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5篇
医药卫生   16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探索腹部加压条件下金标引导的肝脏病灶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移动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6—2019年间结直肠癌肝脏寡转移及原发性肝癌患者 20例,均在腹部加压条件下行SBRT。定位前于病灶周围2cm内植入 1~3枚金标,所有患者均采用4DCT模拟定位,根据呼吸信号重建出 0%~90%呼吸周期CT图像,并获取每次放疗前锥形束CT验证图像。将肝脏分为3个部分:肝门静脉主干2cm内、肝门静脉主干 2~5cm、肝门静脉主干5cm外肝脏,评价不同部位病灶的移动度范围。结果 整体肝脏平均分次内移动度在头脚、腹背、左右方向分别为(2.63±2.81)、(1.35±1.23)、(0.76±0.88)mm,平均分次间移动度分别为(3.45±3.06)、(2.64±2.60)、(2.23±2.07)mm,不管是分次内或分次间移动度均表现为头脚方向>腹背方向>左右方向(均 P<0.001)。不同部位病灶移动度不同,距离门静脉越远分次内移动度越大,距离门静脉越近病灶移动度越小(均 P<0.05)。为覆盖95%整体人群置信区间,内靶区(ITV)边界范围需在左右、腹背、头脚方向分别外扩3.9、5.2、7.9mm;不同位置病灶外扩范围并不相同,距离门脉2cm内分别外扩4.3、4.4、6.1mm,距离门脉5cm外分别外扩3.5、7.3、9.7mm。所有位置病灶均以头脚方向动度最显著。同时病灶距离门静脉越远头脚方向外扩范围越大,门脉周围5cm外病灶在腹背方向外扩范围也大于5cm内病灶。结论 不同位置的肝脏病灶ITV外扩边界不同,需个体化外扩ITV边界范围。  相似文献   
92.
淋巴瘤病理分型和临床表现复杂、疑难病例多,因此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不同学科协作。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可以减少淋巴瘤患者误诊误治、缩短诊断和治疗等待时间、增加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达到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的目的,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为了促进中国淋巴瘤MDT模式的健康发展和淋巴瘤诊断治疗水平的普遍提高,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共同组织全国专家制订了《中国淋巴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实施指南》。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患者治疗模式变化、临床特征、治疗结果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9-2013年收治的866例女性患者资料。DCIS患者631例,DCIS-MI患者235例。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控(LC)、无瘤生存(DFS)、总生存(OS)率,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DCIS及DCIS-MI两组之间OS、LC及DFS相近(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er-2阳性为OS及DFS影响因素,保乳未放疗患者LC和DFS劣于全乳切除术患者。结论 导管原位癌和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总体生存结果类似,Her-2阳性为OS及DFS预后不良因素,保乳未放疗患者的LC和DFS劣于全乳切除术。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比较两个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直肠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临床Ⅱ期研究的急性毒副反应及耐受性.方法 2005年3月至2007年11月分别进行卡培他滨术后同步放化疗(单药组,n=118)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术后同步放化疗(双药组,n=90)的Ⅱ期临床研究.两组均予真骨盆放疗DT50 Gy分25次5周完成,化疗药物予以连用2周停1周,放疗中共用2周期的方法 .单药组卡培他滨每天2次1600 mg/m2双药组奥沙利铂每周1次70 mg/m2,卡培他滨每天2次1300 mg/m2.结果 双药组患者中断放疗(10.2%:6.7%,X2=0.80,P=0.460)或化疗的比率(9.3%:19.1%,X2=4.80,P=0.090)与单药组相似.双药组1~4级急性非血液学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单药组,主要为恶心(X2=46.90,P=0.000),腹泻(X2=13.50,P=0.009),乏力(X2=18.90,P=0.000),手足综合症(X2=7.10,P=0.029)和食欲下降(X2=19.90,P=0.000).全组发生3、4级以上严重副反应包括腹泻(24.0%、1.0%)、白细胞下降(4.3%、0.0%)、放射性皮炎(3.8%、0.0%)、腹痛(1.0%、0.0%)和乏力(0.5%、0.0%),但只有3、4级腹泻发生率双药组显著高于单药组(33.0%:18.6%,X2=5.90,P=0.023).结论 接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双药同步放化疗患者3、4级腹泻发生率显著高于卡培他滨单药同步放化疗,但其他严重副反应发生率低且两组相似.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根据ER、PR和Her-2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把改良根治术后的高危乳腺癌患者分为不同亚组,了解放疗对不同亚组患者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437例改良根治术后病理为浸润癌的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期为T3-4N1或N2-3期,有ER、PR和Her-2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408例接受了化疗,352例接受了放疗.ER+或(和)PR+定义为受体阳性(Rec+),ER-和PR-定义和受体阴性(Rec-),Her-2++或+++定义为Her-2阳性(Her-2+).根据结果分为Rec-/Her-2-(69例)、Rec-/Her-2+(62例)、Rec+/Her-2+(89例)和Rec+/Her-2-(217例)组,分别分析4个组在放疗和未放疗下局部区域复发率(LRR)、远处转移率(DM)、无瘤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的差别.复发率和生存率计算用Kaplan-Meier法,差异检验用Logrank法.结果 中位随访48个月,除外5例放疗不详的患者,资料齐全可分析患者432例.放疗降低了4个组患者的5年LRR,Rec-/Her-2-、Rec-/Her-2+、Rec+/Her-2+和Rec+/Her-2-组放疗和未放疗的5年LRR分别为13.1%和33.3%、9.3%和21.2%、9.7%和47.0%、3.2%和15.4%;对Rec-/Her-2-、Rec-/Her-2+和Rec+/Her-2+患者,放疗降低了5年DM,放疗和未放疗患者的5年DM分别为26.7%和49.2%、27.6%和67.5%、18.4%和100%,并提高5年DFS和OS,三组患者放疗和未放疗的5年DFS分别为66.7%和33.3%、67.7%和33.3%、72.6%和0%,三组患者放疗和未放疗的5年OS分别为73.9%和25.2%、69.8%和41.5%、91.0%和32.8%.结论 不同ER、PR、Her-2状态的改良根治术后高危乳腺癌患者均能从术后放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从疗前MRI中提取放射影像组学特征预测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反应的有效性。方法 2016-2017年纳入43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患者。均在疗后6~12周接受全系膜直肠切除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MRI在同步放化疗前获得。根据术后病理、影像学检查或肠镜检查评估新辅助治疗后反应,将患者分为治疗反应组(22例)和治疗无反应组(21例)。分别采用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和预先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从DWI序列的表观扩散系数图中提取手工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影像组学(DLR)特征。利用提取的特征建立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治疗反应。使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通过重复20次分层4倍交叉验证评估模型性能。结果 使用基于DLR构建模型的平均曲线下面积为0.73(标准误为0.58~0.80)。结论 从疗前MRI中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反应方面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分析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卡培他滨同期放化疗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方法 2005-2007年间共131例病理诊断明确的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术后同期化放疗和辅助化疗.治疗方案为全盆腔放疗50 Gy分25次,放疗期间同期应用卡培他滨1600mg/m2,每天分2次服用,连用2周停l周.结果 同期放化疗期间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2%.随访率为93.9%,3年总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5.1%、96.7%和79.5%.共31例出现复发,包括5例局部区域复发和28例远处转移.单因素分析提示病理低分化或中低分化、未接受辅助化疗、ⅢC期和淋巴结阳性率>30%是影响总生存的因素(x2=15.49、15.85、8.80和9.76,P=0.000、0.000、0.011和0.002),ⅢC期、未接受辅助化疗和淋巴结阳性率>30%是影响无远处转移生存的因素(x2 =6.51、11.57和9.70,P=0.034、0.001和0.002).但未接受辅助化疗者中病理为低分化或T4期的患者更多(x2 =7.20、6.48,P=0.027、0.039).结论 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及卡培他滨同期放化疗后局部区域控制率高,远处转移是主要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98.
肝癌术后放疗锥形束CT配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肝癌术后辅助性放疗锥形束CT (CBCT)不同配准方法结果。
方法 12例患者在瘤床放置金属标记,放疗前后共行214次CBCT。对CBCT图像分别用标记配准、常规骨性配准、常规灰度配准、椎体配准、膈顶配准方法进行配准,并以标记配准作为金标准与其他配准结果行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 214次CBCT数据分析结果显示4种配准方法的左右(x)、上下(y)、前后(z) 方向中仅常规骨性配准y方向和椎体配准x方向的与标记配准结果相似(t=0.75、-0.97,P=0.452、0.333),其余各方向与标记配准结果间均不同(t=-13.48~14.56,P均<0.05)。4种配准结果与标记配准结果仅在常规灰度配准的y方向与标记配准相关性较好 (r=0.852,P=0.000),其余的相关性均较差(r=0.367~0.777,P均=0.000)。4种配准结果与标记配准结果的绝对差值在 x、y、z方向上至少有1次>2 mm的比例占 84.1%~93.0%,至少有1次>3 mm的比例占 65.9%~79.9%。
结论 肝癌术后放疗CBCT在线校位时靶区内有标记者应以金属标记为配准目标,无金属标记者用其他配准方法均存在一定误差故应适当增加计划靶体积外放边界。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分析青少年儿童原发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患者接受CHOP方案化疗 ±受累野放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998—2010年收治的 28例青少年、儿童ALCL患者资料。Ⅰ、Ⅱ期 12例中单纯化疗 2例、综合治疗 10例,Ⅲ、Ⅳ期 16例中单纯化疗 14例、综合治疗 2例。CHOP方案 15例、CHOP联合其他高强度化疗 13例。化疗周期数 3~17个(中位数6个)。放疗多为受累野照射,剂量 39.6~50.0 Gy (中位数45 Gy)。结果 全组患者首程疗后达CR者 25例(89%),3例病变进展。中位随访时间45.3个月。全组 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80%,5年OS为93%。疗终达CR者 5年OS为100%,而未达CR者无 5年OS (P=0.000)。≥2个结外器官受侵者 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38%,而<2个结外器官受侵者的为85%(P=0.010)。结论 青少年、儿童原发系统性ALCL按成人方案治疗效果满意,但还需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预测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疗效的作用。方法 2007 —2011年间前瞻性纳入病理证实的临床Ⅱ、Ⅲ期直肠腺癌患者 70例。均行术前同期放化疗,盆腔放疗 44.0~50.4 Gy分 22~28次,同期化疗卡培他滨每天1650 mg/m2第 1~35天+奥沙利铂50 mg/m2每周1次共5次,放化疗后 4~8周行根治性手术。疗前常规行盆腔MRI及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测量ADC值并行术后病理反应评级。Mann-Whitney U检验法分析组间ADC值差异,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 70例患者中7例(10%) pCR、38例(54%)降期。中位随访34个月, 22例(31%)复发。疗前、疗中、疗后平均ADC值分别为(1.09±0.19)×10-3、(1.28±0.19)×10-3、(1.47±0.24)×10-3 mm2/s。预后较好组(pCR、降期、无复发)疗前平均ADC值低于预后不良组(P=0.049、0.001、0.029)。取疗前ADC值1.06×10-3mm2/s为界值预测降期,ROC曲线下面积为0.737(95% CI=0.618~0.856)。疗前ADC值<1.06×10-3mm2/s组3年DFS和DMFS均高于≥1.06×10-3 mm2/s组,分别为86%比58%(P=0.01)和90%比60%(P=0.01)。 结论 疗前ADC值与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期放化疗疗效有一定相关性,对预测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疗效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