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1.
目的: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因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已经成为各中心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航天中心医院从2008年开始致力于PMP患者诊治工作,2016年开始将全腹膜切除应用于临床,本研究通过对既往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PMP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到2019年1月航天中心医院腹膜假黏液瘤中心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PMP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方式、根治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通过随访结果对相关因素进行生存分析,了解CRS+HIPEC在PMP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同时对腹膜切除技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854例患者,平均年龄50岁,中位改良腹膜肿瘤指数(peritoneal cancer index,PCI)为29,其中25.5%的患者接受了根治性手术切除,细胞减灭程度(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达到0或1。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1.7%,围术期死亡率为1.1%。自2016年引进腹膜切除技术后,本中心达CC-0/1的比例由14.3%升至36.5%,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16.8%vs.28.8%,P<0.001)。总体而言,CC-0/1的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7%、64.3%,显著优于CC-2/3患者的45.8%、39.4%。在未达根治的患者中,CC-2和CC-3患者10年生存率也存在明显差异(45.5%vs.34.5%,P=0.006)。对总体生存进行分析,改良腹膜肿瘤指数、手术方式、术中是否行热灌注治疗、病理级别、CA125水平均为影响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假黏液瘤安全有效,腹膜切除技术可显著提高根治程度并降低并发症风险;对于无法达到根治切除的患者,最大限度的减瘤亦可延长远期生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在非根治性阑尾来源低级别腹膜假黏液瘤(PM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非根治性阑尾来源低级别PM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及HIPEC对其治疗价值。结果237例接受术中HIPEC治疗的患者10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未接受HIPEC治疗的患者(52%vs.26%,P<0.001);同时接受术中及术后HIPEC治疗的患者10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接受术中HIPEC治疗的患者(57%vs.44%,P=0.004)。单因素分析显示HIPEC、根治程度、减瘤前PCI>30、减瘤后PCI>30、CA19-9异常为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未接受术中HIPEC治疗以及CA125异常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无法达到完全减瘤的阑尾来源低级别PMP患者,姑息性减瘤术联合HIPEC治疗仍可显著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3.
14.
<正>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malignant lymphoma of thyroid gland,PLT)表现为缓慢或快速生长的颈前肿块,其临床与影像表现与甲状腺良性肿瘤相似,易误诊。近期我院收治PLT 1例,病初误诊为桥本甲状腺炎,现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女,51岁。因发现颈部肿物10 d入院。10 d前患者发现颈部有一5 cm×2 cm大小的肿物,表面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阑尾炎起病的阑尾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5例以阑尾炎起病的阑尾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以阑尾炎起病的阑尾上皮性肿瘤中,6例为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low-grade appendiceal mucinous neoplasm,LAMN),其余9例为前驱病变,包括8例锯齿状病变及1例绒毛状-管状腺瘤,其中锯齿状病变为6例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sessile serrated adenoma/polyp,SSA/P)及2例传统型锯齿状腺瘤(traditional serrated adenoma,TSA).14例以"急性阑尾炎"起病,1例以"慢性阑尾炎"起病.SSA/P镜下见锯齿状结构、隐窝扩张呈L或倒T形;TSA见显著的锯齿状轮廓和异位隐窝,具有细胞异型性;锯齿状病变的黏膜肌层完整.LAMN内衬轻度异性的黏液性上皮,管壁纤维化或破裂,管壁内及浆膜见无细胞性黏液池.9例获得随访包括5例前驱病变及4例LAMN,随访时间1.0~81.5个月,患者均无病生存.结论:阑尾锯齿状病变及LAMN均可因急性阑尾炎起病,锯齿状病变大多数为镜下偶然发现.外科医生应提高对这些病变的认识,以避免医源性穿孔导致的腹膜假黏液瘤.病理医生应将该类阑尾病变标本全部取材以便于鉴别诊断,报告阑尾切缘情况.  相似文献   
16.
摘 要:阑尾黏液性肿瘤(appendiceal mucinous neoplasm,AMN)临床罕见,对于局限于阑尾管腔的AMN临床表现倾向良性,手术完整切除后预后良好。如处理不当发生破裂或肿瘤进展发生腹膜假黏液瘤(pesudomyxomaperitonei,PMP),临床重视不够未及时处理将会导致预后不良的结局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术前彩超及CT检查对诊断AMN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总体术前诊断较为局限,多数病例为术中意外发现,约40%的病例手术后才能确诊。对于AMN,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避免囊壁破裂是基本处理原则,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未来复发风险,延长患者远期生存。术后应密切随访警惕PMP发生及合并异时的结直肠肿瘤可能。如术中一旦发现肿瘤破裂必须充分探查腹腔评价并记录腹腔内肿瘤负荷情况,对于发生PMP的患者应及时转往腹膜肿瘤治疗经验丰富的中心进行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根治手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