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8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移植肾并发恶性淋巴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移植术后 ,因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而使患者发生恶性肿瘤这一观点已被公认 ,但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发生恶性淋巴瘤较少见 ,现报道 1例。患者为女性 ,49岁。 1993年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术后服环孢素A、硫唑嘌呤和泼尼松 ,病情稳定 ,肾功能良好。患者于 2 0 0 0年 6月因尿量减少、肾功能减退 1个月入本院进一步诊治。入院时一般情况较差 ,体温 37℃ ,巩膜轻度黄染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双下肢Ⅱ度水肿 ,心肺无异常发现。总胆红素31μmol/L ,直接胆红素10 .2 3μmol/L ,尿素氮 41.73mmol/L ,血肌酐 6 14.1μmmol/L ,…  相似文献   
42.
我科为市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纠纷定点尸检机构,于1993—01开始接受本地发生医疗纠纷的尸体进行系统解剖,至2006—12共完成5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3.
患者女性,62岁,发现外阴部包块5年,开始时无不适,近1年生长较快,时有阵发性刺痛。妇科检查:右侧大阴唇下扪及2·5 cm×3·5 cm肿块,活动,质中,界清,无压痛和波动感,表皮无破损,阴道、宫颈、宫体及双侧附件未见特殊。月经初潮15岁,周期30天,持续3天,G4P4,全身检查及肝、肾、心功能实验室检查均正常。临床诊断:外阴包块。在局麻下行肿块切除术,病理报告为腺样囊性癌。术后扩大切除周围组织及清扫双侧腹股沟淋巴结。病理检查眼观:肿块4 cm×3 cm×3·5 cm,似有包膜,切面灰白灰红色,质脆(图1)。镜检: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出现大小不等的囊性腔隙…  相似文献   
44.
乳腺癌癌旁腺病的病理形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5.
患者男性,60岁.体检时B超发现右肾占位,于2006年12月18日入院.自觉弯腰时偶有右腰部胀满感,有高血压病史.无肉眼血尿,无肾区隆起及叩击痛,输尿管及膀胱区无压痛,全身浅淋巴结无肿大.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正常,X线片、心电图均正常,电子胃镜及肠镜检查未见肿瘤.彩色超声检查:右肾内实质低回声团块,大小3.1 cm×3.2cm,呈圆形,其边界尚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周围血管结构受压,并弯曲移位,其内部可见彩色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46.
患者女,71岁.因右侧渐进件鼻塞,伴少量脓涕及血性分泌物20余天,于2009年8月24日入院.患者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检查见双侧下鼻甲不大,鼻中隔居中,右侧鼻腔可见灰白色息肉样新生物,表面有少量血迹,略不平,左侧鼻腔未见明显异常,鼻窦区无压痛.CT显示右侧鼻腔及筛窦密度增高影,无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前列腺间质肉瘤(PSS)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PSS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达.结果 3例均行前列腺姑息性肿瘤切除术,光镜下前列腺间质肉瘤主要由排列成束状、编织状的长梭形细胞构成,细胞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肿瘤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CD34及PR呈阳性表达.随访1~5年,2例于术后2年内死于肿瘤广泛转移,另1例术后5 年出现肝脏等处转移.结论 PSS是临床少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CD34 阳性是诊断该肿瘤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是最可靠的治疗方案,化疗、放疗及抗激素类药物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8.
孙荣超 《江苏医药》1992,18(7):357-358
本文应用ABC 免疫组化技术对49例胆囊病变组织进行了观察,着重组织结构与癌胚抗原(CEA)含量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胆囊癌CEA 表达明显增加,阳性率高达77.8%,而慢性胆囊炎阳性率为10%(P<0.00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前列腺癌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对138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包括53例前列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78例做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根据结构紊乱、细胞学异型性和浸润等病理形态,确诊53例前列腺癌,其中高分化腺癌10例(18.9%),中分化腺癌16例(30.2%),低分化腺癌27例(50.9%)。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主要根据病理形态学特征.结合临床及免疫组化结果,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50.
本文研究了本院51例乳腺癌并存腺病的改变,并重点观察乳腺癌癌旁腺病上皮增生、不典型增生与癌的关系进行病理组织学探讨。结果全组86%以上腺病性导管上皮出现不典型增生,29.4%显示增生、不典型增生与癌的移行过渡。由此提出腺病(尤其当出现导管上皮重度增生、不典型增生时)与乳腺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