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黄疸湿、热病因的本质,寻找黄疸辨证的客观指标。方法 95例成人黄疸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其中61例不伴细菌或真菌感染,34例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观察其血清生化指标、黄疽颜色、舌象、脉率。结果 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者(DBIL/IBIL≥1),皮肤多呈暗黄色,舌质红或正常,苔白;肝硬化患者常因脾功能亢进,出现贫血,而使舌质变淡;合并感染的患者出现脉数、苔黄。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者(DBIL/IBIL〈1),皮肤多呈鲜黄色,舌质红,苔黄。结论 DBIL/IBIL能较为准确的反映患者的证型,DBIL/IBIL≥1者多湿重于热,DBIL/IBIL〈1者多热重于湿;DBIL/IBIL≥1患者如出现脉数、苔黄提示湿郁化热。  相似文献   
32.
分析了阴土阳土 ,水火喜恶不同 ;脾胃虚弱 ,中气下陷 ,火(邪火 ) 乘土位而元气(真火 ) 不足 ,水湿(客水 ) 停滞而津液(主水 ) 不布是内伤热中证的基本病机 ;脾升则木(肝 ) 升 ,木升则火(心 ) 旺 ,胃降则金(肺 ) 降 ,金降则水(肾 ) 生 ,水随脾升则火不上炎 ,火随胃降则水不下寒 ,失此则脾胃内伤 ,百病由生。指出水火学说是认识脾胃生理、病理及指导脾胃病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3.
分析了胃上口属上焦 ,胃体属中焦 ,胃下口属下焦 ,胃主受纳、腐熟、通降的功能分属于上、中、下三焦。指出上焦如雾如羽 ,病则受纳不利 ,胃镜多示贲门炎、胃底炎 ,治疗非轻不举 ,法宜宣发 ,宣肺开胃以主受纳 ,方用宣清降浊汤 ;中焦如沤如衡 ,病则水谷不熟 ,胃镜多示胃体炎 ,治疗非平不安 ,法宜辛开苦降 ,方用半夏泻心汤 ;下焦如渎如权 ,病则通降不行 ,胃镜多示胃窦炎、幽门管炎、胆汁返流 ,治疗非重不沉 ,方用黑白金红煎。  相似文献   
34.
五脏皆有气、血、阴、阳,肝亦有其气、血、阴、阳。肝主疏泄而藏血,体阴而用阳,自《内经》起即不乏有关肝气虚与肝阳虚的论述。近代秦伯未则明确指出:“肝虚证有属于血亏而体不充者,也有属于气衰而用不强者,应包括气、血、阴、阳在内。即肝血虚、肝气虚、肝阴虚、肝阳虚四种”。然世人多偏于肝阴血之不足,略于肝阳气之衰微,以致影响脏象学说与阴阳学说的完整性。为进一步阐明肝气虚与肝阳虚证的本质,本文总结了近年肝气虚与肝阳虚证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5.
左小腿肿物伴肺脑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泡状软组织肉痛(ASP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其组织起源尚未定论,往往伴有不平衡染色体易位t(X;17)(p11.2;q25)并导致产生融合基因ASPL-TFE3发生部位主要位于四肢尤其是下肢的深部软组织组织学可见瘤细胞呈特征性的腺泡或巢团样排列,胞质内可见嗜伊红颗粒及结晶体。好发于年轻女性,虽然临床生长缓慢,但易血行转移,预后差,主要转移部位为肺、骨、肝、脑。广泛切除是治疗的关键,辅助放、化疗效果差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报道1例37岁女性患者,左小腿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伴肺、脑转移,病程18年,先后给予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及介入治疗,由于肺转移灶再次进展,给予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及中医药治疗。本文旨在探讨现代治疗方法能否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6.
胆囊息肉样病发病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发病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认识该病提供依据。方法:B超和病理诊断为胆囊息肉的157例患者,收集其性别、年龄、职业、营养状况、血型、烟酒嗜好、临床表现、血清总蛋白、胆固醇、乳酸脱氢酶与碱性磷酸酶等11个因素,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理诊断为腺瘤2例,胆囊癌1例,其余均为胆固醇性息肉。84.7%的患者伴慢性胆囊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中胆固醇含量和营养状况对胆囊息肉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346,P=0.0498),回归方程:胆囊息肉=2.9964营养状况+2.0008 CHO-15.8944(P<0.05)。结论:胆囊息肉样病变发病与机体营养和胆固醇代谢紊乱有关,同时在胆囊慢性炎症及胆汁生化因子异常改变相互作用下而发病。  相似文献   
37.
中医认为肿瘤的形成与郁、瘀、热、毒、虚等有关,因此扶持正气、理气活血、健脾益肾、清热解毒、滋阴清热,化痰祛湿、温阳益气等都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值得提醒的是,治肿瘤,不可能“一方管遍天下”,不同种类的癌症,在用药遣方时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38.
目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e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不同洗涤方法对HBVDNA检测的影响。方法:淋巴细胞分离液常规密度梯度法分离1例血清HBV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后,分别采用常规洗涤法和改良洗涤法(后者即在常规洗涤法的基础上第2、4次洗涤前不重悬细胞,直接加入洗液后离心),计算细胞收获得率和细胞存活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3、5次洗液样本和细胞样本的HBVDNA,重复实验3次。结果:常规法第1、3、5次洗液样本HBVDNA均阳性,改良法洗涤5次后洗液样本HBVDNA均阴性;改良法洗涤的细胞得率和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5%和98%,常规法洗涤的细胞得率和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1%和83%;不论常规洗涤法和改良洗涤法收获的PBMC均可检出HBVDNA。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改良洗涤法优于常规洗涤法,适用于PBMC中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  相似文献   
39.
根据《濒湖脉学》有关“寒湿入营”的论述,指出寒湿入营证的基本病机为心脾肾三脏阳虚,寒湿内生,伏于营分;或虚寒之体,外受湿邪,传于营分。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厥冷、肿块、结节或四 关节肿胀变形,心悸、眩晕、耳鸣及夜热、盗汗、早醒,男子阳痿、女子闭经等,舌胖大海暗如泥浆水样,水滑无苔不渴,舌下静脉曲张晦暗结节,脉沉细涩。本证尤其多见于自身疫病、血液系统疾病或某些肿瘤,法当温阳益气、散寒除湿、透邪外出,方用自拟验方星附汤。  相似文献   
40.
标本中气学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本中气学说源自《内经》,是中医气化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1]”后世医家运用标本中气学说阐释《伤寒论》六经病变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对六经标本中气的实质却鲜有深究。本文将从空间结构上对此作一探讨。1 六经统领人身之气化人身之脏腑赖经络运行气血津液而成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