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检索Pub Med、PMC、OVID-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建库至2016年11月1日公开发表的有关动态增强MRI定量评估乳腺癌NAC疗效的中英文文献,提取文献中MRI定量评估乳腺癌化疗疗效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用Meta-Di Sc1.4软件对评价疗效的敏感度、特异度进行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和合并受试者操作特征(SROC)曲线。结果共纳入国内外文献17篇,乳腺癌总病灶数854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判断NAC治疗有效255例,治疗无效59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4篇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Ktrans、kep、ve)综合评估乳腺癌NAC疗效的敏感度为83.3%(95%CI:78.3%~87.6%),特异度为82.9%(95%CI:79.5%~85.6%),SROC曲线下面积为89.99%(95%CI:85.70%~94.28%)。4篇单独用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值评估NAC疗效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6%(95%CI:71.2%~92.2%)、81.6%(95%CI:71.0%~89.5%),SROC曲线下面积为89.99%(95%CI:83.33%~96.65%)。结论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对乳腺癌NAC疗效的评价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像(DWI)结合ADC值定量分析在卵巢囊实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并寻求良恶性病变的ADC值最佳阈值。材料和方法:对84例卵巢肿瘤的大体形态、结构特点,MRI信号特征、增强方式,尤其是DWI信号特征及ADC值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做ROC曲线以确定最佳阈值。结果:良、恶性卵巢肿瘤的实质部分的ADC均值分别为(1.456±0.297)×10-3 mm2/s、(0.929±0.215)×10-3 mm2/s,两者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ADC值≥1.225×10-3 mm2/s可作为良恶性卵巢肿瘤鉴别的最佳阈值,其鉴别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6.7%、94%和92.1%。结论:DWI作为常规MRI的有益补充,尤其是ADC值的量化,有助于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KI)定量参数和表观扩散系数(ADC)与直肠癌临床病理预后因素之间的潜在关系,为临床预测评估直肠癌的恶性程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6年11月—2017年4月山西省肿瘤医院122例术前行MRI检查的直肠腺癌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48例(39.3%)、男74例 (60.7%),年龄42~81岁。利用相关软件测得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D)、平均峰度(MK)和ADC值,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ROC曲线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直肠癌高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低MD值(r=-0.367、-0.240)和低ADC值(r=-0.391、-0.254)相关,不同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样,不同组织病理学分级的MD值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负相关(r=-0.210, P<0.05);随着组织病理学分级的升高、淋巴结受累、瘤周血管浸润(LVI)或神经侵犯及环周切缘(CRM)受侵,MK值相应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呈正相关(r=0.478、0.206、0.237、0.228, P值均<0.05)。MD、MK和ADC值均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P值均<0.01)性;ROC曲线显示MK值较其他参数在诊断淋巴结转移与否的曲线下面积高为0.784(95%CI 0.703~0.865),当其阈值取0.984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5.9%和88.7%。结论直肠癌DKI定量参数值和ADC值,尤其MK值,与其重要的临床病理预后因素均有明显相关性,对于预测直肠癌患者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以基于体素的全脑分析方法,探究反复静脉注射钆布醇与脑灰白质中信号强度增加的可能联系。方法此回顾性单中心研究,共纳入217例临床孤立综合征病人行  相似文献   
15.
崔艳芬  张勤  刘贵秋  张传山 《天津医药》2011,39(5):479-480,483
1病例报告患者男,55岁。主因上腹部隐痛不适8个月,便血4个月,于2010年5月27日入院。入院前8个月上腹部隐痛不适,自行服用抑酸药物治疗,症状有所缓解,4个月前出现便血,量较少未予重视,1周前便血加重,每日便血大约20m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剖腹产手术中子宫切除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12例剖宫产手术中子宫切除的护理方法.结果 12例行剖腹产手术中子宫切除的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产后死亡.结论 子宫切除手术是临床抢救产科大出血挽救病人生命的一项重要有效的措施,积极的治疗和有效护理产科病发症,可降低剖宫产率从而减少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以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MRI、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为代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卵巢癌研究,通过其对组织生理、病理和血流动力学的观察可获悉活体器官功能状态,能为卵巢癌的早期发现以及正确诊断、分期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就功能MRI在卵巢癌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病变,其中良性组14例(6例内膜增生、8例内膜息肉),恶性组41例(39例内膜癌、2例癌肉瘤).所有病例行常规MRI平扫和增强检查,以及DWI(弥散敏感因子b值为0、1000s/mm2),分析病变的DWI信号特点和测定ADC值.结果 良性组DWI图12例表现为稍高信号、2例表现为等信号、平均ADC值为(1.34±0.19)×103mm2/s;恶性组DWI图34例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余下7例表现为稍高信号,平均ADC值为(0.84±0.14)×103 mm2/s;恶性组ADC值明显小于良性组(P=0.042),以1.07×103 mm2/s为临界值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高达92.9%、97.6%、96.4%.结论 DWI及ADC值测定有助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常用定量参数图的纹理参数对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的疗效预测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4年9月—2018年10月在NAC前后均行DCE-MRI且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共63例,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依据,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40例)和治疗无效组(23例),使用Omni-Kinetics软件从患者NAC前及NAC 4~8个周期后的DCE-MRI的4个参数图中各提取52个纹理参数,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纹理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将有差异性的参数进行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选择与NAC疗效有关联性的纹理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根据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得出DCE-MRI纹理参数对乳腺癌NAC疗效的诊断效能。结果:从患者DCE-MRI常用的4个定量参数图(Ktrans、Kep、Ve、Vp)中共提取了208个纹理参数。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NAC前的DCE-MRI Ktrans、Kep、Vp参数图中,分别有13、17、10个纹理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分别有1、7、3个纹理参数与NAC疗效相关联,而在Ve图中,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纹理参数(P0.05)。但上述参数AUC均小于0.8。NAC后的纹理参数及参数变化率可以评估NAC疗效,效能较好的参数主要有4个参数图中的体积数、游程长度不均匀性、Δ体积数、Δ游程长度不均匀性以及Ktrans图中的灰度不均匀性、Δ灰度不均匀性和Kep图中的Δ体素值总和、Δ灰度不均匀性,其AUC均较高,且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基于DCE-MRI定量参数图的纹理参数中,存在可以预测及评估乳腺癌NAC疗效的参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L-选择素、整合素α L 及整合素β 2 的表达与TA2 小鼠乳腺癌多器官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保存的高转移性(可发生多器官转移,A 组)、低转移性(无远处转移,B 组)TA2 小鼠乳腺癌及A 组肺、肝和脾转移瘤标本,观察肿瘤特征,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原发瘤及转移瘤组织中整合素α L、整合素β 2、L-选择素的表达情况,并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A 组和B 组原发瘤组织中上述分子mRNA 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A 组全组原发肿瘤均见明显出血和坏死,均为低分化或未分化癌,可观察到血管生成拟态,均出现了明显的肺、肝和脾转移。A 组和B 组原发肿瘤组织中整合素α L 和L-选择素的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4.81% vs 10.47% 和39.81% vs 16.75% ,二者在A 组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B 组(Z=-2.31,Z=-2.14;P<0.05),而整合素β2 的表达在A 组与B 组间无显著性差异;A 组原发瘤及其肺、肝和脾转移瘤中L-选择素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9.81% 、39.07% 、62.09% 和55.51% ,其中肝转移瘤中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原发瘤(Z=-2.24,P=0.025),而整合素α L、β 2 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比在转移瘤与原发瘤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整合素α L 和L-选择素mRNA 的相对表达水平在A 组原发瘤显著高于B 组(Z=-3.47,Z=-3.32;P<0.01)。 结论:TA2 小鼠乳腺癌细胞可表达L-选择素、整合素α L 和β 2,其中L-选择素的表达可能与其肝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