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31.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淋巴管侵犯(LVI)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D2-40及CKpan免疫组化染色检测66例鼻咽癌患者蜡块组织标本的LVI阳性率及淋巴管密度,分析LVI与LVD、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66例NPC组织的瘤周LVD明显高于瘤内LV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LVI阳性率为63.6%(42/66),LVI与瘤周LVD呈正相关(r=0.349,P<0.05),与瘤内LVD无明显关系(r=-0.340,P>0.05);淋巴结转移组LVI阳性率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I预测NPC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74.5%;特异性为90.9%;阳性预测值为97.8%;阴性预测值为58.3%.LVI阳性率与N分期呈正相关,且与T分期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及肿瘤远处转移无关(P>0.05).结论 淋巴管侵犯可作为判断鼻咽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鼻咽癌中Hedgehog信号通路成员Shh和Ptch1基因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69例鼻咽癌及15例正常鼻咽黏膜中Shh、Ptch1蛋白表达,分析Shh、Ptch1蛋白表达水平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鼻咽癌中Shh及Ptch1蛋白呈高表达分别为53.6%、37.68%,高于正常鼻咽黏膜组织(二者均为6.7%)(P均0.05)。Shh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侵袭、远处转移、患者年龄及性别等均无关(P0.05);Ptch1蛋白表达水平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hh与Ptch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56,P0.01)。结论 Shh和Ptch1蛋白高表达,可能参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在鼻咽癌(NPC)组织中表达及其与顺铂(DDP)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82例经鼻咽部肿物活检确诊为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接受DDP为基础化疗,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鼻咽部癌组织ERCC1基因蛋白表达,并设34例NPC癌旁上皮组织为对照组。结果:在NPC癌旁上皮组织中ERCC1的阳性率为88.2%,明显高于NPC组织中ER-CC1阳性率(63.4%),P<0.05;ERCC1基因蛋白表达阳性患者化疗有效率为36.5%,ERCC1阴性患者有效率为63.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表达与NPC患者年龄有关(P<0.05),与性别、T分期、N分期及M分期无关,P>0.05。结论:ERCC1异常表达是NPC DDP化疗耐药的一个重要因素,检测ERCC1基因有助于预测NPC患者对顺铂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水平在鼻咽癌淋巴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8例鼻咽癌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VEGF-A和VEGFR-2水平,并分析这些指标变化的意义。结果初治及复发组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A、VEGFR-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完全缓解组(P均<0.05)。血清VEGF-A和VEGFR-2水平与鼻咽癌T分期及N分期均有关(P均<0.05)。有淋巴转移的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A和VEGFR-2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32例初治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A与VEGFR-2水平呈正相关(r=0.810,P<0.05)。结论高水平的血清VEGF-A、VEGFR-2在鼻咽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能促进鼻咽癌发生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35.
曹轶林  屈元姣 《广西医学》2000,22(6):1380-1381
惠尔血采用基因重组技术由大肠杆菌产生的人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 G- CSF) ,对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已成为恶性肿瘤化疗的重要辅助手段。为了对比两种剂量疗效 ,我们自 1 997年 1 2月至 1 999年 1 2月 ,应用不同剂量惠尔血对 4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进行了前瞻性治疗和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各种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 46例 ,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 ,男 2 8例 ,女 1 8例 ,平均年龄56.5岁 ,Karnofskg评分≥ 60分 ,无心肝肾功能障碍。原发性肝癌 1 6例 ,胃癌 1 5例 ,大…  相似文献   
36.
[目的]总结25例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结束后1周,疼痛0级7例,Ⅰ级10例,Ⅱ级5例,Ⅲ级3例;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13例,无变化(NC)5例,有效率为80%;发生骨髓抑制5例,Ⅲ度胃肠道反应4例,发热4例,肌肉酸痛3例.[结论]加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护理可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使其顺利完成了治疗.  相似文献   
37.
CHOP-PYM与CHOP方案治疗NHL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化疗是NHL的主要治疗手段,CHOP方案是治疗中高度NHL较佳的方案之一。平阳霉素(PYM)治疗NHL疗效肯定,单药有效率约40%,是NHL联合化疗方案中的重要药物。为了探讨CHOP方案+PYM治疗NHL是否有增效作用,我们将CHOP与CHOP-PYM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患者血循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初治29例鼻咽癌患者以及15例健康人血清VEGF-D水平,观察该指标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初治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D含量为(546.28±206.97)pg/ml,明显高于健康人血清VEGF-D(174.56±59.54)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1~N3期患者血清VEGF-D含量(605.02±191.93)pg/ml,显著高于N0期患者血清VEGF-D(321.13±33.11)pg/ml(P<0.01),患者血清VEGF-D含量随着肿瘤TNM分期的升高而升高(r=0.660,P<0.01)。结论:鼻咽癌患者血循环VEGF-D的水平随着鼻咽癌进展而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肿瘤进展。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治疗方法。方法:20例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患者,一经确诊,立即入住单人病房,严格消毒隔离;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针(G-CSF)150~300μg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3~7 d升白细胞治疗;19例患者均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其中14例使用第2、3代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治疗;2例使用美罗培南针治疗。结果:发热患者经上述治疗后1~8 d体温下降至正常,外周血白细胞呈上升之势,20例患者中18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均回升至正常,白细胞回升至正常的时间为3~7 d。结论:使用G-CSF皮下注射,辅以第2、3代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加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有效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Ang-1和Ang-2及其受体Tie-2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血循环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本科收治的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68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42(19~65)岁(初治32例,完全缓解20例,复发16例)及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Ang-1和Ang-2及其受体Tie-2水平。结果初治组和复发组NPC患者血清Ang-1和Ang-2及其受体Tie-2的水平均高于完全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而这些分子的含量在完全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ng-2及Tie-2的水平在NPC患者不同T分期、临床分期比较有差异(P<0.05),并随着NPC进展呈上升趋势;Ang-1水平在不同T分期、临床分期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Ang-2水平在不同N分期比较有差异(P<0.05)。转移NPC患者血清Ang-2及其受体Tie-2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1)。Ⅰ+Ⅱ期NPC患者血清Ang-1/Ang-2比值高于Ⅲ+IVa期(P<0.01)。结论 Ang-1和Ang-2及其受体Tie-2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