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重组人5型腺病毒大剂量静脉注射治疗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3月~2010年6月收治的喉癌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重组人5型腺病毒大剂量静脉注射联合常规化疗的观察组和仅给予常规化疗的对照组,观察化疗后的肿瘤TNM分期、肿瘤缓解情况以及5年内的存活情况。结果观察组TNMⅠ期、Ⅱ期生存率(1.67%、26.67%)、1年、3年、5年生存率(48.3%、33.3%、26.7%)、无进展生存时间(9.6±1.2)月、总生存时间(17.8±2.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5型腺病毒大剂量静脉注射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有助于促进肿瘤缓解、控制肿瘤分期、延长整体生存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NRK-52E细胞转分化过程中转分化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及曲尼司特对其转分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应用TGF-β1(8 mg/L)刺激NRK-52E细胞,分别分为阴性对照组、TGF-β1诱导组和不同剂量曲尼司特干预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印迹检测各组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表明,TGF-β1刺激后,NRK-52E细胞E-cadherin的表达均显著减低。结论曲尼司特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NRK-52E转分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E-cadheri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NRK-52E转分化过程中转分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及曲尼司特对其的影响。方法 NRK-52E经培养传代后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TGF-α1诱导组和不同剂量曲尼司特干预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α-SMA(+)细胞的百分数,Western-blot分析细胞表达α-SMA的程度。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阴性对照组α-SMA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多,说明细胞发生EMT;曲尼司特干预组细胞表达α-SMA阳性细胞百分比呈剂量依赖性递减,且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blot结果也表明,曲尼司特能剂量依赖性降低NRK-52E胞质α-SMA表达的程度。结论曲尼司特可以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的表达,从而抑制EMT,减少ECM的积聚,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24.
P33ING1为1996发现的一种新的抑癌基因,该基因在细胞周期的调控和凋亡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可有效抑制细胞的生长,促进无生长因子条件下的细胞凋亡,同时P33ING1与P53在抑制细胞生长方面有协同和相互依赖作用,在人体多种肿瘤组织中发现P33ING1 mRNA表达下降。我们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分析胃癌组织中及正常组织中P3ING1mRNA表达强度。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盐酸地尔硫缓释片的生产工艺、稳定性,了解临床验证研究结果。方法:分析比较不同工艺阶段影响释放度的因素,进而确定相关工艺参数;考察产品室温贮存的稳定性;采用开放自身对照试验观察本品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结果:本品共生产20多批,室温下贮存2~3年,其各项质量指标均在规定范围内。临床验证表明,每日服用本品1次,剂量为1片,降压总有效率为70.37%;剂量为2片,降压总有效率为88.88%。结论:本品生产工艺可行,产品质量稳定,日服1次能获满意血压控制,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新型抑癌基因p33^ING1真核表达质粒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对胃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凋亡的作用,探索新型肿瘤治疗措施与方法.方法 构建PCDNA3/p33^ING1真核表达质粒,将p33^ING1和wt-p53单、共染至人胃癌细胞,研究p33^ING1与wt-p53间协同功能及对胃癌细胞产生的作用.结果 重组PCDNA3/p33^ING1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经p33^ING1和wt-p53单、共染的人胃癌细胞株SSCG-7901生长速度减慢,融合时间变长,周期S期变短,G0/G1期延长,凋亡增加.结论 p33^ING1除本身具有抑癌功能及生物活性外,同时参与p53基因并与其一起调控胃癌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的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二者为相互依赖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7.
CTHRC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三螺旋重复胶原蛋白Ⅰ(CTHR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初步研究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Blot方法,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为内参,分别检测胃癌组织及与其相对应的远癌正常胃组织中CTHRC1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33例胃癌组织中CTHRC1的相对表达量为0.315±0.234,与其对应的33例远癌正常胃组织中的CTHRC1的相对表达量为0.500±0.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2,P<0.01).结论:CTHR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提示CTHRC1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老年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红细胞置换联合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收治的70例老年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一次红细胞置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昏迷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各项指标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红细胞置换是治疗老年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有效措施,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9.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来势凶猛,出血量大,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死率高。我院自1992年来,对92例血吸虫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在内镜厂作圈扎术(EVL),其再出血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其他治疗方法。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随机选取住院患者92例,其中男64例,女28例;年龄35~68岁。平均58岁。均有血吸虫病史,B超均证实为血吸虫性肝硬化门脉高压。无肝炎病史,排除溃疡病、肿瘤、药物性胃炎等可能,因呕血和(或)黑使入院,临床上确诊为血吸虫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1.2治疗方法采用日本产PENTAX300O…  相似文献   
30.
目的比较丹参多酚酸盐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35例确诊为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66例与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69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辛伐他汀与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另外选取3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判断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析正常组及两个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中的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个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观察药物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结果辛伐他汀治疗组与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经4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5.8%和89.2%;与辛伐他汀治疗组相比,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经治疗后患者NO含量显著上升(P<0.05),ET含量显著下降(P<0.05),IL-6及TNF-α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效果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