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小儿肱骨外髁骨折手术治疗21例临床分析周铁军(第三附属医院)我院自1982~1991年共收治小儿肱骨外髁骨折21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4例,余17例均为2周以内;男18例,女3例,年龄3~13岁,左侧13例,右侧8例,2l例X线...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同时,应用空心螺钉固定股骨转子间后内侧臂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7例后内侧臂骨缺损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应用PFNA内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同时,于原有的螺旋刀片切口中,置入直径4. 5 mm行空心螺钉内固定,对术中细节、复位质量、空心螺钉放置的位置、术后并发症和最终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37例患者中,36例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1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35例(94. 59%)患者手术操作置入PFNA顺利,根据后内侧壁骨折块大小分别置入1~2枚空心螺钉进行固定,术后颈干角为(119. 2°±8. 5°)。影像学评价骨折复位优34例(91. 89%)、可2例(5. 41%)、差1例(2. 70%)。35例(94. 59%)患者在术后14周内愈合,2例(5. 41%)延迟愈合。有35例患者获得6个月的随访,颈干角均维持良好,未发生内固定装置从股骨颈切出或刀片进入髋臼的病例。结论 PFNA联合空心螺钉治疗后内侧骨缺损股骨转子间骨折,使后内侧壁骨折块得到整复和固定,避免了因股骨后内侧骨缺损而丧失支撑,并协助PFNA增加在骨质疏松骨骼中的锚固力,防止股骨头切割和旋转及内翻。  相似文献   
23.
提出肌骨骨折切开复位中支点的寻找与力的运用之观点,给予论证及临床运用。方法:通过对本组48例骨折面的分析,寻找力的作用点(支点)利用其对骨折端行撬拨、折顶、挤压、牵引方法,完成很好的复位,为进一步给予固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结果通过临床操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使大斜面骨折、关节骨折、粉碎性骨折得到了良好的复位。  相似文献   
24.
张强  杨成万  周铁军  高霞  刘俊 《现代医药卫生》2014,(21):3227-3228,3230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形成素2(FMN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MNL2在30份正常宫颈组织和73份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FMNL2在宫颈正常组织鳞状上皮中的表达率为6.67%(2/30),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7.12%(49/7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88,P=0.000);FMNL2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χ2=5.330,P=0.024),与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块大小、临床分期等无关(P〉0.05)。结论 FMNL2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5.
口腔鳞癌中RECK和MMP-9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RECK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ECK基因和MMP-9蛋白在60例口腔鳞癌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RECK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67%,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MP-9在口腔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33%,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二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RECK和MMP-9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3.266,P<0.05)。④RECK和MMP-9蛋白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而与病理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RECK及MMP-9的异常表达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RECK基因可能是通过下调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达到抑制口腔鳞癌的侵袭与转移。  相似文献   
26.
杨成万  高霞  周铁军  张强 《重庆医学》2015,(22):3030-3033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宫颈腺癌 Hela 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腺癌Hela 细胞。对照组:用不含 TGF-β1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 Hela 细胞。试验组:用不同浓度 TGF-β1(0.01、0.10、1.00、10.00 ng/mL)刺激 Hela 细胞。在刺激后不同时间点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变化,并用半定量 RT-PCR 法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记物 E-cadherin、Vimentin 的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TGF-β1刺激 Hela 细胞48 h 时开始出现形态变化,刺激72 h 后变化更明显,大部分细胞呈现明显的间质细胞形态;半定量 RT-PCR 检测结果显示,TGF-β1刺激后,Hela 细胞的上皮标记物 E-cadherin mRNA 表达下调,间质标记物 Vimentin mRNA 表达上调且均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GF-β1刺激后,随着 TGF-β1浓度的增加 E-cadherin 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Vimentin 蛋白的表达则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GF-β1可诱导宫颈腺癌 Hela 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神经内外科整合在卒中单元救治中的优越性,并观察组织化卒中医疗模式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近期效果。方法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整合为一个一级临床科室一脑系科,建立完善的多学科一体化治疗的组织化卒中医疗网络体系。将符合标准的81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组织化卒中医疗模式治疗组(A组)及以往常规治疗对照组(B组)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意识障碍程度、并发症及近期临床疗效的差异,并对经济社会效益进行分析。结果A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意识障碍程度评分及近期临床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B组(P均〈0.01),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显著低于B组(P〈0.01),而且A组每提高患者的一个功能单位,所需的费用较B组患者明显减少。结论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整合为一个一级临床科室在卒中单元救治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采用组织化卒中医疗模式治疗出血性脑卒中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究HIF-2α与VE-cadherin宫颈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0例宫颈腺癌组织和18例同期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手术的正常宫颈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2α与VEcadherin蛋白在宫颈腺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宫颈腺癌组织中HIF-2α与V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67%和65.00%,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2α和V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宫颈腺癌瘤体的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及其患者年龄无关(P>0.05);HIF-2α和VE-cadherin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二者相关系数为0.632(P<0.05)。结论 HIF-2α和VE-cadherin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显著升高,且VE-cadherin可能是HIF-2α的下游靶基因,二者可能共同参与调节宫颈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感染对人精子形态的影响。方法:采集正常生育男性志愿者精液,人工感染解脲脲原体,在不同时间段进行精子形态学检查。结果:人工感染30分钟后非感染组与感染组正常精子百分率无统计学差异,畸形精子百分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1小时后非感染组与感染组正常精子和畸形精子百分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2小时、4小时、24小时差异更明显。结论:解脲脲原体可影响精子形态,并存在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粘膜、10例口腔上皮单纯增生、15例口腔粘膜白斑及72例口腔鳞癌组织中PTEN基因和CD34的表达情况,分析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PTEN基因在口腔鳞癌、口腔粘膜白斑、口腔上皮单纯增生和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2.2%(52/72)、933%(14/15)、100%(10/10)和100%(10/10),口腔鳞癌组与其它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和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参数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TEN蛋白表达与MVD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PTEN基因表达的下调在OSC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PTEN可能通过某些途径抑制口腔鳞癌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