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7篇
医药卫生   2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通过研究观察血塞通联合拜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给予血塞通与拜阿司匹林的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的拜阿司匹林治疗.四周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情况,并对此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00%).结论 血塞通联合拜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胃癌间质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对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06年6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26例胃癌患者,根据术前外周血NLR及胃癌患者TANs的浸润情况,将其分为4个组,比较全组胃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  NLR高合并TANs低浸润组肿瘤分化程度较低(P < 0.001)且肿瘤体积较大(P=0.026)。4个组中NLR高合并TANs低浸润组生存率最低,NLR低合并TANs高浸润组生存率最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均显示:NLR高合并TANs低浸润(P < 0.05)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术前外周血NLR联合胃癌组织中TANs浸润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且术前外周血NLR高联合胃癌组织中TANs低浸润胃癌患者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建立用于发育毒物研究和评价的兔着床后全胚胎培养方法。方法:取怀孕第9天(gestation day 9,GD9)的孕兔胚胎,参照Carney和Naya的方法,剥离胚胎后单瓶培养,体外培养48 h后将发育情况与文献报道的结果进行对比;并用5.0mmol/L的甲氧基乙酸(methoxyacetic acid,MAA)作为致畸阳性物对所建立的培养方法作进一步验证,采用Carney建立的兔胚胎形态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本研究中23个GD9兔胚胎体外培养48 h后,存活率为100%,头长平均增长2.15倍,卵黄囊闭合和胚胎弯曲情况、体节数、自发畸形率、形态评分均数等指标均与文献报道的体外培养发育情况相近,5.0 mmol/L的MAA显示对兔胚胎有发育毒性,包括卵黄囊闭合减少、头部肿胀、面部器官缺失、体节紊乱、尾神经管闭合不全等,形态评分低于溶剂对照(P0.05)。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兔着床后全胚胎培养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了解以含三氯生和乙醇为主要杀菌成分的迅尔康手消毒液的毒性.方法 采用动物试验观察其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刺激性及致敏作用.结果 该手消毒液对大鼠和小鼠急性经口LD如均>5 000 mg/kg·bw;各剂量诱导的PCE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其原液对兔完整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致敏率为0%;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比较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和常规TiO2对细胞的毒性及DNA损伤有无差异。[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彗星实验)比较25、50、100、200μg/mL质量浓度(以下简称“浓度”)的nano-TiO2(5-10nm)和常规TiO2的细胞毒性与DNA损伤作用。[结果]nano-TiO2对A549细胞的毒性与常规TiO2的变化趋势相近,nano-TiO2毒性大于常规TiO2,200gg/mL浓度时作用12h以上两者细胞存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nano-TiO2各剂量组尾DNA含量、Olive尾距、彗星尾长均明显增加(P〈0.05);常规TiO2在受试剂量下尾DNA含量、Olive尾距、彗星尾长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增加。[结论]nano-TiO2对A549细胞的毒性高于常规TiO2,且nano-TiO2可诱导DNA损伤,而常规TiO2未观察到DNA损伤作用。表明nano-TiO2与常规TiO2在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6.
扩展的简单串联重复(ESTRs)序列是基因组DNA上高不稳定的一类重复序列。由于其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率高,因而在生殖细胞诱发突变中的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发现有3类重复序列——小卫星、微卫星和ESTRs,主要通过系谱法和单分子PCR法来研究这些重复序列的变化。但迄今为止,这些重复序列的突变机制还不明确。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这3种重复序列的异同、ESTRs突变研究方法的优缺点以及突变机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移行上皮反应基因(TERE1)在小鼠胚胎着床后至新生儿断乳期主要器官中的正常表达规律.方法:于E11 d~E18 d、P0 d、P7 d、P14 d、P21 d,取得小鼠胚胎脑、眼、心、肺、胃、肝、肢、肾(肾自E13 d开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ERE1基因在各器官的表达丰度.结果:除仅在P21 d肢未检出外,TERE1基因在小鼠主要器官的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且在脑、眼、心、肺、胃、肝、肾的表达水平较高;该基因的表达除在小鼠肾发育过程中呈升高趋势外,在脑、眼、心、肺、胃、肝、肢的表达均呈波动性.结论:TERE1基因在小鼠器官发育过程中呈广泛表达,且表达丰度不同,表达模式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8.
众所周知 ,制定安全限值的前提是通过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获得的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LOAEL)或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 (NOAEL)。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致突变物和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剂量 反应关系是否存在阈值一直有争议 ,通常认为无阈值或零阈值。据此 ,认为这类化合物在零以上的任何剂量都有某种程度的危险度 ,因而不能利用安全限值的概念 ,并为此建立了危险度评定方法。阐明致突变物和遗传毒性致癌物是否存在阈值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也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实际问题。本研究从遗传毒物阈值的概念 ,产生阈值的机制 ,…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可导致肢体畸形的已知致畸物N-甲基-N′-硝基-N-甲基亚硝基胍(MNNG)作为受试物,诱发小鼠肢体的异常发育表型,然后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SH)筛选该模型畸形肢体和相应正常器官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发现,小鼠妊娠第12天一次腹腔注射给予40 mg/kg MNNG可诱发的胎鼠肢体畸形,发生率高。肢体畸形以活胎计的发生率为33.7%,以窝计为81.8%,肢体畸形占畸胎鼠的构成比为100%,且以短指(趾)和缺指(趾)最为常见,其次还有多指(趾)和短肢等。畸形发生的部位存在左右及前后不对称性,四肢畸形的发生率和畸形严重程度依次为左后>左前>右后>右前。特别是发现并证实大体形态所见短肢是径腓骨缺失所致;肋骨的异常发育也存在明显的左右不对称性,这些发现尚未见国内外有报道。应用SSH技术和点杂交等技术对孕期第18天的MNNG诱发的小鼠胚胎畸形肢体和相应对照组正常肢体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共得到25个差异片断,对其中的12个进行测序。GeneBank查询比对之后发现,1条为已知基因,即小鼠基因Pex3; 另外3条分别与小鼠melanoma X-actin(Actx) mRNA、小鼠端粒酶结合蛋白p23和人胶原I型alphal基因同源(但blastx/nr查询结果不支持该结论),视为可能已知基因;其余6条序列分别  相似文献   
110.
树突状细胞是体内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树突状细胞与化学性过敏关系密切,在化学性过敏原的检测中很有意义.本文扼要介绍了树突状细胞的来源和免疫学功能,重点介绍了利用树突状细胞表达IL-1β的变化检测化学过敏原的研究现状.今后的研究将利用转录组学技术筛选致敏相关基因,以寻找敏感的检测终点或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