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7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背景与目的 AKT2是PI3K信号传导通路中重要因子,AKT2激活导致细胞生长和生存,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AKT2在肿瘤形成、生长及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AKT2的表达水平,旨在研究AKT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NSCLC及10例肺良性病变的组织标本中AKT2蛋白水平。结果 NSCLC中AKT2表达的阳性率为57.50%(46/80),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1/10,10.0%)中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χ2=8.038,P=0.006)。AKT2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关系。AKT2表达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χ2=12.671,P=0.005)及总生存期(χ2=9.851,P=0.021)有明显关系。结论 NSCLC中AKT2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对62例住院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单用利培酮片2~6mg/d口服,共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G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测量体重、血压。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同时按利培酮片使用剂量分为有效治疗高剂量组(4~6mg/d)和低剂量组(1~3mg/d),比较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结果62例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FGB、HDL-C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5),TG、LDL-C水平有所升高(均P<0.05);而体重变化不明显(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FGB水平低于低剂量组(P<0.05);其余糖脂代谢指标及体重、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利培酮剂量与治疗后FGB水平呈负相关(r=-0.373,P<0.05);与其余糖脂代谢指标及体重、血压均无关(均P>0.05)。结论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时,对患者的糖脂代谢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监测糖脂代谢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和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人们普遍心理应激增加,饮食辛燥厚腻,生活规律经常失常,这些因素致使失眠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失眠症的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精神康复。方法:对52例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要表现,且各种类型的症状表现与颅脑损伤部位相关;抗精神病药对精神症状的控制有效,心理治疗等各种康复期的调练有辅助作用。结论: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康复应首先根据不同类别选用不同种类、不同剂量的抗精神病药,加强躯体及心理方面的康复训练有利于精神障碍的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8例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观察组和32例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患者年龄≥60岁、被动的气管切开的手术时机、SAPSⅡ评分﹥25、既往空腹血糖≥8mmol/L是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对年龄≥60岁、被动的气管切开的手术时机、SAPSⅡ评分﹥25、既往空腹血糖≥8mmol/L等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减少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与微波联合治疗不典型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以“鼻塞,睡眠打鼾”为主诉,年龄4 ~14岁的腺样体肥大但无听力下降表现的住院患儿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23例29耳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并患耳微波理疗;B组24例30耳单纯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术后第2、6周随访复查鼓膜像、纯音测听和声阻抗检查.结果 A组术后第2、6周中耳积液消失率分别为89.66%(26/29)和96.55% (28/29);B组术后第2、6周中耳积液消失率分别为66.67%(20/30)和96.67%(29/30).结论 对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并患耳微波理疗比单纯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近期治愈率高,而远期预后效果无明显优势,因此对伴有分泌性中耳炎但听力下降不明显的腺样体肥大患儿,仅行规范的腺样体切除,同样可以获得分泌性中耳炎的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27.
目的建立鸦胆子油口服干乳颗粒剂中油酸与亚油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使用BF3-甲醇溶液作为衍生化试剂,将脂肪酸转化为甲酯后,进行气相色谱法分离定量。选用苯甲酸苯酯作为内标物质,采用CP-WAX 52CB(30 m×0.32 mm×0.50μm)毛细管柱,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为250℃,柱温为205℃,检测器温度为300℃,进样量为1μL,分流比为5∶1。结果油酸与亚油酸质量浓度分别在0.009 028~0.180 56 mg.mL-1(r=0.999 9)和0.004 513~0.090 26 mg.mL-1(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2%、98.91%。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为评价和控制鸦胆子油口服干乳颗粒剂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8.
老年痴呆照料者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明显增长,老年人在人群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据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有1.32亿,而60岁以上老年人痴呆患病率大约为5%,65岁以上患病率为5%~10%,85岁以上患病率为20%~50%[1]。随着年  相似文献   
29.
展平  谢海燕 《肿瘤学杂志》2017,23(11):973-977
摘 要:[目的] 探讨 LOXL2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IHC)的方法检测60对配对的肺腺癌及癌旁组织中LOXL2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根据免疫组化染色评分判断LOXL2蛋白的表达强度,分析LOXL2蛋白表达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LOXL2蛋白在癌组织中显著性高表达。LOXL2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主要定位于细胞核。细胞核LOXL2高表达与肺腺癌的淋巴结转移(P=0.025)、TNM分期(P=0.031)相关,并是肺腺癌差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28)。[结论] 细胞核LOXL2蛋白的高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差预后相关,LOXL2可以作为肺腺癌患者的一种新的预后生物指标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0.
糖尿病是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已是公识,据报导,大约80%的2型糖尿病死于心血管疾病,60%直接死于冠心病,在初次诊断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中有50%发生猝死。为总结2型糖尿病(DM)的发生发展规律,寻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现将我们收治有心电图改变的2型DM患者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