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29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目的 运用蒙特卡罗系统验证PBC、CCC算法在肺癌放疗计划时的精确度。方法 使用Oncentra Masterplan TPS对本院2012—2013年间收治的24例肺癌患者分别进行PBC、CCC计算。设计2个IMRT计划和2个3DCRT计划,将计划的DICOM-RT文件导入蒙特卡罗系统进行剂量重建。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4个计划中无论是IMRT还是3DCRT计划CCC、PBC计算的靶区平均剂量与蒙特卡罗计算值的差别均随靶体积减小而增大(P=0.00、0.00、0.00、0.00),且IMRT计划比3DCRT的大(P=0.00、0.01)。IMRT计划中CCC计算的D98%、D95%、D90%、D50%、D2%与蒙特卡罗计算值差别逐渐减小(P=0.00、0.00、0.00、0.00、0.00),上述现象同样出现在PBC算法中,但CCC计算的3DCRT计划中的不显著(P=0.18、0.08、0.62、0.08,0.97)。IMRT和3DCRT计划中,CCC算法高估了整个患侧肺剂量;PBC算法高估了患侧肺V20(P=0.00、0.00),低估了患侧肺V5(P=0.00、0.00),但3DCRT计划中V10值相近(P=0.47)。结论 建议在肺癌放疗计划计算时使用精确度更高的算法而不使用PBC算法。蒙特卡罗比其他算法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2.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未予及时治疗,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残。下肢静脉血栓(DVT)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50%-70%并发肺栓塞,其中20%-30%因未接受正确治疗而死亡。我科自2006年起,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0例,均采用患侧肢体的浅静脉建立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探讨IMRT同步剂量补偿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方法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10-2015年四川省肿瘤医院病理诊断明确的120例肿瘤最大径≥6 cm或最大径≥5 cm且肿瘤呈偏心性生长的宫颈癌患者接受盆腔外放疗,之后予以后装联合同步IMRT剂量补偿同步顺铂化疗。IMRT 45 Gy分25次,后装联合同步IMRT剂量补偿HR-CTV 7 Gy/次、IR-CTV 5~6 Gy/次,共5次;危及器官勾画直肠、乙状结肠、膀胱及毗邻小肠。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以顺铂75 mg/m2 ,每3周1次为基础同步化疗。结果 全组患者随访14~96个月(中位数46个月)。5年局部控制、无进展生存、总生存率分别为92.8%、76.6%、81.0%。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急性1-2级早期不良反应分别为57.8%、14.6%,3级分别为8.1%、2.9%;晚期1-2级不良反应分别为8.4%、5.3%,3级分别为0.97%、1.3%。结论 IMRT联合同步剂量补偿HDR-ICBT方法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具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是肿瘤体积较大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综合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出血的可行性及其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动脉栓塞术治疗42例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治疗效果。结果40例成功,2例中转手术。结论动脉栓塞术治疗脾破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止血快速、创伤轻微、康复时间短等特点,值得在急诊创伤性脾破裂出血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5.
针灸督脉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建立原发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探讨针灸督脉早期干预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和激素水平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以去卵巢法复制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灸督脉组和西药组。针灸督脉组于模型复制后3d开始,观察骨代谢相关指标及激素水平改变特点。结果:模型组血清钙、磷、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骨密度(BMD)、雌二醇(E2)、降钙素(CT)水平均下降,而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素(PTH)则升高。针灸督脉经3个疗程后对上述指标具有正常化调整作用。结论:针灸督脉早期干预下丘脑-垂体-巨隙轴可以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16.
我们自1983年连续二年对10月至12月腹泻高峰患儿采用东莨菪碱治疗,疗效较佳,现将结果总结如下。一、病例选择:凡高峰期急性腹泻婴幼儿,水样便或白色稀水便,镜检无脓细胞,以脂肪球为主,伴中度以上脱水者。随机分二组:东莨菪组180例(称莨菪组),抗生素组84例(称药物组)进行治疗观察。二、治疗方法:莨菪组用东莨菪碱0.01~0.03mg/Kg/日,静脉点滴,一天一次。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联合顺铂(DDP)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DDP,2 mg·kg-1,ip),黄芪-莪术高、中、低剂量(H,M,L,12,6,3 g·kg-1·d-1,ig)组,黄芪-莪术高剂量+顺铂组(H+DDP),黄芪-莪术中剂量+顺铂组(M+DDP),黄芪-莪术低剂量+顺铂组(L+DDP),每组8只。采用Td Tmediated d 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观察黄芪-莪术联合顺铂对人肝癌细胞Hep G2的原位诱导凋亡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对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观察人肝癌裸鼠肿瘤组织中microRNA(miR)-122a,miR-221,miR-151的表达。结果:H,H+DDP,M+DDP,L+DDP组均有肿瘤细胞凋亡,镜下观察肿瘤细胞核内呈棕黄色,核高度凝聚,部分细胞脱落,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的凋亡现象发生(P0.05,P0.01),以H+DDP组诱导凋亡作用最为显著。与模型组比较,H,M,H+DDP,M+DDP,L+DDP组血清中Bcl-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以H+DDP组降低最为显著。与DDP组比较,H,M,L,H+DDP,M+DDP,L+DDP均能显著上调miR-122a的表达(P0.01),H+DDP对miR-221,miR-151的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黄芪-莪术能显著诱导人肝癌细胞Hep G2凋亡,且诱导凋亡作用与剂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其机制可能与显著下调Bcl-2表达,上调miR-122a,下调miR-221,miR-151的表达有关,与DDP合用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8.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5月 ,我院采用经食管床结肠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 45例 ,手术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45例中男 38例 ,女 7例 ,年龄 35~ 68岁。部位 :上段 2 5例 ,中段 18例 ,下段 2例。其中 2例分别于 18、30岁前行胃大部切除术。肿瘤长度 3~ 8cm。以左结肠动脉升支供血的横结肠行顺蠕动吻合 2 7例 ,以结肠中动脉供血的横结肠和部分降结肠行逆蠕动吻合 18例。1.2 手术方法 全麻插管 ,均采用右胸前外侧、上腹正中、右颈部 3切口进行手术 ,右胸及臀部垫高约 30° ,右上肢固定在麻醉架 ,面向左侧。手术分胸、腹两组进…  相似文献   
119.
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今医方辨治消化系统肿瘤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卓操  唐德才  尹刚  高兵  冯烨 《中草药》2019,50(22):5632-5638
探讨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处方的组方用药规律,将《肿瘤良方大全》中全部消化系统肿瘤处方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频次、药对、中药类别统计,采用IBM SPSS Modeler 14.1进行关联分析,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予以聚类及因子分析。研究消化系统肿瘤处方501首,涉及中药651种。单味药以茯苓、陈皮、木香、当归的使用频次最高,对药以茯苓-白术、三棱-莪术、陈皮-木香的使用频次最高;中药类别以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的使用频次最高;关联网络图发现三棱→莪术、白术→茯苓药对关联度最高;聚类分析发现12个中药组合;因子分析共提取出6个公因子,载荷最高的依次为白术、三棱、大黄。《肿瘤良方大全》所载消化系统肿瘤处方以消癥散结为核心大法,从理气、化湿,行气降逆以散浊;活血、益气,寓补于消以化瘀;清解、清热,攻毒活血以消积3个角度,通常达变,灵活用药。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研究槲皮素作为预防药物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对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的化学预防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DMBA诱导法建立金黄仓鼠颊囊癌模型随机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给药组、DMBA模型组、低剂量组(12.5 mg/kg)、中剂量组(25 mg/kg)、高剂量组(50 mg/kg),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F-κB-p50、NF-κB-p65、IκBα、p-IκBα、IKKβ的表达情况;应用计算机辅助虚拟对接方法对槲皮素与IKKβ激酶分子进行模拟对接。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NF-κB-p50、NF-κB-p65、p-IκBα、IKKβ表达水平降低(P<0.05~0.01),而IκBα表达水平升高(P<0.05~0.01);qPCR检测结果显示,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NF-κB-p50mRNA、NF-κB-p65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0.01)。分子模拟对接结果表明,槲皮素通过氢键和π键作用,在同一活性腔中与IKKβ激酶区对接。结论 槲皮素可能通过靶向调控NF-κB相关信号通路而发挥对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的化学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