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ne metabolism and intestinal flora imbalanc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based on RANKL/RANK/OPG pathway.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构建一套科学、系统、具有可操性的小儿消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以期为评价小儿消化科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全面、系统、可量化的标准。方法 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模式为基础,采用文献回顾等方法,初步拟订小儿消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条目池,用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级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0.88。构建的小儿消化科质量评价指标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小儿消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为规范小儿消化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可靠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60岁以上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药参与情况及其效果。[方法]对于以往已经确诊的脑卒中患者,按照其既用的药物预防方式,采用回顾与跟踪随访的方法,比较中药使用情况与预防效果。[结果]单纯使用中药与西药,都有其局限性,采取中药与西药合用的防治方法,能收受到更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脑力劳动、肥胖体质、吸烟、饮酒与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因素,影响着预防的效果。[结论]采取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有助于中风病的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1982年到1999年18 a间中国北方城市食管、贲门癌城市低发区与农村高发区居民中新发食管癌与贲门癌患者的肿瘤TNM分期分布特征.方法:根据北京同仁医院和河北磁县人民医院的病例资料记录,动态分析这2个医院18 a间首次确诊时的食管癌和贲门癌TNM分期,并依据TNM分期,将患者分为早期(TNM 0和Ⅰ期),中期(TNM Ⅱa和Ⅱb期)及晚期(TNM Ⅲ和Ⅳ期).结果:18 a间农村居民患者首次确诊的4 928例食管癌(3 074例)和贲门癌(1 854例)中,早期患者仅占5%和2%,95%以上的患者均为中、晚期.城市居民患者首次确诊的751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中,早期食管癌(14%)和早期贲门癌(10%)均略高于农村患者(P<0.05),但是城市患者中,90%的贲门癌和86%的食管癌患者仍为中、晚期.结论:城市低发区和农村高发区首次就诊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仍以中、晚期为主,这是导致食管贲门癌预后差、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高/低发区肿瘤家族史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病风险、性别和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大规模人群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住院患者或胃镜受检者面对面调查,病例及对照资料来自全国食管癌高/低发区45家单位,病例组39 833例、对照组9 242例进入最终分析。结果高发区和低发区病例组家族史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4%,23%,P<0.05;21%,5%,P<0.05);高发区男性患者家族史阳性率高于女性(34%,33%,P<0.05);高发区和低发区肿瘤家族史阳性食管鳞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均低于家族史阴性患者(分别为57.6岁±9岁,58.4岁±10岁,P<0.05;58.7岁±9岁,59.7岁±9岁,P<0.05);高发区和低发区病例组小年龄组(≤45岁)家族史阳性率均高于大年龄组(≥66岁)(分别为35%,31%,P<0.05;22%,18%,P<0.05)。结论肿瘤家族史阳性者ESCC发病风险明显高于肿瘤家族史阴性者,尤以高发区男性为甚,且发病年龄偏低;遗传因素在ESCC发生中起重要作用,食管鳞癌的发生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PLCE1蛋白的表达变化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138例ESC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正常、癌旁及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PLCE1蛋白的表达。结果 PLCE1蛋白在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癌前病变和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82%和83%(P<0.05);高发区/低发区及家族史阳性/家族史阴性亚组分析PLCE1蛋白阳性表达率无差异(P>0.05)。结论 PLCE1蛋白和ESCC癌变有关,PLCE1可能作为致病基因促进ESC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目的 探讨河南食管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肿瘤家族史阳性/阴性患者基因组变化特征.方法 应用比较基冈组杂交技术分析14例贲门癌家族史阳性和28例贲门癌肿瘤家族史阴性患者染色体基因组变化.结果 贲门癌家族史阳性患者DNA拷贝数扩增高于阴性(>20%)者的染色体部位为20p(FH+50%与FH-21%),5p(FH+50%与FH-18%),6q(FH+43%与FH-18%),16q(FH+36%与FH-14%);贲门癌家族史阳性患者DNA拷贝数丢失高于阴性(>20%)者为4q(FH+43%与FH-14%)(P>0.05).1q、3q、6q/p、7p、8q、13q/p、20q/p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扩增和1p、17q/p、19p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丢失在贲门癌家族史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均超过20%(P>0.05).结论 20p、5p、6q、16q、4q、17q、18q、9p、22q可能存在与贲门癌遗传高易感性相关的关键基因;而1q/p、3q、6q/p、7p、8q、13q/p、20q/p、17q/p、19p可能存在与环境因素相关的贲门癌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110.
宋昕 《健康人生》2011,(1):38-38
人上了年纪会有很多变化,有些老人的行为举止表现得像小孩一样,脑子糊涂、智力减退、性情怪异,被戏称为"老小孩".大多数人认为这是衰老的正常表现,无须诊治,殊不知"老小孩"也是一种病,医学上称为老年性痴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