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48篇
医药卫生   8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背景与目的:观察舒林酸的体内抗胃癌生长作用,并探讨舒林酸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建立人胃癌细胞BGC-823裸鼠种植瘤模型,随机分成舒林酸治疗组(12 mg kg)、舒林酸预防组(8 mg kg)、维生素C对照组(Vit C 20 mg k)和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共4组,给予舒林酸干预;用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移植瘤中COX-2、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值);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结果:舒林酸抑制胃癌种植瘤生长,舒林酸治疗组和舒林酸预防组的肿瘤体积从第2周开始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直到第35 d实验结束时舒林酸组与2个对照组相比,种植瘤体积均保持被明显抑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的凋亡指数:舒林酸治疗组为11.6,舒林酸预防组为10.4,维生素c对照组为3.5,空白对照组为3.1,舒林酸组高于对照组(P<0.05);MVD值:舒林酸治疗组为5.4,舒林酸预防组为9.0,维生素C对照组为19.6,空白对照组为20.7,舒林酸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化结果:舒林酸组肿瘤组织COX-2蛋白和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林酸在体内的抗胃癌效应显著,其机制可能涉及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及减少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42.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其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员学习的动力、热情与方法直接影响到教师教的质量,改进教学工作必须从这两方面同时入手,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在连续多年的医用化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就如何依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实施启发式教学,并使教法与学法相融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3.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在临床治疗上有其特殊性,主要评述老年和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外科、放疗和化疗及中医药治疗上的一些进展,展望中医药在老年肺癌中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锌指蛋白207基因(ZNF207)在P19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ZNF207基因与心肌细胞分化之间可能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P19细胞,应用0.9%二甲基亚砜(DMSO)诱导其向心肌细胞分化,采用RT-PCR技术在细胞分化成熟的不同时段检测P19细胞中ZNF207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ZNF207基因在P19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均有表达,随细胞分化成熟.该基因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在分化第0~2天该基因表达无差异;第2~10天表达持续性增高,各时间点之间均有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0~17天该基因稳定高表达,各时间点之间无差异.结论:ZNF207基因在P19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逐渐上调,可能有利于心肌细胞的分化和发育.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结合病灶局部注药对严重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严重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综合治疗34例)和BAL组(35例)。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项目、肺部炎性病变吸收情况、呼吸机辅助控制模式应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APACHEⅢ评分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BAL组上述各项临床指标和APACHEⅢ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BAL组治愈率65.7%;对照组38.2%(P<0.05)。结论纤支镜经Y型套管导管进镜,可不中断呼吸机治疗,安全可靠。本方法疗效显著,简便易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肟类复能剂持续性静脉给药和短时间重复静脉给药对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39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静脉给予负荷量复能剂后,对照组19例短时间重复静脉给药;治疗组20例8 mg/(kg.h)微泵维持。2组其余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率、ICU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5,7 d后治疗组的胆碱酯酶活性、3 d内脱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肟类复能剂持续性静脉维持可促进重度AOPP患者呼吸衰竭的缓解,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降低气管切开率,加速血胆碱酯酶活性的恢复。  相似文献   
47.
董笑影  巩路  陈且峰  周蕾 《天津医药》2006,34(3):162-16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雌二醇(E2)刺激前后TNFα和IL-6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提取SLE患者(患者组)及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PBMC,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上清液在E2刺激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患者组有或无E2刺激的PBMC分泌的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组E2刺激后PBMC分泌的TNFα水平低于无E2刺激时(P〈0.05),而对照组E2刺激前后TNFα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无E2刺激的PBMC分泌的IL-6水平患者组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有E2刺激PBMC分泌的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BMC在E2刺激后分泌的IL-6水平均降低(均P〈0.05)。结论:TNFα和IL-6水平可以作为SLE疾病活动的监测指标,高水平的E2对SLE的PBMC分泌TNFα和IL-6都有明显抑制作用。TNFα的降低可能提示为SLE活动期。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房间隔缺损(ASD)前后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0例成功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ASD患者的术前、术后30 min和术后3天血浆ET-1浓度.结果:无论ASD患者的肺动脉压是否升高,其血浆ET-1的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前ASD患者血浆ET-1浓度与PASP、Qp/Qs和ASD最大伸展径呈正相关,r分别为0.868、0.746、0.670(P均<0.01);ASD患者术后30 min和术后3天的血浆ET-1浓度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3天的血浆ET-1浓度较术后30 min进一步下降.结论:介入封堵ASD后,患者的肺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改善,血浆ET-1浓度的检测可以作为评价介入封堵ASD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50.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腹水病人的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本文综述了其发病机制、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