药卫生   6003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31.
目的改进半富马酸喹硫平的合成工艺。方法 2-氨基二苯硫醚与三光气反应得到2-异氰酸基二苯硫醚,然后在多聚磷酸的作用下进行环合反应得到10H-二苯并[b,f][1,4]硫氮杂艹卓-11-酮,经三氯氧磷氯代、与无水哌嗪缩合、烷基化,最后与富马酸成盐得到半富马酸喹硫平。结果与结论改进了半富马酸喹硫平的合成路线,并且优化其合成工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13C-NMR、MS谱确证。新合成路线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便,为半富马酸喹硫平的工艺放大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体外研究人肝微粒体中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和氟康唑分别对辛伐他汀代谢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氟康唑与辛伐他汀在人肝微粒体中共孵育,采用UPLC-MS/MS测定辛伐他汀的浓度。结果 罗红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对辛伐他汀的代谢没有影响,氟康唑剂量依赖性抑制辛伐他汀的代谢,其IC50值为36.6 μmol·L-1。结论 氟康唑显著抑制辛伐他汀的代谢,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对辛伐他汀在人肝微粒体中代谢无明显药物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通过骨科万古霉素使用情况的专项点评,促进其合理使用。方法 调取本院骨科2011—2013年使用万古霉素的病历,对其适应症、用法用量、疗程、序贯治疗、病原学检查5个方面进行合理性点评。结果 本院骨科不存在滥用万古霉素,重视病原学检查。但存在选药或疗程不合理、药液稀释浓度高以及医师对病原学检查认识不全面等现象。结论 开展万古霉素的专项点评,及时干预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其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患者服务满意度,探讨透析患者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血液透析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于2013年3—5月期间选取苏南、苏中和苏北10个代表城市800名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73份,有效回收率96.6%。结果 1血透组和腹透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原发疾病、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形式构成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透析持续时间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透组和腹透组对透析前宣传教育的评价,腹透组高于血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随访期宣传教育的评价,腹透组高于血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对血透组和腹透组的χ2检验,影响患者满意度的6个因素对两组影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根据影响满意度的6个因素,腹透组追加"电话联系医护人员的方便程度""随访的频率""透析中意外事件的处理程度"3个因素;对血透组和腹透组分别做多元线性回归,进一步筛选影响血透组和腹透组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血透组中"医生对提出问题的讲解程度""护士进行技术操作的专业程度"2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透组中"护士进行技术操作的专业程度""透析中意外事件的处理程度""医生对提出问题的讲解程度"3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腹膜透析的总体满意度高于血液透析。2加强对腹膜透析知识的宣传教育。3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4提升腹膜透析服务水平,利于腹膜透析的推广。  相似文献   
135.
目的研究在张力平衡针法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脑梗死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脑梗死痉挛性瘫痪患者2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30)和观察组(n=128)。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加张力平衡针法,观察组另予中药熏洗患肢,共6周。治疗前、治疗3周后、治疗6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对患者进行评定,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FMA、MBI与ND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MAS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1.121,P=0.001);两组患者FMA、MBI与ND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t7.382,P0.05),观察组FMA、MBI与NDS评分优于对照组(t4.412,P0.05);治疗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用中药熏洗能改善脑梗死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肌张力、日常生活活动与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6.
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恢复治疗十分棘手。音乐治疗是意识障碍患者促醒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同个体之间、植物状态和最小意识状态患者之间、不同的音乐作品之间,音乐刺激的效果可能存在一定差异。默认网络是维持意识的最主要网络之一,还有其他网络参与。音乐治疗影响的脑区存在于多个网络中,包括听觉、认知、情感等网络。  相似文献   
137.
目的了解我院中专见习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现状,分析护生沟通能力不足的原因,并深入探讨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440名临床见习护生进行调查,将临床沟通能力分为4个一级测量指标、10个二级测量指标,并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临床沟通能力采用5分制,440名见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平均得分(3.44±0.08)分。其中,文字表达能力得分最低,身体语言沟通能力得分最高。护生对于临床沟通能力的自我评价优于实际情况(P<0.05)。结论我院见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较差,护理教育者应从增加重视程度、改善现有教学体系与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加实践机会、提高护生基本素质、制订统一培养及考核标准等方面着手提高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38.
据预测,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20.2亿,我国将达到4.8亿,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5%,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中国2012年约20万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因不明,且国内尚无大样本相关调查[3]。为此,本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中老年人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这是在我国首次进行的全国范围内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率综合性调查。结合我国地形地势、气候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设计和实施,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与典型抽样相结合的原则抽取3万人,使纳入人群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研究将首次建立并完善“中国中老年人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的权威数据库,旨在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学术界及社会公众提供宝贵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39.
随着我国交通、建筑等行业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交通伤、建筑伤和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快速增加。然而,作为人口大国,我国一直没有自己的骨折流行病学相关数据,发表论文、撰写教科书主要引用国外数据。因此,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居民骨折/脱位发病率流行病学调查”,建立并完善我国骨折/脱位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的权威数据库,为科学研究、医疗、预防以及交通、建筑等行业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数据。本课题组在我国率先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骨折/脱位发病率流行病学调查,根据我国地形、气候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统一设计、培训、实施。该调查将覆盖我国31个省区市(港澳台除外),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51万人,使纳入人群具有良好代表性,目前已完成24万人。现简要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0.
蒋凤  陈洁琼  许可  张晓慧  李杨 《眼科》2015,(2):90-95
目的通过对国人X连锁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XLRS)患者RS1基因突变分析,描述RS1基因突变特点和XLRS表型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本实验室收集XLRS患者27例,其中12例家族史明确,15例为散发。方法利用PCR扩增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27例患者RS1基因6个编码外显子。并对所有患者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查眼前节、散瞳后直接眼底镜查眼底及眼底照相、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和视网膜电图(ERG)。主要指标RS1基因基因突变,发病年龄,视力,眼底表现。结果在27例患者中检测到27种RS1基因突变,其中4种为新发现突变,22种位于第4-6外显子(85.2%),即RS1蛋白的盘状结构域。27种突变包括15种错义突变(55.6%),4种无义突变(14.8%),4种缺失或插入(14.8%),2种剪接位点改变(7.4%),2种大片段缺失(7.4%)。27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4.70±1.25)岁(0~34岁)。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22±0.28)(手动~1.0)。27例患者(54眼)中,40眼黄斑劈裂(74.1%),7眼仅有周边视网膜劈裂,5眼黄斑萎缩(其中3眼合并周边视网膜劈裂)。结论本研究结果扩大了RS1基因突变谱,第4-6外显子区域是XLRS患者RS1基因突变的热突变区域,对怀疑为XRLS患者应先进行RS1基因第4-6外显子区域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