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0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150篇
医药卫生   228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对膝关节骨关节炎进行系统的影像学、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中,发现骨质疏松会导致双侧胫骨平台发生沉降。由于胫骨内侧平台承担全膝负重的60%80%[1],加之其内侧无骨性阻挡,而胫骨外侧有腓骨支撑,膝关节内侧沉降率和沉降速度明显大于外侧,这是导致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2-3]。我们根据"膝关节不均匀沉降理论",采用腓骨近端截骨治疗327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脑梗死中枢性面瘫并闭目乏力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2011—2012年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44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各种数据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结果与患者闭目乏力相关的因素为病灶位置,NHISS评分。结论脑卒中责任病灶在右侧大脑半球或靠近顶叶者易出现中枢性面瘫并闭眼乏力,且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严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评价动脉灌注四联化疗对高龄胃底贲门癌治疗的临床疗效价值。方法选择89例高龄胃底贲门癌患者行超选性胃左动脉灌注化疗。结果89例症状明显改善,65例体重较前增3~5 kg,76例胃镜:癌灶不同程度缩小,13例钡餐造影示:癌灶缩小。0.5、1、2年生存率92.13%、76.4%、29.2%。36例无明显不良反应,53例上腹胀饱、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42例有不同程度骨髓抑制。结论氟尿嘧啶、丝裂霉素、表阿霉素、卡铂四联药物动脉灌注治疗胃底贲门癌,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1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52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应用40mg/d的地塞米松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时间为4d;对照组口服1mg/kg泼尼松,治疗时间为4w,可根据患者的症状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4w和3个月时,完全+部分反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3个月治疗的反应率低于治疗4w时的反应率。治疗组在治疗的d5、4w以及3个月时,血小板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地塞米松冲击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小板水平,不良反应小,见效快。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相较于芬太尼应用于术后自控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3个瑞芬太尼梯度组和1个芬太尼组,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的生命体征、镇痛(VAS评分)、镇静(ramsay评级)效果及不良反应(呕吐评分),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相较于芬太尼,瑞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更强(P<0.05),对意识的影响更弱(P<0.05),但剂量梯度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镇痛剂对生命体征的影响均较小、对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影响也不大。结论瑞芬太尼用于术后自控镇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97.
用测定骨大小和骨量的方法,观察复方丹参合剂(compound Danshen mixture,CDM)对去卵巢大鼠骨大小和骨量的影响。将健康4月龄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假去卵巢组、去卵巢组、去卵巢+CDM组。去卵巢+CDM组大鼠于去卵巢手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CDM溶液灌胃,10 ml/(kg·d),持续11周。结果表明,去卵巢大鼠骨直径、骨体积、骨湿重、骨湿重/体重、骨干重、骨干重/体重、骨干重/骨体积等指标均低于假去卵巢组。去卵巢大鼠给予复方丹参合剂溶液灌胃后,骨直径、骨体积、骨湿重、骨湿重/体重、骨干重、骨干重/体重、骨干重/骨体积等指标均较去卵巢组增加。提示复方丹参合剂有利于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大小和骨量。  相似文献   
998.
999.
目的:探讨氧化石墨烯共轭物(NGO-PEG-dendrimer)运载miRNA-21拮抗剂对卵巢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方法: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石墨烯结构。MTT法检测氧化石墨烯对卵巢癌细胞的毒性。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氧化石墨烯递送miR-21拮抗剂的效率。Western blot法检测miR-21靶蛋白PTEN表达。体外划痕和侵袭实验检测氧化石墨烯携带anti-miR-21对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影响。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Fluc-3xPS)在小鼠模型上监测miR-21拮抗剂在小鼠体内的递送。结果:与树枝状大分子和Lipo2000相比,NGO-PEG-dendrimer显示出更低的细胞毒性和更高的转染效率。NGO-PEG-dendrimer有效地将anti-miR-21递送到细胞质中并且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导致荧光素酶强度和PTEN蛋白表达的上调,并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在动物水平上,NGO-PEG-dendrimer递送anti-miR-21导致Fluc-3xPS报告基因移植的小鼠肿瘤区域内的生物发光信号显著增加。结论:NGO-PEG-dendrimer是一种高效的纳米载体,可用于RNA寡核苷酸的体内递送。  相似文献   
1000.
药物预处理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药物预处理改善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病人的不良反应.方法:将113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预处理组在化疗前给予口服及静脉止吐药物预防胃肠道反应;并口服升白药物和注射集落刺激因子预防骨髓抑制发生.对照组未做特殊处理.化疗每周期间隔为21天,2组均化疗三周期以上.结果:两组化疗后消化道不良反应有明显的差异,预处理组消化道症状明显改善(P<0.05).两组化疗后,白细胞计数预处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预处理组患者对化疗耐受性也明显增加.结论:化疗前药物预处理可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