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0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大出血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再出血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18例术中确诊的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并大出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急诊手术,其中Nissen法12例,Graham法5例,Bancroft法1例.全部顺利成功完成手术,术后第1天再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均痊愈,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 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是挽救患者的关键,术后正确静脉使用奥美拉唑,维持胃内pH值>6.4是防止术后再出血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2.
腔内激光+膝下经皮点状贯穿缝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腔内激光+膝下经皮点状贯穿缝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389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腔内激光+膝下经皮点状贯穿缝扎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0 min。住院4~8 d,平均住院6 d。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3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均无深静脉血栓、深静脉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无一例复发。迂曲、成团曲张静脉消失,溃疡愈合,色素沉着减轻或消失,下肢肿胀沉重感、酸困感消失。术后1个月彩超复查大隐静脉主干均全程闭塞,无血流信号,曲张的静脉均消失,膝下小腿部皮肤无条索状硬结及瘢痕。结论大隐静脉腔内激光结合膝下经皮点状贯穿缝扎术,使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43.
为探讨腹腔镜下应用电钩行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回顾分析2009年8~12月腹腔镜下用电钩切除的14例直肠癌患者资料。结果显示,1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160±40)min,平均出血量为(60±20)ml,术后住院时间7~16d,平均费用15000元,术后无肠道并发症。结果表明,腹腔镜下应用电钩行直肠癌手术安全可行,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且费用低。  相似文献   
44.
杨晓晔  张存  沈振 《河北医药》2016,(3):399-401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 S-1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奥沙利铂联合 S-1新辅助化疗治疗的4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观察组;根据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变部位、病理类型等五个变量进行1:1配对,选取直接进行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41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并比较2组肿瘤手术切除率、根治肿瘤手术切除率及术后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肿瘤 TNM 降期率为43.9%(18/41),化疗毒副反应症状轻、发生率低,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影响。观察组肿瘤手术切除率(95.1%)及根治肿瘤手术切除率(73.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半年生存率分别为97.6%、85.4%,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92.7%、73.2%,术后2年生存率分别为57.3%、4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 S-1新辅助化疗可以改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疗效明显,毒副作用小,可以明显提肿瘤手术切除率、根治肿瘤手术切除率及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手术后的恶性骨肿瘤患者经自体瘤苗及TF联合免疫治疗对T4 T8值影响作用 ,研究T4 T8值变化和免疫综合治疗对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抗人T细胞OKT系统OKT4 、OKT8检测T4 T8值 ,自体瘤苗的转移因子分别皮内注射和皮下注射 ,复查随访无瘤生存率。结果 治疗使无瘤生存率提高 ,使T4 T8值升高 ,而T4 T8值与无瘤生存相关不大。结论 联合免疫治疗提高无瘤生存率 ,可提高整体免疫水平 ,而整体免疫水平无显著变化者也有显著无瘤生存率。提示手术后免疫联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主要是特异性抗瘤免疫的激活及敏感性升高 ,这种效应即使在较低的宏观整体免疫水平下也可起作用。  相似文献   
46.
外伤性脾破裂49例保脾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脾破裂保脾治疗经验。方法 有选择的对 49例脾破裂行保脾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 2 2例 ,手术治疗 2 7例。单纯缝合 11例 ;缝合 +脾动脉结扎 2例 ;填塞 +缝合 4例 ;全脾切除 +自体脾片移植 10例。结果 全部治愈。手术组无再手术病例。结论 正确掌握非手术治疗指征和合理选择术式是保脾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7.
<正>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是一种病理诊断,指胎盘的非梗死、非缺血区域中血管数量的显著增加,是最常见的胎盘肿瘤,大多数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是在产检时通过超声偶然发现的,报道产检时超声诊断孕周最早为18周[1],分娩后如果没有仔细察看胎盘并送病理检查就会漏诊[2]。血管瘤常呈紫红色或灰白色,圆形、卵圆形或肾形,与周围正常胎盘组织界限清楚,通常位于胎盘灌注量较差的区域(绒毛膜下和边缘区域),从妊娠中期开始可以观察到。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伴和不伴自杀意念的早发性抑郁障碍患者的脑区结构的差异及其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2019~2020年对37例伴自杀意念早发性抑郁障碍患者、23例不伴自杀意念的早发性抑郁障碍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和磁共振成像扫描,运用基于体素形态测量学的(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技术比较两组被试的...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总结1例小儿先天性左心室憩室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在护理方面要注意减轻或避免患儿上腹部受压和遭受撞击;术后早期要特别注意患儿左心功能的维护.结果 在全身麻醉下,患儿接受了“憩室切除术加动脉导管结扎术”,术后恢复顺利.结论 心外科护士要多了解有关小儿先天性左心室憩室的解剖,症状、体征,手术治疗的方式,并在护理方面作出有针对性的护理预案.  相似文献   
50.
<正> 类风湿性关节炎(下称本病)是一种病因未明、以关节炎症为主的慢性反复发作全身性疾病,早期有游走性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则关节僵硬和畸形,功能丧失。国外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左右,国内虽缺乏广泛的调查资料,但据2个部队医院报告,本病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0.57~1.79%。由于病因不明,无论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效果都不够理想。近年来中医采用辨证论治、验方单方和新针治疗,疗效尚属满意,且副作用少。现根据手头资料将中医治疗本病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