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在恶性肿瘤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恶性肿瘤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0例为恶性肿瘤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组,30例未经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DVT组,与患者年龄、性别比无统计学差异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IL-6和TNF-α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恶性肿瘤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升高(P<0.01);DVT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升高(P<0.01);与DVT组相比恶性肿瘤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升高(P<0.01)。结论在恶性肿瘤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外周血中,均检测到血清细胞因子的升高,炎性细胞因子可能在恶性肿瘤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乳腺癌细胞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在发达国家及我国的一些大型工业化城市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居妇女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对乳腺癌进行试验研究需要建立便于体内研究的乳癌动物模型和体外研究的乳癌细胞系。乳癌细胞系的建立是研究癌变机理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Rab27A对人乳腺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构建含有Rab27A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人乳腺癌细胞,筛选稳定高表达细胞株进行裸鼠原位接种,测定原位移植瘤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方法来检测Rab27A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 Rab27A表达水平随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增强而增高.上调Rab27A表达后,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加速,侵袭能力增加,肺转移灶增多.VEGF、cyclin D1、MMP-9、MMP-7蛋白表达水平与Rab27A表达呈正相关,而p16表达与Rab27A呈负相关.结论 Rab27A通过调节VEGF、cyclin D1、MMP-9、MMP-7和p16蛋白的表达,从而在乳腺癌细胞体内增殖、侵袭和转移中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后,腺体残端不予缝合处理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8月入院行乳腺区段切除术女性患者182例,其中89例术后采用不缝合腺体残端的处理方法(改良处理组),93例术后采用完全闭合腺体残端的传统处理方法(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感染发生情况、皮下皿肿形成情况、双乳对称性、触诊手感、对外形满意度的差别、术区异样感的差别。结果:两组切口感染、皮下血肿形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改良处理组的手术时间、触诊手感、术区异样感、双乳对称性、患者外形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区段切除术后,不缝合腺体断端,是保持乳房外形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胃癌R4式手术的临床及解剖学研究:附8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胃癌R_4式手术的临床及解剖学研究(附81例临床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三院腹部外科(150040)庞达,薛英威,董新舒,张岂凡,隋雨辰,赵家宏,丁立胃癌根治手术时淋巴结廓清是否彻底是影响术后生存率的关键因素[1]。目前对进行期胃癌应施行R2或R3式...  相似文献   
56.
57.
庞达通  庞敏 《右江医学》2003,31(6):604-605
目的 探讨消疣液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2 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 60例 )采用消疣液外擦 ;对照组 ( 60例 )采用阿昔洛韦软膏外擦 ,疗程均为 2 0天。结果 治疗组痊愈 42例 ( 70 .0 % ) ,有效 12例 ( 2 0 .0 % ) ,无效 6例( 10 .0 % ) ,总有效率 90 .0 %。对照组痊愈 3 0例 ( 5 0 .0 % ) ,有效 14例 ( 2 3 .3 % ) ,无效 16例 ( 2 6.7% ) ,总有效率 73 .3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消疣液治疗扁平疣疗效肯定、方法简便、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胃癌根治性手术时胃壁切除的范围是否合理,将直接决定术后能否局部复发及术后残胃功能。方法:应用20%普鲁士兰氯仿溶液作为淋巴道染剂,对138具婴幼儿尸体胃淋巴流向动态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胃壁淋巴流注具有规律性,即胃窦与胃底的淋巴管以胃左,右动脉交汇处与胃网膜左,右动脉交汇处连线(以下简称其为b线)为分界,超过b线进入另一侧分别仅为4%和10%,而胃体部的淋巴管则可向胃窦和胃体两个方向引流,从胃底前壁纵轴的中心线与b线的中点连线称其为p线,当注入点在p线大弯侧及小弯侧时,第10组淋巴结染色率分别为97%和3%,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的差别。结论:胃窦和胃底癌行根治性手术时,胃壁的切除范围一般不应少于b线,具体超出多少还要结合病灶大小及其距此连线距离而定,癌细胞最远可侵犯癌缘外5cm,胃壁切除时可以参考;胃体癌行根治性手术时则应考虑行全胃切除。癌灶位于p线左侧及b线上方的进展期胃癌则应联合脾脏切除,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清扫第10组淋巴结,更好地防止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59.
背景与目的:致病基因的多态性可能会影响该基因的功能,从而引起个体肿瘤易感性的差异和个体内生物活性物质效应的改变。本研究旨在研究HER-2基因多态性与其蛋白表达的关系,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3例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MassARRAY技术平台检测HER-2基因rs2517954和rs2517955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应乳腺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并检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P53及Ki67表达。以Pearson χ2分析这两个位点和其蛋白表达的关系,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共显性模型下,HER-2基因rs2517954和rs2517955位点多态性与其蛋白表达相关(χ2=9.613,P=0.008;χ2=9.613,P=0.008)。在显性模型下,HER-2基因rs2517955位点TT纯合突变型和CT杂合突变型的频率与其蛋白表达相关(χ2=8.894,P=0.003)。HER-2基因rs2517954和rs2517955位点多态性与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PR、Ki67及P53表达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HER-2基因rs2517955多态性位点与其蛋白表达具有相关性,对该位点进一步研究可能有助于阐明乳腺癌中HER-2蛋白的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60.
恶性肿瘤被认为是细胞不受控制的生长和增殖。肿瘤细胞为避免被清除,形成多种自我保护机制,其中包括对细胞凋亡的抵抗,以及通过影响免疫系统形成的免疫逃逸。这使得肿瘤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并产生高度的侵袭、转移倾向。部分肿瘤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效果并不理想或在治疗后,仍然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因此,新的治疗方式的研发是当务之急。溶瘤病毒的发现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随着对溶瘤病毒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溶瘤病毒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除了在肿瘤细胞中复制、引起肿瘤细胞的裂解,还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此外,溶瘤病毒通过激活免疫细胞从而,启动抗肿瘤免疫应答并改变肿瘤细胞周围的免疫微环境来发挥长效的抗肿瘤作用,并抑制未感染病毒的肿瘤细胞。溶瘤病毒能够同时针对细胞凋亡以及机体抗肿瘤免疫发挥作用使其可以有效地对抗肿瘤细胞的凋亡抵抗和免疫逃避,使得它作为潜在的抗肿瘤治疗方式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旨在介绍溶瘤病毒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以及激活免疫系统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